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18日 · 《莊子・逍遙遊》 一開始,說了一個「北冥有魚」的故事。 在遙遠的北方大海中,有一種大魚,身長好幾千里,名字叫「鯤」。 鯤最後化為一隻大鳥,飛到廣闊無垠的地方。 接下來莊子感嘆一句:「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莊子,從心開始》 作者蔡璧名指出,莊子表面上是反問,這隻大鳥看見的青色天空,真的就是天空真正的顏色嗎? 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這句話其實是對儒家學說、對世俗標準提出的質疑。 儒家強調「正」,教導人心要「正心」,位子要「正位」,食物烹調的方式錯了,我就不吃;桌椅擺放沒有規矩,我就不坐。 然而,要知道什麼是錯,就得先知道什麼是對的。 但既然連鯤都不曾看見天地真正的顏色,人類自然也不可能真正走遍世界,又憑什麼定義什麼是「對」的呢? 所謂的正,其實只是你的主觀意見而已。

  2. 2023年2月9日 · 退休人生學|電影《高年級實習生》的啟發:放下身段,才能迎接下一段人生. 退休後,別只靠追劇殺時間,生活儀式感、持續學習新知不可或缺!. 這段時間,我重看了電影《高年級實習生》,劇情讓我深有感觸:. 退休後,別只靠追劇殺時間,生活儀式感 ...

  3. 2015年10月27日 · 小王子所造訪的第一個星球上住了一位國王。 所謂的國王,就是唯我獨尊的人,除了自己以外,其他人都是他的部屬,就連小王子打個呵欠都得經過他的許可;但他的星球小得不得了,光是那件黃鼠狼袍就快把它占滿了,他卻自詡為全宇宙的君主。 那位國王甚至想利誘小王子當部長、駐外大使,目的只是能夠發號施令而已,這並非小王子喜歡的地方,於是他選擇離開。 第二顆到達的行星上住了一個自負且虛榮的人,他一見到小王子,竟認為是仰慕者來了,並要求小王子不斷鼓掌、讚美他。 唯一比國王有趣的,是他會舉起帽子答禮。 但這個機械性的動作久了也會令人生厭,小王子自然掉頭就走。 第三顆行星上住的是個酒鬼,小王子不明就裡地問他在幹嘛? 為何喝酒? 想忘記什麼?

    • 類型1:夸夸其談的龍捲風老闆
    • 類型2:捉摸不定的變色龍老闆
    • 類型3:大小事一把抓的控制狂老闆

    有一種老闆,本身自帶龐大氣場,每次一說話,總能讓會議室裡的空氣瞬間凝結,話說得太多,做得太少,心中總認為自己最厲害,不允許有員工搶走他們的光采;面對員工,事情做好是應該的,但只要做錯一件事,就罪該萬死,導致人人能躲就躲、能閃就閃。 管理這種老闆,你必須讓他有 「被需要感」,比如你周五有一場重要會議,那麼在這之前請主動向老闆提出召開會前會,預先徵詢他的意見想法。布朗利指出:「老闆最喜歡解決問題。」你讓他提前掌握結果和進度,他們的接受度會更高,不會直接在會上刁難你。

    還有一種老闆相當常見,就是指令不清、朝夕令改的變色龍老闆,他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好不斷改變主意,甚至忘記自己曾經說過的話,無奈的下屬只好一肩扛起責任⋯⋯。 面對這類老闆,重工率真的很高,經常忙了大半個月之後才發現根本徒勞一場。但請先別崩潰,也別因為老闆的善變而慌了手腳。請先冷靜下來,換位思考,問清楚他們要什麼,並且在共事的過程中,完整記錄所有工作內容,尤其是 老闆交代的事情,務必要再用電子郵件發送確認對話,詳實記錄時間地點、負責人與負責項目,作為自保證據。

    最後,如果你老闆是典型控制狂,喜歡操控一切,無時無刻都在催進度,管理方法只能出奇招: 你就是要走在他前面。 布朗利說,我們必須在老闆說出口之前,就主動向他提出行程進度,並且跟他說:我知道這案子備受關注,何不每周一開一次進度會議,我會準備簡報匯報執行情形,如有其他狀況,也會及時提出,這樣可好? 任何事情都比老闆早一步,告訴他你手上事情的處理進度,以及每件事情的先後順序,並且主動請示他的想法,在老闆發飆之前就解決問題,就能避免被盲目操控,同時也能製造雙贏局面。 資料來源/Fast Company

  4. 2017年2月2日 · 《 刻意練習 》為了證明天賦是可以靠努力培養的,舉出許多常人以為要靠天賦才能做到的事,像莫札特傳奇、帕格尼尼奇蹟,並一一打破之。 其先以莫札特擁有的「絕對音感(Absolute pitch)」為例,舉出2014年,《音樂心理學》科學雜誌上的研究。 心理學家榊原彩子(Ayako Sakakibara)招募了24個孩子,以刻意練習的方式訓練他們。 訓練結束後發現,每個小孩都獲得了 一萬人才有一人 能得到的天賦「絕對音感」。 從而證明許多天賦,其實可以經由後天努力來得到。 事實上,成人也能經由刻意練習後天培養出天賦。 1969年,貝爾實驗室的研究員保羅.布拉迪(Paul Brady)就以32歲的年紀,在三個月後獲得絕對音感。 那到底什麼是「刻意練習」呢?

  5. 2018年12月27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歌手蔡依林睽違 4 年終於推出新專輯《Ugly Beauty》,日前接受今年爆紅的 YouTuber「理科太太」專訪,在節目上坦承「面對自我」是一個長久以來的學習。 在這段過程裡,自我成長、心理學和腦科學類的書籍帶給蔡依林很多的幫助,其中一本是 《被討厭的勇氣》 。 這本書從心理學的角度剖析人該如何看待過去,並從中得到更好的自己。 「你的人生風格,決定你的困境。 」—阿爾弗雷德 ‧ 阿德勒. 決定論vs.目的論.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和另一位心理學大師西格蒙德 ‧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學派,同樣認為人類的失序行為皆源於童年經驗,可是阿德勒堅決站在進化的立場,把人的行為看做是個人追求完美的奮鬥。

  6. 2017年7月3日 · 日本行為科學家的帶人建議|經理人. 不懂帶團隊,那就大家一起死!. 日本行為科學家的帶人建議. 「不管怎麼激勵,團隊表現還是一直不如預期」「團隊的整體業績好像一直沒有起色」身為主管,在帶團隊時,也常有這樣的困擾嗎?. 甚至覺得是因為團隊成員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