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25日 · 那一次在 Google 舉辦的 What'on YouTube 媒體聚會 上,金魚腦的同事說:「原本她是要來幫我們扛器材的,後來我們覺得她應該可以自己當 YouTuber。 」讓筆者深感難忘。 鏡頭前形象活潑大方的女孩專注的不是美妝,而環保議題。 這樣的開始,正是受到台客劇場啟發。 金魚腦是美術系出身,並沒有剪輯經驗,她向身邊同事請教,後來乾脆自己把四百多頁的剪輯軟體工具書看完。 憑著決心毅力,金魚腦的創作生涯背後還有哪些故事,推廣環保怎麼成為 YouTuber? 收看本集 《 YouTuber 與他們的產地》。 訂閱 INSIDE YouTube 頻道 開啟鈴鐺通知. 每週四晚間 9:00《YouTuber 與他們的產地》帶你揭開更多創作者的背後秘辛. 節目列表:

    • 現象(1) Youtuber 如何變紅
    • 現象(2): 優質又能普及的內容還不夠多
    • 現象(3) 遊戲類佔前 50 名的 1/4,其中 Minecraft 仍是最受歡迎的遊戲
    • 現象(4)從流行歌翻唱到出單曲
    • 現象(5) Youtuber 的議題影響力
    • 現象(6) 貓好受歡迎,自成一類
    • 現象(8) 一個頻道紅了以後,會加開副頻道
    • 現象(9) 出片時間可以很快

    最近有些好友在談泛科學 vs 理科太太。發現,人人心中都有個理科太太紅的理由(笑),雖然我是覺得這兩個不大好拿來對比。 我後見之明的理由是:理科太太特別抓到了一群看了會分享的女性觀眾,願意分享這樣比較優質的影片(有知識+自己相信朋友也會共鳴+談吐接近自己)。 另外,如果觀察許多社群服務能快速成長,常是靠 15–35 歲的女生活躍用戶分享,我覺得這走向放到理科太太的影片來看的話,理科太太的影片就很像親子教養文章,很容易勾起女生想分享。像我就在 facebook 分享過這支影片: 回頭問女兒,除了聽我說過,她怎麼知道理科太太的?她說:「一直出現在我 YouTube 首頁,而且她跟其他 YouTuber 合作拍片。」 雖然我覺得理科太太有點像自己先有了病毒擴散效果 (viral) 了才開始找其他 ...

    現在很多當紅的 YouTuber 拍的仍是較簡單的內容,生活閒聊、玩桌遊吵吵鬧鬧也錄一集、甚至是自殘、話題特別譁眾取寵的內容,我是覺得只要稍微用心製作過的節目,即使是搞笑的或遊戲直播,都仍有很大的收視成長空間。 「阿滴英文」(#2) 在1月11日晚上超越 200 萬訂閱,超過蔡阿嘎(#3),現在台灣排行第二,僅次於「這群人」(#1)。我覺得阿滴也是個以「優質」和「富教育性」作為形象包裝的生活類頻道,至少他們有盡力偷渡一些好內容給觀眾。以家長角度來看,算樂意讓小孩看。突破 200 萬訂閱直播當晚,我們根本無法連線看影片,大概 loading 太大了! 200 萬訂閱是什麼樣的數字概念呢?全台有近 1/10 的人有「訂閱」頻道喔。真的是很驚人的數字耶。

    直播:阿神(#4)、鬼鬼(#38)、巧克力(#23) 這些遊戲實況主,除了有時會講出比較讓家長緊張的擦邊球,我覺得遊戲內容都算不錯,就是對話常在及格邊緣。 我基本上對這些轉播 Minecraft 或 Switch 遊戲/電玩內容還算支持的,有時候也滿希望直播主夾帶一些能讓小孩學習的內容進影片。 覺得這位媽媽想太多了嗎?其實還好喔!像巧克力有用 Minecraft 裡面的指令教玩一些程式: 喵哈會用繪圖軟體示範畫貼圖,玩 Minecraft 時也會示範一些畫作,好比在 Hypixel 玩像素畫。 在我家每個月還有個重頭戲,每個月第三個週二的 Minecraft UHC 大賽。我女兒是巧克力粉,巧克力和大約 20 個台灣的實況主,會在每個月的第三個禮拜二連線打 Minecraft UHC,這個比...

    這些知名的 YouTuber 許多也有在翻唱流行歌,甚至好幾位都自己在 YouTube 發單曲。 有專做翻唱的 YouTuber,如:Ariel 蔡佩軒可以有 50 萬訂閱,這群人(#1)的超瞎翻唱也是很經典。 而其他滴妹(#25)、小玉(#7)、魚乾(#14)、聖結石(#6)、放火(#8)也都出了自己的單曲,還都拍專業 MV。聖結石光「真的不想嘴」就有 28M 的 view,滴妹十月底出的單曲「最好的樣子」也有 2.5M 的 view,而且 MV 男主角還是蔡凡熙!來想想,你覺得是滴妹比較紅,或是蔡凡熙比較紅呢? 恐怕許多年輕人認識的明星 YouTuber 多於傳統媒體出身的明星,很可能 Z 世代會唱 YouTuber 的歌勝過傳統出道方式的歌星。

    女兒有次主動問起我有關同婚公投的事,因為黃氏兄弟邀請上百位 YouTuber 合唱這首彩虹,挺婚姻平權。 像貓咪頻道黃阿瑪的主人也特地錄過一集支持婚姻平權,因有粉絲(家長)留言:「這樣要怎麼教小孩」說要退訂的,他們特地再拍一支影片表達支持婚姻平權。 從這事件,我感到 YouTuber 在年輕人的議題影響力大於我們想像。

    好多 YouTuber 專門拍貓:像「黃阿瑪的後宮生活」女兒買了好幾本黃阿瑪的書,跟同學們去年早早就預購了黃阿瑪 2019 的掛曆。「好味小姐」也是個非常療癒的頻道,專門拍攝貓相關影片,特別是她拍非常精緻、非常搞剛製作貓咪鮮食的影片,簡直超越製作人類食物的美感,影片目的在販售貓咪鮮食。 而且養貓的 YouTuber 好多:魚乾、菜渣、呱吉、滴妹、巧克力、舞秋風、阿晉、bubu chacha、喵哈、邦妮、NyoNyo ..

    以前的偶像團體單飛好像是很大的新聞,現在這些 YouTuber,如果是團體,旗下成員常在另闢個人新頻道,即使個人 YouTuber 也會將不同屬性的影片拆到新頻道。 我對各 YouTuber 拆分頻道的做法背後原因不了解,推測好處是,可以建立多品牌經營,未來有不同的發展彈性,或可以更最佳化廣告或業配收入。 像這群人(#1) 有多開兩個「這群人私生活」、「這群人廣告娛樂」,成員也開了「展榮展瑞」(#40)、「茵聲」、「尼克」等頻道。阿滴英文多開了「滴妹」(#25)。 蔡阿嘎加開「蔡阿嘎 Life」(#30)、他兒子「蔡桃貴」,聖結石還有老婆的頻道「聖嫂 DoDo」(#36),巧克力加開「巧克力 Live」等等。 所以有時候不是單看單一 YouTuber 排行的訂閱和 View 來觀察他的影響力...

    相較傳統媒體通常是大組織,推出內容都需要時間規劃。現在許多 YouTuber 可以做到很快速的出片時間,如「舞秋風」(#21) 一天出三片,「巧克力」(#23)一天出兩片,一天出一片的也都有。雖然許多快速出片的是遊戲影片,但這樣的速度應該已經是很熟練的團隊在製作產出內容。 如果我們都是看好未來自製影音節目仍會繼續成長,那影片編輯、前製後製、能快速將網路數據做成分析的人才還會持續有需求。 最後,我想簡單從這些觀察中預測,怎麼樣的內容還會有新市場: 我猜適合上班族的市場比學生市場還有空間成長:抒壓、稍有知識性、能培養新興趣而感到正能量,可能是學習語言、運動等生活的幸福感相關的,或是介紹國外具專業的趨勢、流行話題,讓下班後的生活輕鬆又能感到自己進步的內容。或幫助父母放心讓不同年齡層小孩觀看的影片。...

  2. 2019年11月6日 · inside. INSIDE將舉辦十週年小聚,同時會推出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並且也已經專訪了六位創辦人,請他們談談過去的INSIDE、對INSIDE的期許,以及自己過去十年的經歷。 INSIDE即將滿十歲。 回到2009年的秋天,一開始的四位創辦人決定共筆寫一個部落格,後來又找了兩位作者加入,總共六位網路業的從業人員彼此約定每週寫三篇文章,分享自己對產業的觀點、業內不為人知的秘辛以及剛學到、看到的最新資訊,一個網路原生的科技媒體就此誕生。 那一年,比特幣誕生了,Facebook在台灣因為開心農場而竄紅,iPhone 3G帶來的網路連線功能、衛星定位與App Store更是讓許多的創新應用爆發性出現。

  3. 2024年2月22日 · 4 年期「桃竹苗矽谷計畫」今日正式通過!.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指出,考量桃竹苗產業與園區的基礎完整、具備空港國際物流優勢,且擁有產學研與新創量能,基本上已經扮演國際半導體供應鏈角色,為加強力道鞏固半導體優勢,確保竹科外溢效果,因此推動 ...

  4. 2014年4月29日 · 本文編譯自 Jake Johnson 發表於 Medium 的文章,Jake Johnson 是品牌體驗設計公司 phinney bischoff 的品牌總監,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爸爸。 還記得爸爸媽媽是如何教導你對於金錢的觀念嗎? 多數人可能跟我一樣,從小被教育著要完成任務(家事)才能賺錢。 在我小時候,每個禮拜都有一筆零用錢。 爸媽會列出一長串的家事清單,我比須負責每週清理垃圾、洗碗盤、清掃地板、洗衣曬衣等工作。 照著這一長串的家事清單完成工作後,能為我帶來每週 5 塊美金的收入。 這對當時的我來說似乎是個不錯的交易,但最後我學到了什麼? 我那時只是個孩子。 現在回頭看這段往事,相當於 0.5 塊美金的微薄時薪! 多麼令人震驚的一場交易!

  5. 2017年11月9日 · 成為 YouTuber 非意外,早在國三立定志向. 當時受到家人質疑的他不惜將美國 YouTuber 成功的案例像是以遊戲實況為主的 PewDiePie ,頻道上四五千萬訂閱數年收益動輒千萬美元起跳,謙把國外網紅真實案例告訴家人,還拿他們的收益表給媽媽看‘, 也在國三升高一那年 立志要成為一位全職的 YouTuber 。 三年前開始開始發布影片,歷經高中、大學的黃金歲月,起初家人並不那麼看好謙成為全職 YouTuber 的夢想,然而,曾為花蓮縣榜首的他反倒沒有什麼包袱,盡好學生本分之餘,將心力投注在頻道與社群經營上,他要向大家證明 YouTuber 是可以賺錢養活自己的! 至今頻道訂閱數已達三十三萬,臉書粉絲三十一萬,也證明了他付諸行動所得到的回饋。

  6. 2020年12月25日 · 如果從他的背景來看,Tim Berners-Lee 能發明出全球資訊網似乎不會太意外他出身英國倫敦父母均參與過全球第一台商業電腦 Ferranti Mark 1 的研發工作而且是個學霸畢業於牛津大學女王學院物理系。. 酷的是,他自己還因為太皮被禁用系上電腦,自己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