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本方為傷寒論中治外感的代表方劑之一,歷代以來應用廣泛。方中麻黃苦辛而溫,發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解肌祛風,助麻黃發汗;杏仁宣降肺氣,增強麻黃平喘之力,炙甘草調和諸藥,且防大汗傷津。

  2. 對風邪襲表,肺失宣降的水腫、小便不利兼有表證的風水證,每與甘草同用,即甘草麻黃湯;若兼見內熱及脾虛者,可配伍石膏、生薑、甘草及白朮等藥。

  3. 五味子 半升. 上九味,以水2400cc (一斗二升),先煮麻黃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600cc (三升),分溫三服。. 【功效】. 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肺脹,咳而上氣,喉中有水雞聲,兼惡寒發熱,口不渴。. 泡沫樣痰或白痰,舌苔白膩、脈浮緊。. 【方義 ...

  4. 佐以細辛,通溫表裡,既能協助麻黃發汗解表,又能助附子溫經散寒。 藥雖僅三味,能使外感之寒邪得以表散,裡虛之陽得以回補,共成助陽解表之功。

  5. 乾薑 6克 (2兩) 細辛 6克 (2兩) 小麥 20克 (1升) 五味子 10克 (半升) 上九味,以水2.4升 (一斗二升),先煮小麥熟,去滓,納諸藥,煎取600毫升 (三升),溫服200毫升 (一升),日三服。. 【主治】. 咳而脈浮者。. 關於 | 聯絡我們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條款 | 著作權聲明. 智橐 ...

  6. 和解肌表、祛邪止癢。. 【主治】.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以其不能得少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主之。. 【方義】. 本方為 桂枝湯,與 麻黃湯 合方而成。. 方中 桂枝湯 治表虛 ...

  7. 右五味,以水1800cc(九升),先煮麻黃,減400cc(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500cc(二升半),去滓,溫服160cc(八合),覆取微似汗。 【功效】 發汗解表,散寒祛濕。

  8. 方中石膏份量為麻黃之兩倍餘,借以監制麻黃辛溫之性,並使之轉為辛涼清熱之用,兩藥合用,清宣肺中鬱熱而定喘;杏仁宣降肺氣協同麻黃以平喘;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與石膏相配,甘寒可生津止渴,並可防其大寒傷胃。

  9. 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溫三服。半日服盡。【功效】 解表發汗,清熱利濕。【主治】 陽黃兼表證。發熱惡寒,無汗身痒,週身黃染如橘色,脈浮滑。【方義】

  10.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31~127) » 麻黃湯 (35) 【內容】.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 麻黃湯 主之。. 麻黃湯方. 麻黃 三兩,去節 桂枝 二兩,去皮 甘草 一兩,炙 杏仁 七十個,去皮尖.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