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12月29日 · 心肌梗塞就是因為心血管堵住了心臟缺血缺氧心肌開始壞死無法正常跳動。 隨著時間越長心肌壞死的範圍越大,越不容易搶救。 心臟表面共有三條冠狀動脈圍繞,若是任何一條因為發生粥樣硬化(血管內堆積脂肪等異物),使血管失去彈性、管壁內部變厚變硬,血管就可能因為變窄而發生阻塞。 發病前兆. 一個月內. 根據研究,有一半以上的心肌梗塞患者,在一個月內就會有心絞痛、胸悶等心臟不適的症狀,因此若是屬於高風險族群,又有以上症狀時,就要特別注意。 有些心絞痛的患者,會同時出現手麻、牙痛、胃痛等症狀,有可能會因此而忽略心臟的問題。 發病前5~10分鐘. 心絞痛. 胸痛或胸悶(自覺心臟受到擠壓) 呼吸急促或困難. 心跳不規則、心跳過快. 冒冷汗. 頭昏眼花. 噁心不適. 胃痛、肩背痛.

  3. 心肌梗塞也可被稱為心臟病發作是指通往心肌的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堵塞血液無法被送至心肌而導致心肌缺氧受損嚴重則可能會猝死心肌梗塞與冠狀動脈要了解心肌梗塞是如何發生我們得先從供應心臟血液的血管——冠狀動脈講起。 心臟不只需要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其自身同樣也需要血液。

  4. 2023年2月9日 · 心肌梗塞的治療選擇非常重要及時送醫的栓塞型病患可施打血栓溶解劑或採取口服藥治療部分患者可能要採取心導管手術或是外科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針對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的病人目前主要以快速回復心肌血流灌注為主要目標方法包含rt-PA血栓溶解劑的注射心導管介入治療或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而在不穩定性心絞痛/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則以心導管介入治療或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由於注射抗凝血劑有其風險,目前有些病患會採取口服藥治療。 在其他藥物治療方面,最主要使用的藥物為抗血小板製劑。 由於急性心肌梗塞與冠狀動脈血栓有相當程度的關係,因此預防動脈血栓的藥物多以抗血小板製劑為主。

  5. 許多人常納悶心肌梗塞的感覺是什麼胸痛和胸悶是否就是心肌梗塞的前兆? 《Hello醫師帶您了解心肌梗塞的前兆幫助您事先自我檢測預防心臟病發

  6. 2023年8月17日 · 心肌梗塞有 7 項危險因子,其中包括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和可以改變的危險因子。 在以下 7 項危險因子中,若符合 3 項或 3 項以上即是心肌梗塞的高危險族群一定要積極防治。 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 1. 遺傳:如果父親或兄弟在 55 歲以前,或是母親、姊妹在 65 歲之前罹患冠狀動脈疾病,則日後個人得到心肌梗塞機率會增加。 2. 年齡:男性超過 45 歲、女性超過 55 歲,發生心肌梗塞機率會大幅增加。 3. 性別:女性停經前比男性少罹患冠狀動脈疾病,但停經後女性荷爾蒙濃度降低,發生冠狀動脈疾病機率便大幅增加。 可改變的危險因子. 1.

  7. 2023年2月9日 · 心肌梗塞即是供應心臟的血管發生狹窄或阻塞心肌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及營養而引起心臟肌肉壞死進而影響心臟功能嚴重時危及病人的生命。 而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的因素有:1.冠狀動脈管腔因粥狀硬化所形成的腫塊或血栓所阻塞。 2.心肌肥厚,導致冠狀動脈供血量不能滿足心肌的需要量。 3.因為休克、出血、脫水等原因導致血壓下降,而使冠狀動脈血流供應不足。 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可高達30%~60%,約有6成的男性及近5成的女性,第一次發病時就以猝死來表現。 當冠狀動脈被阻塞,心肌細胞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及氧氣,血液沒有辦法通過阻塞的部位,只要超過20分鐘,心肌細胞無法獲得氧氣和養分,就會開始壞死。 如果出現症狀未及時就醫,很有可能於第一小時內發生心室顫動、發生猝死。 心肌梗塞發作時有哪些症狀?

  8. 2024年5月14日 · 常見症狀有哪些? 所謂的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簡稱MI)」、「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簡稱AMI)」,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及嚴重的心臟疾病。 根據臨床上來看,是供應心臟營養的血管阻塞,也就是冠狀動脈循環突然中斷,導致心肌無法得到足夠血流及血氧,造成心肌缺氧、進一步壞死。 急性心肌梗塞常見症狀說明. 在「粥狀動脈硬化」初期,血管狹窄輕微,可能只有在運動或情緒激動時,會感到胸悶或呼吸急促,但不影響日常生活,又被稱為「穩定性心絞痛」。 若是狹窄情形嚴重,則會發展為「不穩定心絞痛」甚至升級為「急性心肌梗塞」。 其常見症狀表現如下: 不穩定心絞痛:胸悶情形越來越頻繁,稍微活動甚至休息時也會突然感到胸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