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 【釋名】. 飛揚,陽氣飛揚,指足太陽絡脈向旁散佈。. 又作「飛陽」(《靈樞‧經脈》)。. 【位置】. 飛揚穴位橫斷面 (引自《嚴振國穴位解剖》) 飛揚穴位 (引自《經絡與穴道》) 小腿後面,外踝後(崑崙)直上7寸,當 承山 外下方1寸凹陷處。. 《靈樞 ...

  2. 飛揚穴位依據《 針灸學 》經絡與穴位記載飛揚穴位置在小腿後面,當外踝後,崑崙穴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處為飛揚穴位所在之處。飛揚穴隸屬於十四經穴中的足太陽膀胱經,簡稱為膀胱經。足太陽膀胱經穴絡脈總共計有67個穴位,若飛揚穴痛即發生於此

  3. 飛揚名意指膀胱經氣血在此吸熱上行。 本穴物質為膀胱經跗陽至至陰各穴吸熱上行的水濕之氣,在本穴的變化為進一步的吸熱蒸升,故名「飛揚穴」。 「厥」,厥通掘,乃翹起、掘起之意。

  4. 2017年5月11日 · 飛揚名意指膀胱經氣血在此吸熱上行。 本穴物質為膀胱經跗陽至至陰各穴吸熱上行的水濕之氣,在本穴的變化為進一步的吸熱蒸升,故名「飛揚穴」。 (2)「厥陽」。 「厥」,厥通掘,乃翹起、掘起之意。 「陽」,陽氣也。 厥陽名意指膀胱經氣血在此掘起上揚。 理同飛揚名解。 厥陰、厥揚名意與厥陽近同,陰表示本穴上揚的氣血物質為膀胱經的寒濕水氣而非為真正的陽熱之氣。 (3)膀胱經絡穴。 本穴氣血為吸熱上行的水濕之氣,它不光膀胱經上行,同時亦向外擴散於與膀胱經相表里的少陰腎經,故為膀胱經絡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之氣,性溫。 【運行規律】大部分循膀胱經上行,小部分別入足少陰腎經。 【功能作用】聯絡表里。 【按摩飛揚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主治病症】頭痛、目眩、頸項痛、腰膝酸痛、癲癇、腳氣等。

  5. 基本介紹. 別名: 厥陽. 隸屬經絡: 足太陽膀胱經. 功能: 清熱安神,舒筋活絡. 操作: 直刺1-1.5寸. 出處: 《靈樞·經脈》. 主治: 頭痛,目眩,鼻衄,頸項痛等. 特殊主治: 絡穴. 名稱釋義,功能作用,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功效,附註,

  6. 穴位歌訣:足太陽經六十七,睛明攢竹曲差參,眉頭直上眉沖位,五處承光接通天,絡卻玉枕天柱邊,大杼風門引肺俞,厥陰心督膈肝膽,脾胃三焦腎俞次,氣大關小膀中白,上髎次髎中後下,會陽須下尻旁取。 還有附分在三行,魄戶膏肓與神堂,噫譆膈關魂門當,陽綱意舍及胃倉,肓門志室連胞肓,秩邊承扶殷門穴,浮郄相臨是委陽,委中在下合陽去,承筋承山相次長,飛揚跗陽達崑崙,仆參申脈過金門,京骨束骨近通谷,小趾外側尋至陰。 睛明穴. 攢竹穴. 玉枕穴. 天柱穴. 大杼穴. 風門穴. 肺俞穴. 心俞穴. 膈俞穴. 肝俞穴. 膽俞穴. 脾俞穴. 胃俞穴. 腎俞穴. 大腸俞穴. 膀胱俞穴. 次髎穴. 委中穴.

  7. 沖陽穴,針灸穴位名,別名會原穴、跗陽穴、會屈穴、會涌穴、會骨穴。 乃是足陽明胃經的原穴。 在足背最高處,當拇長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腱之間,足背動脈搏動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