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12日 · 2022-10-12. . 本文出自. 買書去. Daniel Tuttle on Unsplash. 人際互動中,你是常矮化自己,還是輕視對方? 認識 4 種「心理地位」,建立平等關係.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要和另一個「人」真正建立關係並不容易。 我特別把「人」引號表示,是因為多數人在建立親密關係前,並未真正地領會自己要和另一個活生生的人相處,不僅容易將對方物化,把對方當作理想化的對象來期待,還容易設定對方應該負責滿足自己哪方面需求,接受自己所投射出各種未滿足的匱乏。 單方面的期待與要求,讓我們迷失建立人際關係的初衷.

    • 若你現在處於「天真者」原型
    • 若你現在處於「孤兒」原型
    • 若你現在處於「流浪者」原型
    • 若你現在處於「鬥士」原型
    • 若你現在處於「殉道者」原型
    • 若你現在處於「魔法師」原型

    在工作時,你會完全不加以懷疑,認為這個新就職的公司裡,所有人都會來幫助你、支援你、照顧你。這公司的人都是好人,因為你相信天下的好人多的是,而且你會告訴自己必須相信別人,別人的交代都要認真地聽,他們都是為你好的。 你可能會認為公司的大老闆或是主管,應該是一個非常照顧員工、下屬的大家長,會為你所待的公司,給予最貼心的關心照顧,也會體恤你剛剛到公司就職,而給你許多時間及空間學習。為此,你充滿了期待和熱情,總覺得透過這個工作,會讓你進入一個溫暖的大家族,成為這家族備受照顧、呵護的老么。

    在工作時,你會對一切的訊息和他人都交代,充滿不安和懷疑,你就彷彿誤入叢林的小白兔,覺得一切都是未知。不僅未知,你還會有一種感覺,覺得這是充滿危險、欺騙、背叛和出賣的環境,因此你對於接觸到的人同事或主管,皆有一種不放心,認為他們在背地裡,正在評論你,而且是偏向負面的評論。 你會不自主地認定他們正在輕視你,可能由於你沒有家世背景,可能你條件不夠優秀,總之在這個人格原型階段裡,你會有擺脫不了的自卑感,也會覺得自己爹不疼、娘不愛,更是叫天天不應,讓你內心既疲憊又無助。 如果,你覺得自己在新公司裡的處境,很像前兩個人格原型狀態,基本上,你是處於還未正式接觸真實世界的人格原型。前者的天真者原型是天真浪漫,懵懂無知;後者的孤兒原型則是從天堂墜落,驚嚇過度,不知怎麼在這世界生存。 這兩個人格原型,若是在第一...

    你的主要反應會是,無法融入這個新的公司或者新的崗位。你會覺得和這個環境的人事物,有種莫名的格格不入感覺。孤單或是孤獨感,都會比過往的任何時間來得更明顯而強烈。 甚至不用太久的時間,你就會開始疑惑自己是不是不屬於這裡,這或許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在心裡的情感層面,你會覺得無法和其他人連結及親近,同時也覺得所從事的事情,自己並沒有太多興趣。 慢慢地,你就會開始想要離職換工作,或者思考自己如果離職,只有自己一個人應該要做些什麼?或許心中還會暗自渴望著:如果可以遠離人群,遠離責任義務,可以清悠點,那該有多好啊?

    這份新工作將會為你帶來前所未有的振奮感。 這麼說好了,對走在鬥士人格原型任務的人來說,他會有一種感覺:「我必須要做些什麼」。這是呼喚他心中的意志及勇氣的機會,令他躍躍欲試;不論是改革、創新、建立些什麼新的思維、突破過往舊有的框架,都讓「鬥士」的人覺得「必須由我來」「捨我其誰」的充滿熱血和戰鬥力。 甚至可能愈挫愈勇,但也可能因為挫折和挑戰跨越不了,而變得憤世嫉俗,懷恨抱怨,心中特別會出現看不慣社會、組織中的弊端或陳年老舊制度的包袱。 所以,若你正在面對「鬥士」的人格原型任務及考驗,你會像一個革命者,或像一個推翻舊窠臼的英雄,一直處於抗爭狀態中,或是必須真實學會面對現實;不論是現實的殘酷,還是現實的利益衝突,都是你必須勇於面對、磨練,累積應對的實力。

    在這個新的工作職務或崗位中,你會以自我犧牲的態度,以使命感自我要求,要自己盡心盡力、鞠躬盡瘁。你不太會意識到自己也是「人」,在體力和時間上都有所限制,你會義無反顧地把公司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把同事們的需要和情緒,都視為你自己必須照顧或滿足的。 很快地,不論老闆主管或是同事,都會交辦更多更多的事務給你,到後來你會發現你自己的事都延遲沒做,卻一直在完成別人交代的事情,或一直在幫別人處理爛攤子,做擦屁股的事。在這一個職位上,你會從很被人需要,慢慢地覺得被掏空,甚至後來發現,身體開始發出警訊,你覺得自己的生理機能正在快速崩毀中。

    在這個新的工作職務或崗位中,你會感覺如魚得水,這幾乎是你夢寐以求的工作及環境,雖然偶爾你有一些恐懼,擔心自己無法勝任,但大部分的時間,你幾乎可以感覺到「心想事成」的奇妙,例如:有什麼樣的機會,或是什麼樣的計畫,都能順著自己的計劃有所成就或達成。 你幾乎每一天都抱有新的期待、新的願望,你想要和公司一起帶來新的輝煌成績,想要和你的團隊創造共好,也要貢獻給這個世界更好的可能性。 測出你目前的人格原型 → http://bit.ly/2PPfx71 (本文整理、摘錄自《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三采)

  2. 2021年6月8日 · 然而,很多人生的大道理,似乎無法在 30 的階段體悟到。. 30 到 40 的族群,仍可能在這 10 年間在職場、人際上不斷跌跌撞撞,遇見挫折再重新站起來,最終領悟做人的智慧。. 雖說犯錯的過程都是學習,但如果能在 30 、甚至 20 幾歲時,就學會 40 ...

  3. 2024年2月20日 · 心理諮商專家 金惠英、李洙蘭. 載入失敗. unsplash. 雖說透過危機可以找到真實的自我,理當開心地加以面對,不過,有些危機卻沉重得讓人高興不起來;所謂的「中年危機」,大概就屬於這個範疇。 從幾歲開始算是中年,我們很難明確地定義。 40 左右就開始進入中年了嗎? 有些人覺得中年是 40 ,但有些人認為在百歲時代,50 都還算青春。 無論從幾歲開始算是中年,在心理學領域,中年大多指的是各種令人不適應的特徵同時出現的時期。 雖然在身體方面,視力和聽力會開始減退,肌肉和骨質密度逐漸降低,還會出現性功能低下等情形,但智力和生產性卻達到了最高峰。

  4. 2021年12月9日 · 進一步分析,幾乎所有國家最重視家庭的年齡層都落在 30~49 ,研究人員分析,因為這個年齡層通常都有小孩;只有台灣,最重視家庭的大宗族群是 65 以上。 第四名:自由. 相較於其他國家,自由對台灣與韓國來說更為重要,分別占據排行榜第 4 與第 5 名,其中,台灣約有 12% 受訪者提到。 自由有兩個意涵,包括個人自由,意思是能按著自己的方式生活,例如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另一個則是政治意涵,像是言論自由、宗教自由等。 荷蘭(20%)、比利時(15%)、紐西蘭(15%)為最多人提到獨立與自由的國家。 研究進一步指出,意識形態偏左會比意識形態偏右的受試者,更傾向把自由當作人生意義的來源。 在台灣與美國,支不支持執政黨,也會影響是否把自由視為人生意義來源。

  5. 2023年9月21日 · 其實他們一直存在,只是,科技汰舊換新,毫不留情。功能性手機、傳真機、Flash、貪食蛇、DVD,曾經輝煌,現在幾乎都要被丟進時代的垃圾堆裡。還有,本篇文章的主角,40 的中年工程師。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或許就是描寫科技產業 ...

  6. 2020年1月2日 · 說話的人是鄭恩成,來自南韓,現年 58 。 「我開始更加關注社會議題,注意到南韓社會有三大問題:性別歧視、年齡歧視和教育機會不平等導致的社會不公。 」從孔子的教誨,到自己的體悟,從這三個社會議題中,他決定從「年齡歧視」開始著手,並以創辦一家與眾不同的公司來 試圖破除職場上的年齡歧視 ,南韓社會企業 EverYoung 因而誕生。 以「實際行動」彰顯中高齡者潛力和價值的 EverYoung. 「既然創辦這家公司的目的是被看到,那就要做得很極端。 」鄭恩成說, 「因此我們這家公司只雇用 55 以上的人」,而且「做的事情要很酷」。 南韓是網路大國,網路覆蓋率高達 90%,網速排名世界前茅,各式網路應用蓬勃發展,年輕人趨之若鶩,創業能量驚人。 「看來,這就是我們要選擇的戰場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