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1日 · 以巴衝突中,駭客利用 DDoS 攻擊癱瘓網站並竄改內容,更深入攻擊預警系統發送假飛彈警報,製造民眾恐慌。 資安意識成為戰場上的重要護盾,防止誤導與混亂。

  2. 2014年7月17日 · 關心台灣 * 論文假審案,牽連的掛名作者已逾 30 位;產、官、學如何做到讓人敬重? 良心而已 論文風暴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包括衛福部長邱文達、疾管署研檢中心主任吳和生,都被踢爆浮濫掛名。 科技部表示,考慮引進論文互相掛名與引用的查核系統,並奉勸所有大學教授,要當論文共同作者 ...

  3. 2017年10月31日 · 1 “你冷靜一下,不然我們沒法對話” 對於一些人來說,在情緒強烈的時刻,是無法進行理性思考、討論問題的。 所以一發生衝突,他們就立刻躲得遠遠的。 或者,在情緒頂峰的時刻(所謂“氣頭上”),有的人可能會說出一些令自己後悔的話。

    • 控制言語的時間狀態
    • 責備—過去的價值觀—現在的選擇—未來
    • 如何說服兒子幫忙拿牙膏?
    • 延伸閱讀

    修辭的三大基本議題皆涉及時態(tense)。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個人目標(你期望透過爭論得到什麼)和對方的目標(情緒、想法和行動)。在開始進行論辯前,請先問自己一個問題:辯論的議題是什麼? 根據亞里斯多德的說法,所有論辯議題都可以歸納為三種: 責備(Blame) 價值觀(Values) 選擇(Choice) 任何一種涉及說服的論辯,都可以被歸類到此三類之下。 •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這個當然屬於責備。兇手是誰! • 墮胎是否該合法化?價值觀。讓女性決定是否該結束自己體內新生命的權利,隱藏著哪些道德是非? • 是否該在底特律設廠?選擇:建或不建,在底特律或不在底特律。 • 安潔莉納.裘莉和布萊德.彼特該不該分手?價值觀,但不一定是基於道德層面,而是你和對話者的價值觀。他們是不是完美到實在不應該分手...

    當你發現爭論已經脫離原有軌道時,請試著改變時態。想要責備偷乳酪的小偷,就應該著眼於過去(過去式)。想讓某人相信墮胎是一個很可怕的罪行,請使專注於當下(現在式)。想停戰並度過寧靜的閱讀時光,放眼未來或許是較好的選擇(未來式)。 針對每一種時態設計出一種修辭模式的亞里斯多德,最喜歡談論未來。他認為著眼於過去的修辭,針對的是正義,也就是法庭上進行的司法爭論。亞里斯多德稱為「法庭性」修辭(forensic rhetoric),因其與法庭相關。 在看《法網遊龍》(Law & Order)和《犯罪現場》(CSI)時,你會發現多數對話都是都著眼於過去。這對警察和律師而言,非常有用。法庭性修辭有助於我們決定誰是兇手,而不是誰正在做這件事或誰即將做這件事。 當把對話的時態擺在當前此時,可以處理稱讚與責...

    那天早晨,我那十七歲的兒子正在吃早餐,於是我有了很短暫的時間,可以使用家裡唯一一間浴室。我拿起牙刷和牙膏,發現牙膏沒了。離我最近的備用品在寒氣逼人的地下室裡,而我還沒做好捨身衝進冰天雪地的準備。 「喬治!」我怒吼。「牙膏是誰用完的?」門的另一側傳來挖苦的回應,「這不是重點吧,老爸?」喬治回答。「重點是,我們該如何防止同樣的事再次發生。」 他抓到我了。我曾跟他說過無數次,真正有效率的爭論,必須著眼未來,也就是爭論中必須包含選擇與決定。 先將嘲諷的語調放到一旁,這個孩子懂得將討論從過去轉變為未來,從法庭性轉移到審議性,他的舉動實在太值得褒揚了。他將爭論的內容,轉移到決策制定的模式下:哪一種選擇才能讓我們得到源源不絕的牙膏? VO VIP 專屬天下購書優惠 《說理I+說理II 套書》 進入「天下網...

    【子彈思考整理術】忙≠有效率!巴菲特、歐巴馬都在用的方法:減少決策,才能做出好決策 【越無聊,越開竅】科學家:無所事事更能釋放你的創意與效率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說理I+說理II 套書》,由天下雜誌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4. 2019年11月13日 ·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面對衝突的五個方法」,讓自己不用討好所有人,卻也不與任何人為敵;不因與別人起衝突而吃虧,也不會為了維持好關係而備感壓力。 (責任編輯:黃懷容) 文 / 暢銷書作家 有川真由美. 究竟什麼是「不與別人衝突的人際關係」? 重申一次,就是不會因衝突而讓自己吃虧。 這裡必須思考的是,你最後究竟想怎麼解決? 即使不發生衝突之下卻仍感受到壓力,或是使得彼此之間的鴻溝加深的話,都是得不償失。 目標先設定在不傷害彼此的情形下,讓人際關係變得輕鬆,並達成自己的目的。 就結果而言,人際關係順遂的人都是這麼做。 面對衝突的五個方法. 愉快走在人生路上的小秘訣. 只不過,與別人相處融洽或是勝過對方,都不是最終目的。 真正的目的應該是「讓人生路走得更愉快」。

  5. 2016年10月11日 · 勞資衝突不是只有台灣有,而是各國都會面臨的議題。 我們常羨慕歐洲人動不動就能發起陸海空大罷工,殊不知在這看似任性的舉動背後,擁有一套成熟的談判機制。

  6. 2019年12月9日 · 一、轉變表達方式:用對方能接受的方法說話、描述. 當我們想要自己的觀點反擊對方時,我們常常會高估自己說法說服人的力量,並且理所當然地認為對方一定會受到影響,但其實我們依然站在自己的圈圈裡,用自己立場的方式來說話、表達,完全無法與對方產生共鳴。 其實我們只要換個方式說話,用對方能接受的語言表達,就可以和他們產生共鳴,進而成功把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對方! 例如: 「你這簡報順序為什麼是這樣? 這樣明明是錯的啊! 你最好重做一個! 轉變表達→ 「你的簡報應該有一些你自己很好的想法,但我們需要做一點調整讓它變得更好! 「我覺得你這客戶對你未來工作會有負面影響,你最好不要繼續跟他合作! 轉變表達→ 「你這位客戶感覺是個很特別的人,不過我建議你還是多一點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