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1日 · 以巴衝突中,駭客利用 DDoS 攻擊癱瘓網站並竄改內容,更深入攻擊預警系統發送假飛彈警報,製造民眾恐慌。 資安意識成為戰場上的重要護盾,防止誤導與混亂。

  2. 2014年7月17日 · 關心台灣 * 論文假審案,牽連的掛名作者已逾 30 位;產、官、學如何做到讓人敬重? 良心而已 論文風暴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包括衛福部長邱文達、疾管署研檢中心主任吳和生,都被踢爆浮濫掛名。 科技部表示,考慮引進論文互相掛名與引用的查核系統,並奉勸所有大學教授,要當論文共同作者 ...

  3. 2019年11月13日 · 然而,當人際關係發生衝突、讓自己身陷痛苦的漩渦時,該怎麼解決呢?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面對衝突的五個方法」,讓自己不用討好所有人,卻也不與任何人為敵;不因與別人起衝突而吃虧,也不會為了維持好關係而備感壓力。

    • 很多人因為「害怕面對衝突」而放棄溝通
    • 轉變表達方式:用對方能接受的方法說話、描述
    • 提問並傾聽:讓對方有機會說話,並且被認真傾聽
    • 別害怕被衝突擊垮,勇敢去碰撞出新的想法

    在各種場合中,我們難免會遇上與自己立場不同的人,不管是同事、主管、老闆,朋友、情人甚至家人,我們對同一件事情、同一個議題總是能有不同的看法與見解,當意見不合的時候,說話大聲、爭吵、冷戰是很容易發生的事。 很多人會因為害怕衝突而放棄溝通,但其實這不是處理問題的理想方式,因為其實要與立場不同的人「有效溝通」是有技巧的,而且這一切完全沒有想像中的複雜,只需掌握好 2 件事情就可以辦到!

    當我們想要以自己的觀點反擊對方時,我們常常會高估自己說法說服人的力量,並且理所當然地認為對方一定會受到影響,但其實我們依然站在自己的圈圈裡,用自己立場的方式來說話、表達,完全無法與對方產生共鳴。 其實我們只要換個方式說話,用對方能接受的語言表達,就可以和他們產生共鳴,進而成功把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對方!例如: ▌「你這簡報順序為什麼是這樣?這樣明明是錯的啊!你最好重做一個!」 轉變表達→「你的簡報應該有一些你自己很好的想法,但我們需要做一點調整讓它變得更好!」 ▌「我覺得你這客戶對你未來工作會有負面影響,你最好不要繼續跟他合作!」 轉變表達→「你這位客戶感覺是個很特別的人,不過我建議你還是多一點觀察。」 ▌「你根本就是個廢物,每天回家都不做家事,分明把家裡當旅館!」 轉變表達→「你工作是不是很忙...

    除了改變表達方式以外,提問與傾聽也是一種交心技巧。 當我們想要讓別人接受自己觀點的時候,我們可以先透過提問對方讓他有機會說話,並且認真傾聽對方的想法,再繼續從他的話語當中進行提問。 這麼做會讓對方感受到你正試著了解他,並且使他更願意敞開心與你分享自己的想法。 比方說,你讓對方講講他自己的情況,了解他在過程中是如何處理事情的?並且從他的描述中延伸問題,引發彼此在過程中持續思考與了解對方。接著,你再向對方分享自己的情況,告訴他你是如何解讀這些事情的。最後,你再告訴對方什麼做法將為你的狀況帶來反效果,而什麼做法對你來說才有用。

    意見不和、立場不同是正常的事情,但如果因為害怕衝突而放棄溝通,我們就無法與人碰撞出新的想法,也很難在每段不同的關係中與人圓融相處。 任何的溝通都離不開「表達」與「傾聽」,只要掌握好這 2 點,我們就無須害怕被衝突擊垮! 參考資料 《Vox》:〈Most people are bad at arguing. These 2 techniques will make you better.〉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Flickr, CC Licensed。)

  4. 2017年2月8日 · 明鄭後無此溝通管道,彼此之間的不滿總是武力衝突為最終解決手段,也讓不滿的弱勢方(原民方)只能撤離原居地,或選擇接受漢福佬文化。 寫出此篇文章,是想介紹此島的第一次的官方「解殖」給原住民所帶來的文化衝擊; 這次歷史上的去除過去文化,不只是解除一個過去的霸權文化,卻也同時是「解殖者」再次將自己帶來的官方文化(漢福佬)強殖於「被解殖方」(南島文化)。 請記取 17 世紀末的這場歷史教訓,讓我們衷心祈禱自己不會再次成為被壓迫者與壓迫者。 1652 年,尼德蘭屬東印度公司與各原住民族代表召開的年度會議情形。 ( Credit: Wikimedia Commons / Public Domains ) 附註.

  5. 2021年11月10日 · 共機擾台和在台灣周邊水域的頻繁軍事演訓已嚴重威脅到亞太區的飛航安全。 位於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指出,該區域每年有 170 萬架次的民航機,相當於搭載 5 億人次的乘客,在此區域飛行往返。 中國操作灰色地帶威脅. 另外,根據今年的「國防報告書」,中共近來開始頻繁對台灣操作「灰色地帶」威脅,而且態樣多元,包括軍事手段,例如共機頻繁侵入西南防空識別區和東沙島周邊針對性演練;以及非軍事手段,例如中國快艇衝撞台灣海巡船、或者中國抽砂船違法於台灣周邊海域作業等。 「灰色地帶」威脅指的是具有非戰非和的模糊性手段,且該手段未達戰爭門檻,以「切香腸」的漸進式戰術來升高威脅,中共還搭配運用政軍實力來形塑對其有利的態勢。

  6. 2018年5月23日 · 最早的阿利亞運動. 猶太人回歸以色列地的運動被稱作「阿利亞」(希伯來語:Aliyah,根母之意為上升),在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興起後,「阿利亞」才逐步開展的。 1882年,當時的俄羅斯帝國治下的基希訥烏(今摩爾多瓦首都)發生了排猶暴動,且愈演愈烈,有遍及全國的勢頭。 許多受迫害的俄國猶太人選擇直接回到《聖經》中猶太人的老家——以色列地定居。 而此時的以色列地即是巴勒斯坦,尚處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 至1903年,共有35000名來自俄羅斯與羅馬尼亞的猶太人移至巴勒斯坦。 此後的1904年至1914年間,同樣也是由於俄國國內反猶主義情緒高漲,針對猶太人的襲擊花樣百出,又有4萬名俄國猶太人細軟跑,移至巴勒斯坦定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