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龜殼花又名 原矛頭蝮 (學名: 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為 蝰科 原矛頭蝮屬 的 爬行動物,俗名 烙鐵頭 、 筍殼班 、 老鼠蛇 和 惡烏子 等,是 台灣六大毒蛇 之一。 龜殼花常與無毒的 擬龜殼花 混淆,不過擬龜殼花的頭部較圓。 名稱. [編輯] 因龜殼花背部通常為黃褐色或棕褐色,上有不規則的黑色斑塊,斑塊形狀似龜殼花紋,故名龜殼花。 分布. [編輯] 龜殼花分布於 印度 、 孟加拉 、 緬甸 、 沖繩 、 台灣 以及 中國大陸 的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重慶 、 貴州 、 雲南 、 陝西 、 甘肅 等地。 習性. [編輯]

  2. 龜殼花是一種中型的蛇類,最大全長可達150公分,頭呈銳三角形,眼後有一細長的黑褐色縱帶。 頭頂褐色且常有斑紋分布,身體黃棕色,其上有大型黑色斑塊,斑塊邊緣有黃色細紋。 龜殼花體背中央的斑塊常連成波浪狀,有明顯保護色作用。 龜殼花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蛇類,於夏季產卵,每窩可產下卵3到15枚,孵化期約1至1個半月,且雌蛇會有護卵行為,初生仔蛇全長約22公分。 作者 王緒昂 臺灣生命大百科. 分布. 龜殼花廣泛分布於全島及龜山島1500公尺以下之中低海拔地區。 此外,在中國西南和中南部地區、印度、緬甸、越南也都有其分布。 作者 王緒昂 臺灣生命大百科. 棲地. 龜殼花主要棲息於山區或開墾地附近,常在廢棄的房舍或農舍活動。

  3. 2019年6月25日 · 若仔細觀察上方照片,更可看到龜殼花眼睛前方有兩個小孔,其中較大的便是俗稱的「頰窩」,能讓蛇類感知周遭熱源,是夜間獵食內溫動物(如老鼠)的一大利器。 另外不時伸出搖擺的舌頭,則是為了沾上空氣中的氣味分子,讓蛇類能「舔」到空氣中的氣味(實際上是將氣味分子放入口腔中的犛鼻器來感知,舌頭本身並無感覺),也是戶外生存的一大武器。 蛇類吐信的動作,其實是在偵查周遭環境氣味,從上方可明顯看到三角形的頭部。 攝影:洪碩辰. 在曾紅極一時的網路文章「你所不知道的台灣6大毒蛇真面目」中,龜殼花被作者評為危險度第一。 但這並不代表龜殼花就對人有很高的攻擊性。 事實上正如作者所述,龜殼花在台灣的分佈十分廣泛,經常出沒於淺山村落,因此遭遇機率自然也高。

  4. 在台灣,龜殼花是最兇猛、大膽的有毒蛇類,牠會攻擊移動中的物體,有時候甚至連影子也會被視為目標。 假如不幸遭到咬傷,會留下明顯的咬痕;牠所分泌的毒液為出血性毒液,伴隨傷口的是灼痛感,局部亦會淤血、腫脹起水泡。

  5. 2014年10月28日 · 龜殼花(攝影:林宥宇) 認識並尊重牠 進而感受豐富生物多樣性. 呼應一開始提及的,「蛇類誤闖民宅」這句話時常在媒體報導中出現,筆者認為不應該用誤闖這個字眼,因為這片自然棲地本身就是蛇類們的家園,蛇類長久以來就棲居在這樣的自然環境,牠們在自家中活動、尋找食物及睡覺等等,每天過著牠們應該過的生活。 然而,人類卻在牠們的家園蓋上房舍,因此可說是人類侵占蛇類的家園。 這不只是對蛇類,而是對所有棲居在這片土地上的生物造成影響。 不是說建築物不能蓋,而是必需懂得適可而止,更重要的是懂得尊重。

  6. 龜殼花,又名 原矛头蝮 (学名: 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为 蝰科 原矛头蝮属 的 爬行动物,俗名 烙铁头 、 笋壳班 、 老鼠蛇 和 恶乌子 等,是 台灣六大毒蛇 之一。 龜殼花常與無毒的 擬龜殼花 混淆,不過擬龜殼花的頭部較圓。 名稱. 因龜殼花背部通常為黃褐色或棕褐色,上有不規則的黑色斑塊,斑塊形狀似龜殼花紋,故名龜殼花。 分布. 龜殼花分布於 印度 、 孟加拉 、 緬甸 、 沖繩 、 台灣 以及 中國大陸 的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重慶 、 貴州 、 雲南 、 陝西 、 甘肅 等地。 習性.

  7. 阿里山龜殼花是一種中型的蛇類,最大全長可達120公分,其體型明顯短胖,頭呈鈍三角形,眼睛下方有著黑色縱帶延伸至頭後下方,其黑色縱帶上方至頭頂的顏色為一致的紅褐色,有些個體頭頂顏色更深,因此在頭頂和眼下黑色縱帶間,尚有一紅褐色縱帶,但此 ...

  8. 描述. 菊池氏龜殼花是一種小型的蛇類,最大全長不到60公分,外型類似阿里山龜殼花,唯體型稍為細小,且菊池氏龜殼花的眼後縱帶為淺灰色,而此灰色縱帶下雖然仍有一黑色縱帶,但是兩縱帶後方並不明顯變寬。. 此外,阿里山龜殼花的體鱗鱗列數在21列以上 ...

  9. 菊池氏龜殼花 (中國大陸作 臺灣竹葉青蛇, 學名: Trimeresurus gracilis)是 臺灣特有 的 蝮蛇科 竹葉青蛇屬 蛇類,主要分佈於全島海拔2,000公尺以上地區,也是臺灣唯一會在海拔逾3,000公尺處活動的蝮蛇,具有 出血性毒。 其 種小名 來源於拉丁文「gracilis」,意為「細長的」。 菊池氏龜殼花是一種小型的蛇類,最大全長不到60公分,外型類似 瑪家山龜殼花,唯體型稍微細小。 毒性極強,為 出血性蛇毒。 以 兩棲類 、 蜥蜴 及小型 哺乳類動物 為食,在野外以 雪山草蜥 及 臺灣蜓蜥 為主食。 胎生,雌蛇一次約可產3至8條幼蛇,初生仔蛇全長約17公分。 分布於 臺灣本島,模式標本由 菊池米太郎 於1918年採集於 南投 能高山,故名「菊池氏」 [2]。

  10. 池氏龜殼花 (ju2chi3shi4gui1ke3hua1). VENOMOUS!, 最大體長: 60 cm, 全台2000 m以上高海拔區域。少見。此蝮亞科蛇類日夜皆有可能出現,喜歡隱藏在碎石堆或箭竹林底下。牠捕食兩棲類、蜥蜴與小型哺乳動物維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