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21日 · 根據維基百科,1750 年代,台灣布袋戲劇本以古書、演義小說等為主;1920 年代,多採用清末民初新著的武俠小說;1930 年代,受到皇民化運動影響,禁用中國傳統的北管鑼鼓、改用西樂,戲偶雜用中、日式戲服和戲偶,劇目常為日式劇本;戰後的 1950 年代,進入「金光戲」時期,劇情仍延續武俠,採用華麗的布景、戲服,並以燈光或其他特效來增加武打的效果。 在 1962 年,台視播出「李天祿亦宛然掌中劇團」演出紀錄片,而這篇文章訪問的,是李天祿之子,陳錫煌。 (責任編輯:連柏翰) 掌中戲國寶陳錫煌。 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國寶陳錫煌長年搬演布袋戲,除了動手也得動腦,90 歲了身體仍然硬朗,除了今年因為疫情再加上他心臟裝支架,才讓師傅的步調放慢,否則今年他還受邀去日本、美國演出。

  2. 2017年7月28日 · (本文經原作者 台灣回憶探險團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日本時代小學校教臺語、公學校教漢文 〉。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每次講到日本時代對台灣文化的保存和貢獻,就會有一派人痛斥是「日本皇奴」的行為。 但是透過陳團隊的《臺灣考察報告》,就可以發現日本時代,從教育方面就看得出用心之處。 日本治臺並非完美,但是日本對台灣教育上的用心確實無可否認。 (責任編輯:林芮緹) 圖左:日本時代臺灣人上課情境,正在教臺灣的高山。 圖右:《臺灣考察報告》教育內容節錄. 文/ 台灣回憶探險團. 中華民國政權統治臺灣後,基於滿足統治神話、自卑、歧視臺灣人、掩蓋自己執政能力與文化素養低落、轉移焦點等等原因,無所不用其極的醜化日本時代。

    • 國立編譯館 統一編印課本時期
    • 88課綱─高級中學課程標準
    • 98課綱,95暫綱微調版,國文歷史科暫緩上路
    • 104課綱微調

    民國51年,教育部順應世界教育潮流,修訂課程標準。歷史課本只寫到台灣光復,隻字未提「二二八事件」。 民國60年,因應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實施,教育部修訂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歷史課本隻字未提「二二八事件」。 民國72年為配合高級中學法,修訂高級中學課程標準,73年實施。據此課程標準編印的國編本至78年版本仍然沒寫到「二二八事件」。 民國80年代,黨外運動興起,台灣社會陸續出現平反二二八的聲音與行動,直到民國79年2月27日,立法院集體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默哀一分鐘,行政院並為此成立「研究228事件小組」。 民國79年歷史課本,首度出現關於「二二八事件」的描述: 此後一直到民國84年,隨著政府調查與民間努力,「二二八事件」歷史輪廓逐漸清晰,課本裡的篇幅也有所成長。(畫底線者為新增部份)

    因應社會變遷,民國79年教育部成立「高級中學課程標準修訂委員會」,修訂歷時將近6年,在84年確立並發布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於88學年度開始實施。88課綱最大變動就是採取「一綱多本」編寫模式,開放民間根據課綱編寫教科書,由教育部審定。

    98課綱以95暫綱為藍本微調,目的是研修更理想的課綱內容,97年發布後原預計隔年實施,但因社會對國文、歷史科內容多有疑義,2008年馬英九總統上台後,決定暫緩一年實施,除了國文、歷史2科仍需再討論,其他科皆在99年實施。

    教育部課程審議會103年1月微調高中國文和社會領域課綱,預計於今年8月正式上路,其中部分內容如公民科「人權保障與立法」章節,刪除白色恐怖、良心犯等詳細舉例,一般化為「政府濫用權力對人民的迫害」以及「殖民政府對殖民地人民的歧視」;歷史科「日本統治」改為 「日本殖民統治」、「接收」臺灣 改為 「光復」臺灣等修改,引發爭議。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歷史課本的歷史 50年來高中生怎麼學228〉。)

  3. 2017年12月21日 · 曾品滄:我其實本來不是學歷史,是在工業專科學校讀機械,但畢業後在相機工廠工作,剛好遇到 1990 年代傳統工業大量外移到大陸,台灣生產線一條條關閉,卻在深圳一條條擴大規模。 眼看台灣的工作越來越少、越來越難找,我決定轉換跑道,去學自己比較有興趣的「歷史」。 當時很多人都叫我不要走歷史這條路,因為會找不到工作。 但我在準備插班大學歷史系的同時,也已打算未來從事公職。 考上台大歷史系夜間部後,一邊修課、打工,一邊準備高普考。 三年後,也就是在我就讀台大歷史所碩士班時,考上高考並分發到國史館工作,從此歷史工作就成為我正式的職業。 有了這份安定的工作,我在就讀博士班時就能放心選擇冷僻的飲食史領域,專心發展自己有興趣的題目。 飲食史研究者的日常工作.

  4. 2018年8月21日 · 「1960 年代離我們不算太近,要找到那個時代和當代台灣的連結性,態度是關鍵,」陳世川指出,一開始為了表現出「革命」「反叛」的意象,他曾在網路上以關鍵字「五月風暴」「1968」閱覽了大量圖片與文章。 想過「復刻」60年代的學生嬉皮,但覺得連結性不夠,共鳴感不大;也參照了近年台灣幾場大型社會運動的畫面,又覺得畫面太雜亂,很難凸顯主體。 幾經思考後,他決定 請周遭有「革命精神」和「嬉皮態度」的好友,各自帶一本自己的書到華山,出演設計場景 。 他只要求演員穿素色的衣服,至於選書和風格打扮,則保留給他們各自發揮。 「結果有人特地帶了很精美的原文書,但也有人帶平常看的漫畫,」陳世川帶著「真拿他們沒辦法」好氣又好笑的說。 圖片來源: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革命,從生活做實踐.

  5. 2022年4月27日 · 70 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80 年代黨禁報禁解除,90 年代李登輝當選首位民選總統,00 年代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哪些事情是各世代記憶最深刻的事件?. 104 人力銀行透過開放題調查,各世代填答最多的三個事件為:921 大地震、 COVID-19疫情、太陽花學運為世代共同 ...

  6. 2016年3月17日 · 一位法官在 69 年前慘死街頭,但他的親侄伯雄卻要遺族忘了 228. CO 肥皂箱 2016-03-17. 中壢吳氏家族─鴻森、鴻麒、鴻麟。. 圖片來源: 民報文化. 文/ 盾牌醫師的 醫療 X 社會論壇. 今天和一位師長聊天,不知怎地談到了 228 事件。. 原來老師的父親走過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