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25日 · MYC基因突变是人类癌症中最常出现的基因突变之一 ,它不但能够导致正常细胞的癌变,而且会促进癌细胞对免疫反应的逃逸。 然而, Myc蛋白也是著名的“不可成药”靶点 ,目前还没有靶向疗法获得批准。 日前,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详述了 靶向这一“不可成药”靶点的多种策略。 MYC基因——肿瘤生长和免疫逃逸的总调节因子. 在70~80%的肿瘤中,都会出现Myc蛋白的过度表达。 导致该信号通路激活的机制有很多 ,有的是因为MYC基因发生变异,导致Myc表达提高;还有一些是因为Myc蛋白在转译后,蛋白稳定性得到提升。 研究显示 Myc在过度表达后,能以多种方式诱导肿瘤发生。 早期的观点认为它能调控细胞周期和细胞代谢,促进细胞的迅速增殖。

  2. 2023年11月20日 · 2023-11-20 20:54 发布于 北京 界面新闻官方账号. 拜耳在除草剂致癌案的诉讼中再次败诉一份法庭文件显示美国密苏里州法院裁决拜耳公司在除草剂Roundup潜在致癌案中败诉须向四名原告支付15.6亿美元。 其中,三名原告每人将获得6110万美元的补偿性赔偿和5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他们都被诊断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一人的妻子据称因丈夫的疾病而受到伤害,被判获赔10亿美元。 不过,有报道显示,该裁定中做出的惩罚性赔偿超过了美国最高法院指引,因此如果拜耳上诉,有关金额将被调整。 据路透社报道,拜耳在声明中表示,在最近对该公司不利的审判中,法院不当允许原告歪曲欧盟草甘膦更新程序和美国环境保护局的安全评估,在上诉中有充足的理由推翻近期的判决。

  3. 2022年8月2日 · +. *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2018年,《科学转化医学》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布了一篇重要论文,提示了马兜铃酸(AA)与肝癌之间的重要关联, 尤其是在我国台湾地区,78%的肝细胞癌存在马兜铃酸相关突变,在整个中国这个数字也高达47% [1]。 马兜铃酸指的是主要由马兜铃科(Aristolochia)植物产生的一组天然硝基菲羧酸,总数超过180种,最常见的是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两种。 而马兜铃科的多种植物在全世界的传统医学中有着广泛的使用,包括中药中的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药材,都来自马兜铃科植物。 马兜铃酸与癌症之间的关系早有定论,并在2012年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认为一类致癌物 [2]。 我国也在2020年将马兜铃从《中国药典》中除名。

  4. 2024年4月15日 · 世卫:近一半癌症可以预防!科学家总结7条防癌建议

  5. 2022-07-11 19:36 发布于 安徽. +. 在美国一项健康研究中超过80%的儿童和成人尿液样本中含有一种与癌症有关的除草剂化学物质科学家称这一发现令人不安”。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的一份报告发现,从一组旨在代表美国人口的实验者身上提取的2310份尿液样本中,有1885份含有可检测到的草甘膦痕迹。 这是世界各地销售的除草剂的有效成分,包括广泛使用的农达品牌。 几乎三分之一的受试者是6到18岁的孩子。 多年来,学者和研究人员一直注意到,在对人类尿液样本的分析中,草甘膦除草剂的含量很高。 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最近才开始调查美国人接触草甘膦的程度,在这一工作开展之际,人们对食品和水中的农药残留如何影响人类和环境健康的担忧不断增加。

  6. 2022年6月30日 · +. 关注不迷路,更多实用科普↑↑↑. 关于马兜铃酸的争议已经是陈词滥调了,争论来争论去,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仍然是各说各辞。 但其实马兜铃酸确实惹事不少,最典型的就是它的肾毒性,研究显示,它不仅可能导致肾衰尿毒症,还可能会导致肾癌、膀胱癌、尿道上皮肿瘤等肿瘤。 很多中草药含有这种化学物质,比如关木通、马兜铃、南木香、朱砂莲、天仙藤、白金果榄等。 《科学》杂志旗下的转化医学子刊前几年曾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刊发论文指出,传统中草药中的常见成分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可能是导致亚洲人(特别是中国台湾和大陆)患肝癌的重要原因。

  7. 2020年6月10日 · 开篇总结了全球范围内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最新趋势,并根据已知的致癌要素、癌症的发展因素以及不同肿瘤的分类来为癌症的预防提供了广泛的见解,同时该报告从国际化角度提出了减少癌症的干预措施,以及影响癌症预防的各种不平等现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