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隱惡揚善
    • ㄧㄣˇ ㄜˋ ㄧㄤˊ ㄕㄢˋ
    • 釋義:
    • 語本《禮記.中庸》:「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隱藏他人的過失,宣揚他人的善行。《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難得這好人,又忠厚,又老實,又且知情識趣,隱惡揚善,千百中難遇此一人。」也作「掩惡揚善」。
  1. Yahoo奇摩字典
    • 1. to cover up another's bad deeds and praise his virtues

    Powered by Dr.eye

    • 隱藏他人的過失,宣揚他人的善行

      • 典故說明 孔子在《禮記.中庸》中,稱讚舜之所以能成為一國之君,是因為他樂於請教別人,並且能明辨淺近的言語,隱藏別人的惡行而宣揚別人的善行,待人處事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折衷運用在人民身上。 後來「隱惡揚善」被用來指隱藏他人的過失,宣揚他人的善行
      dict.idioms.moe.edu.tw/idiomView.jsp?ID=1310&webMd=2&la=0
  2. 其他人也問了

  3. 成語: 隱惡揚善 [正文],注音: ㄧㄣˇ ㄜˋ ㄧㄤˊ ㄕㄢˋ,釋義: 隱藏他人的惡行,宣揚他人的善行。 語出《禮記.中庸》。 「遏惡揚善」

  4. 成語: 隱惡揚善 [正文],注音: ㄧㄣˇ ㄜˋ ㄧㄤˊ ㄕㄢˋ,釋義: 隱藏他人的惡行,宣揚他人的善行。 語出《禮記.中庸》。 「遏惡揚善」

    • 典源
    • 典故說明
    • 書證
    • 用法說明

    《禮記.中庸》子曰:「舜1>其大知2>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3>,隱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注解〕(1)舜:上古帝王的稱號。姓姚,名重華。因建國於虞,故稱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堯用之,後受禪為天子,都於蒲阪(今山西省永濟縣)。在位四十八年,南巡,崩於蒼梧之野。傳位於禹。亦稱為「大舜」。(2)大知:大智。知,音ㄓˋ,同「智」,智慧。(3)邇言:淺近的言語。邇,音ㄦˇ。

    孔子在《禮記.中庸》中,稱讚舜之所以能成為一國之君,是因為他樂於請教別人,並且能明辨淺近的言語,隱藏別人的惡行而宣揚別人的善行,待人處事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折衷運用在人民身上。後來「隱惡揚善」被用來指隱藏他人的過失,宣揚他人的善行。

    01.《禮記.中庸》:「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源)02.《水滸傳》第三三回:「他雖有些過失,你可隱惡而揚善。」03.《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我叫你去,不過權宜之計,如何卻做出這般沒天理事體!你若三朝便回,隱惡揚善,也不見得事敗。」04.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一二.晉愍帝》:「此致人使諫之難,君子之所慮,而隱惡揚善,樂取於人之所以聖與!」05.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五.在疚記》:「隱惡揚善者,聖人也;好善惡惡者,賢人也。」

    【語義說明】隱藏他人的惡行,宣揚他人的善行。褒義。 【使用類別】用在「寬厚待人」的表述上。 【例句】<01>他為人厚道,待人處事總是隱惡揚善,所以人緣很好。<02>希望你坦白告訴我事情的經過,不必隱惡揚善,我自會做出公平的裁斷。<03>她生性寬和,即使在夫家受了不少委屈,但總是隱惡揚善,絕對不在人前批評公婆。<04>現今媒體不但不隱惡揚善,反而過度報導負面新聞,如此作為或多或少會影響社會的風氣。<05>雖然隱惡揚善是種美德,但因此而讓許多人抱著僥倖的心態,以為可以得過且過,就適得其反了。

  5. 隱惡揚善 成語解釋. 【解釋】隱:隱匿;揚:宣揚。 不談人的壞處,光宣揚人的好處。 【出處】《禮記·中庸》:“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 【示例】他和你是同僚官,雖有些過失,你可隱惡而揚善。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三回. 【近義詞】人棄我取. 【反義詞】紅口白牙.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 漢典. 隱惡揚善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隱惡揚善,指寬厚地不談人的壞處,光宣揚人的好處。 © 漢典. “隱惡揚善”的解釋,成語解釋,國語辭典,網路解釋.

  6. 《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難得這好人,又忠厚,又老實,又且知情識趣,隱惡揚善,千百中難遇此一人。 」也作「掩惡揚善」。 跳到主要內容

  7. 字詞:隱惡揚善,注音:ㄧㄣˇ ㄜˋ ㄧㄤˊ ㄕㄢˋ,釋義:語本《禮記.中庸》:「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 」隱藏他人的過失,宣揚他人的善行。 《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難得這好人,又忠厚,又老實,又且知情識趣,隱惡揚善,千百中難 ...

  8. 後來「隱惡揚善」被用來指隱藏他人的過失宣揚他人的善行。. 書證. 01.《禮記.中庸》:「舜其大知也與!. 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源)02.《水滸傳》第三三回:「他雖有些過失,你可隱惡而揚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