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18日 · 11月4日, 持有日本Yahoo的Z控(Z Holdings)與Line分別證實,兩家公司的合併計畫已進行到協議階段。「實際上,Line可看成被軟銀集團收購,」10月就提早在《週刊文春》爆料的經濟記者森岡英樹説。

  2. 2018年12月15日 · 除此之外,Yahoo!Japan經營日本這麼久其註冊使用者數達4000萬人,也算是不錯(人數比不上Rakuten與LINE,但勝過Mercari與Amazon了)。 所以, 我會說PayPay現在最主要的優勢是:我爸是SoftBank,以及其背後的資源。

    • To Fend Off 抵擋
    • Dominant 主導的;主要的
    • To Leverage 利用;發揮槓桿效應

    為了在這個「贏家通吃」(winner-takes-all)的時代,維持與Google、Facebook、阿里巴巴等科技龍頭抗衡的競爭實力,日本軟銀創辦人孫正義決定將Yahoo Japan與LINE合併,以分別出資50%的原則,整合成規模300億美元的網路科技巨頭。 Yahoo Japan and LINE have reached an agreement to merge so they could fend off other tech giants from the U.S. and China. (Yahoo Japan和LINE已達成合併協議,以抵抗其他在美國與中國的科技巨頭。) 在此,fend一字為動詞抵抗之意,若接上介係詞off則能表示抵擋某人或某事的勢力或攻擊。 Beauty...

    在Google搜尋引擎當道的世代,Yahoo Japan卻仍能維持日本最高的使用率,擁有超過5千萬名用戶。而LINE除了在日本擁有8千多萬名用戶之外,在東南亞與台灣也有相當龐大的用戶數。正因如此,Yahoo Japan的母公司Z Holdings與LINE的最大股東Naver認為雙方的合併必能締造出超強的數位平台,更以成為領先全球的人工智慧(AI)科技公司為首要目標。 The two firms stated that they will team up and share their ambitions so they could compete against dominant overseas companies. (這兩間公司表示他們將會共同合作實現目標,才能與強勢的海外公司競爭。)...

    Yahoo Japan與LINE在電子支付、新聞與AI資源上各有強項,而Yahoo Japan的搜尋引擎與強大的電子商務服務正是LINE所缺乏的,LINE的即時通訊功能則是Yahoo Japan所沒有的。因此LINE的日本CEO出澤剛提到,儘管在合併後仍與世界網路巨頭有極大的規模與市值差異,但資源上的整合應能帶來相當完善的互補效應。 The two firms aim to leverage each other’s large user bases and resources to expand their online businesses. (這兩間公司的目標,是能利用雙方龐大的用戶數與資源拓展他們的線上事業。) 上面這個例句中的leverage一字為動詞,其名詞就是「槓桿」,因此當動...

  3. 2023年12月6日 · 台灣旅客去日本,購物是必備行程! 根據2022年第四季的最新數據,台灣旅客在日本的總消費額高達1535億日圓,占訪日外國旅客總消費額的15.1%,在亞洲國家中名列前茅。 日本的免稅制度和簡單的退稅手續,也成為台灣旅客的心頭好,更刺激國際旅客在日本的消費力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秋賞推薦★中秋月餅吃膩了? 訂閱限量送大江戶町鰻屋禮盒,送禮自用兩相宜. 【職場必修課】2天打造自信口才,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溝通能手! 日本政府祭出新政策,旅客必須到機場辦理退稅. 從日本離境時,你可能有類似經驗。 你帶著免稅商品離開日本時,應向海關展示護照進行檢查,但由於是非強制性的程序,許多人都會直接離境。

  4. 2023年8月3日 · 多數外國人靠「這管道」錄取. 許多需要招聘外國人的日本企業,會跟特定的人力仲介公司合作,節省篩選人選的時間,這些企業職缺不一定會在求職網站等公開的平台出現,只能透過人力仲介主動推薦給你。.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Yourator ...

  5. 2024年2月3日 · Yahoo是「外人」,能和統一有多少綜效? 首先,統一此次是以可轉債的方式投資Yahoo,雙方是投資而非合併關係。 簡單來說,Yahoo之於統一集團仍然是外人。

  6. 2024年7月8日 · 日圓持續貶值的3大原因包含:美國經濟表現強勁,延後降息;日本經濟未見顯著好轉,Q1 GDP呈負成長;資金長期外流。. 若下半年日本實質薪資翻正,可視為日圓短線止貶的依據。. 但日本勞動人口是否增加、能否促使企業將資金回流日本,才是日本走出失落30年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