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探索 黑腹燕鷗. 帶著 Merlin 賞鳥去吧! 它是能藉由你的觀察細節與影音檔案幫你認出全球鳥類的免費app。. 外來種. 小型浮鷗。. 繁殖成鳥有獨特的深灰色身體和對比鮮明的白頰(飛行中看起來像粗粗的白色「鬍鬚」)。. 非繁殖羽整體呈淡銀灰色;幼鳥在背部有 ...

  2. 黑腹燕鷗 ( 學名 : Chlidonias hybrida ),又名 鬚浮鷗 、 黑腹浮鷗 、 灰翅浮鷗 鷗科 浮鷗屬 的 鳥類 。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俄羅斯。 [2] 黑腹燕鷗體重約83.67克,翼長約231.8毫米, 嘴峰 長約35毫米,喙寬度約4.3毫米,喙厚度約7.5毫米, 跗蹠 長約23毫米,尾長約85.8毫米。 黑腹燕鷗是候鳥,其棲息在開放的湖泊、沼澤等濕地環境中,食性為肉食性,主要食物來源是水生動物。 [3] 亞種 [ 編輯] C. h. hybrida :繁殖於非洲西北部和歐洲中部及南部至西伯利亞東南部、中國東部和南部至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越冬於非洲和亞洲南部及東南部至泰國-馬來半島、蘇拉威西島和菲律賓。

  3. 2010年11月27日 · 每到黃昏時分,一批批成千上萬的黑腹燕鷗就會由分佈在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境內的漁塭覓食區分批高飛至北門潟湖高空五百公尺處,先到的黑腹燕鷗通常會在高空緩慢盤旋,等待遠方的夥伴。

  4. 繁殖羽時頭頂及胸腹部黑色的小型燕鷗,臉頰下方白色,背部及翼灰色,尾羽灰色有淺分叉,嘴及腳暗紅色。 非繁殖羽時前額黑色轉為白色帶黑色細縱紋,胸腹部轉為白色,嘴黑色,腳暗紅色。

  5. 黑腹燕鷗(學名: Sterna acuticauda ),小型水鳥體長29-30厘米。 夏羽頭頂從前額到枕,包括冠羽輝黑色。 前額基部有時綴有白色。 背、肩、翅上覆羽灰色;腰、尾上覆羽和尾淡灰色。 尾呈深叉狀。 最長的外側尾羽外側幾近白色,飛羽較背淡,也呈淡灰色。 冬羽頭頂白色,枕具黑色縱紋,眼後有一黑色斑。 下體白色,前頸和胸綴有灰色。 有時綴有黑色斑點,其餘似夏羽。 棲息於內陸河流、湖泊、水庫和鄰近的水田地區。 主要以小魚為食。 營巢於開闊水邊裸露的沙地上,偶爾在稀疏的草叢間營巢。 常成群在一起繁殖。 種群數量稀少,不普遍,需要嚴格保護。 基本介紹. 中文學名 :黑腹燕鷗. 拉丁學名 :Sterna acuticauda.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 鳥綱.

  6. 黑腹燕鷗. 形態特徵. 體型纖細,翅膀比其它燕鷗略圓短,尾羽短,分叉很淺。 雌鳥體型較雄鳥小。 繁殖羽前額至頭後黑色,兩頰白色,形成明顯對比。 身體背面包括腰和尾羽中等灰色,喉部及頸側白色,身體腹面灰色,腹部顏色較深,兩翼的腹面淺灰色,尾下覆羽白色。 眼睛的虹膜深褐色,喙深紅色,跗蹠與趾紅色。 非繁殖季時,成鳥身體背面與腹面的顏色都很淺,頭頂淺色有暗色細小斑點,眼後有黑色斑塊,喙黑色。 亞成鳥頭部與不繁殖的成鳥相似,但臉部帶有淺肉色,頸後羽毛有暗灰色羽尖,背部、肩部和三級飛羽顏色較深,有淺黃褐色羽緣。 棲地與習性. 在海邊、河口、濕地、水田或池塘上覓食,活動地區不限於海邊。 遷留型態.

  7. 黑腹燕鷗(學名: Chlidonias acuticauda )為鷗科 浮鷗屬的鳥類。 在 中國大陸 ,分布於 雲南 等地。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 印度 。

  8. gaomei.project.solmag.tw › species › 087黑腹燕鷗

    黑腹燕鷗 鳥類 | 鷗科 Chlidonias hybrida 特徵習性 特徵;嘴及腳黑色,頭至頸部及胸以下白色,頭頂有黑色縱斑,後頸黑色與眼後黑斑相連,背部淡灰色。 習性;以魚、蝦、水生昆蟲或魚塭飼料為食,覓食時會靠近水面低飛 ...

  9. 2008年4月1日 · 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表示,轄內的台南北門潟湖近來發現有將近3萬隻的黑腹燕鷗聚集度冬,每到清晨與傍晚,萬鳥齊飛遮天蔽日,十分壯觀。 黑腹燕鷗俗稱鬚浮鷗,正式學名為Sterna hybrida,身長約25公分、翅展約76公分。

  10. 2009年10月29日 · 北門數萬隻黑腹燕鷗 一夕「搬家」. 棲息北門潟湖的三萬多隻黑腹燕鷗飛不見了,生態之謎待解開。. 黑腹燕鷗從本月26日以後就「失蹤」了,只剩1,000多隻還在,讓許多賞鳥遊客敗興而歸,這是近年來第2次發生黑腹燕鷗不見事件。. 雲嘉南濱海國家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