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22日 · 台北市長文哲從政以來,家庭狀況特別是3個孩子近況鮮少曝光,妻子陳佩琪今(22日)上網路節目時分享媽媽經,並透露「3個孩子看到媽媽這麼 ...

  2. 2021年11月23日 · 陳佩琪22日在《震傳媒》接受資深媒體人黃光芹《新聞不芹菜》專訪,暢談女性進入職場又必須兼顧家庭甘苦談,她坦言如果自己不當醫生,會想 ...

  3. 2014年4月1日 · 文哲曾在台大醫院將近30年,始終一天工作16個小時,陳佩琪一肩挑起家事、三個孩子的教養責任,還有忙碌的醫生工作,更要面對自己棘手的肺癌,遑論大兒子還是個需要特別花心思照顧的亞斯兒。

    • 準備三餐讓孩子覺得被愛
    • 分擔家務產生認同感
    • 柯文哲本來想當發明家
    • 適度的物質匱乏,孩子反而學到更多

    何瑞英認為,充分的陪伴, 是她三個孩子都很聽話的主因, 當家庭主婦時,自然都把時間留給孩子, 就算是上班之後,她只要出門, 就一定會讓孩子知道自己去了哪裡、 可以怎麼聯絡,讓小孩安心, 「事事公開透明,彼此就會很信任, 我最高興的是,小孩有什麼話,都會告訴我, 像柯文哲考高中時,一拿到成績單, 就趕快衝到我上班的地方給我看。」 當然,如今台灣社會生活型態已轉變, 雙薪家庭且工時長已成常態,但何瑞英認為, 還是可以掌握一些重點,

    一個家庭,也不能只有媽媽在付出。 柯爸爸柯承發負責經濟重擔, 何瑞英則負責打點家裡, 等到三個孩子稍稍長大了之後, 何瑞英就讓他們開始練習做家事, 「平常我都從讓他們整理自己的房間, 整理完之後,我還會去檢查,不能讓他們亂掃!」 寒暑假時,孩子就要多做點家事, 例如有段時間何瑞英都讓柯文哲洗早餐的碗、 午餐的碗老二洗、晚餐的小女兒洗, 「後來小女兒還抗議,說晚上碗最多, 要改成一人洗一天才公平,」何瑞英笑稱。 擁有足夠的陪伴、對家庭有認同感, 這樣的孩子一定乖巧貼心,何瑞英說, 很多人跟她說柯文哲有亞斯伯格症, 她都搞不清楚那是什麼。 若想要成績好、會讀書,何瑞英認為, 關鍵在於培養閱讀的習慣, 「我們家的孩子,在家大多在看書, 除了課本之外,還會看《學生之友》之類的兒童雜誌,」

    柯文哲的祖父曾經歷 228事件並深受其害, 因此,很希望小孩都讀醫科,擁有一技之長。 柯文哲的大伯父就是讀台大醫科的, 而柯爸爸柯承發也從小就希望柯文哲能當醫生。 不過,喜歡看影集、玩玩具車的柯文哲,卻常常說: 「科技很發達,幹嘛當醫生?我要讀台大電機, 發明很厲害的東西,對國家有幫助。」 為了「勸導」柯文哲以台大醫科為目標, 何瑞英使出了柔情攻勢,「我跟他說,你考考看, 媽媽覺得一定考得上,用正面的方式去鼓勵他啦!」 結果,第一次聯考,柯文哲只考上陽明醫學院。 何瑞英回憶,那年數學特別難,柯文哲才考30分, 數學考完後,柯文哲就回家哭著說: 「台大醫科上不了,我下午不要去考了。」 何瑞英趕緊說:「你如果不會寫,大家都不會, 你一定要去考,媽媽相信你下午生物會考很好!」 果然,柯文哲生物考了...

    柯文哲的爸爸是國小老師,何瑞英回憶, 以前教員的薪水非常低,剛光復時, 一個月薪水才 200元,她公公是 228受害者、很早往生, 留下九個孩子,後來都是柯承發跟大姊在撫養弟弟妹妹。 「家裡窮,就不會讓小孩太自由,想買什麼就什麼。」 何瑞英說,柯文哲小學一年級,第一天去上學時, 發現有福利社,很驚喜, 就跑去找在同一個學校當老師的爸爸, 說「我想吃麵包」,爸爸便給他錢去買; 第二天去學校時,又如法炮製。 柯承發回家後,就跟她說,小孩子這樣不好。 何瑞英也知道,柯文哲沒看過麵包、也沒吃過, 有得吃,當然很愛,但還是跟他說: 「爸爸賺得不多,家裡的水、電都要錢,買菜也要錢。」 柯文哲從此就不曾要錢買麵包了, 「我相信他當時還是很想吃,但就是跟他好好說,讓他懂。」 柯家的作法,一方面因為教員薪水有...

  4. 2018年6月8日 · 清大高材生兒子「失業中」 文哲淡定回:換一個就好. 記者許貴雅、姜毅宏/綜合報導. 台北市議員高嘉瑜在市議會質詢,本來是要問問內科 ...

  5. 柯文哲. (1999年11月-?. 柯文哲 (1959年8月6日 — ), 臺灣 外科醫師、政治人物,現任 台灣民眾黨 主席,曾任 臺北市市長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急診部醫師、創傷醫學部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教授,專長為外科重症醫學、 器官移植 、 人工 ...

  6.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