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忌日 ,也稱 忌辰 ,是指 先輩 去世 的日子。 在傳統習俗里,每年的這一天,逝者家人禁忌參與各種宴會、飲酒等娛樂活動, [1] 並有給去世者上墳燒紙等的習俗。 [2] 歷史 [ 編輯] 根據《 尚書·舜典 》的描述, 舜帝 去世之後,全國上下不歌不樂,以示哀悼。 明代 , 明太祖 忌日前兩天,君王百官都穿著淺色素服,在宮殿西角門活動,不鳴鐘鼓,不行賞罰,不舉音樂,禁止屠宰。 [3] 清代 ,在 帝王 和 王后 的忌辰,內外均穿素服,不舉行宴會,不演奏音樂,不辦理刑事方面的事務。 [4] 參考 [ 編輯] ^ “祭日”和“忌日”有何不同. [2020-07-09]. (原始內容 存檔 於2020-09-25). ^ 一个人死后,如果没有人烧纸会怎么样? 原来这不是封建迷信!

    • 世界各地禁忌
    • 參考資料

    華人地區/漢字文化圈

    「忌」原指先王的死日。《周禮‧春官‧小史》:「若有事,則詔王之忌諱。」 鄭玄注引鄭司農曰:「先王死日為忌,名為諱」。今中文仍稱先人死日為「忌日」、「死忌」。

    日本

    在送禮時忌用綠色,因為綠色是日本弔喪的顏色,但隨時代改變,已被認為可以接受。

    台灣

    送禮的禁忌,在戰前、戰後或族群不同,有極大差異。 1. 台語的「鐘」和「終」不同音,且在日治時代,「時計(日文的時鐘)」和日文的「登慶」語音相近,有喜慶吉祥之意。戰後,「送鐘」和「送終」在華語同音,才不作為禮物。 2. 閩南族群不送傘,但是,送傘在客家族群象徵送「福氣」,且傘有開枝散葉等正面意涵。

    平安 vs 不安.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胡忠銘牧師
    送禮的學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禁忌忌諱 等(英語:Taboo),是基於 文化 觀念對某種言論或 行為 的禁止,認為它對普通人來說過於令人反感或過於神聖。 [1] [2] 這種禁令幾乎存在於所有社會,是 普世文化通則 之一。 不過儘管多數文化都把 殺人 、 強姦 和母子 亂倫 等視為禁忌,所有的文化也都有自己的禁忌語(例如 髒話 )和 飲食禁忌 ,禁忌的實際內容通常是因文化而異的。 [1] “禁忌”一詞的含義在 社會科學 中有所擴展,嚴格禁止與基於 道德 判斷、宗教 信仰 或文化規範的神聖或禁止的人類活動或 習俗 的任何領域有關。 [3] 經濟學家 Chaim Fershtman 所言:「一個禁忌只有在背離他時有潛在的私人利益才有意義」。 換句話說,對人直接有害的行為,本來就不會有人想要去做,也不算是禁忌。 [4]

  3. 主要記錄臺灣民俗資料如民間禁忌習俗神明祭儀年節歲時與生命禮俗等 [3] ,並廣泛採集民間傳說、童謠歌謠及俚諺,其中又以俚諺的討論為大宗。 除材料蒐集與紀錄外,更有專題式發展,如 廖漢臣 〈臺南俚諺〉等。 雖以民俗為主,但內容對藝術、歷史、地理及自然等亦有涉獵,編輯要旨更明文希望刊物肩負聯絡與對話的任務 [5] [1] 。 立石鐵臣 所見 鹿港 名巷「金盛巷」。 原載於《民俗臺灣》10號(1942年4月) 為月刊形式雜誌,每號皆約40-60頁(多維持於50頁左右),並附有卷頭語,其他常設專欄包含民藝解說、民俗圖繪、攝影及圖說、文獻介紹、書評、亂彈、點心、消息通訊、民俗採訪會、編輯後記等 [3] 。 版本 [ 編輯] 影響 [ 編輯] 民俗資料保存 [ 編輯]

  4. 該廟宇神尊出巡該村落或區域,即稱為「繞境」,或作「遶境」。. 通常在特定日子,如神尊誕辰、春節、元宵、 建醮 、建廟週年紀念等,或遇特殊情況如袪邪、治煞等,迎請神尊巡視賜福與消災。. 「繞境」的陣仗通常有「清道」、執杖、執燈、執旗、執令 ...

  5. 飲食禁忌 是指一種單一社會群體或文化有自覺地避免食用特定動物或植物的現象是一種 禁忌 。 飲食禁忌隨空間、族群甚至時代而異,故並不存在全世界通用的飲食禁忌;不過幾乎所有的文化都有自己的飲食禁忌,飲食禁忌可說是 普世文化通則 。 多數飲食禁忌不是由文本記載、供人民謹守的律法;然而,它隨著社會習俗的承襲而流傳至今,在特定地區所具有的約束力並不亞於法律。 但是,短期避免食用特定食物的現象,如 齋戒 ,不算是飲食禁忌。 序論 [ 編輯] 多數科學家認為人類在本質上屬於 雜食性 ,能夠消化、吸收各種動物性和植物性食物。 然而,人類文化中存在著對飲食的選擇,即偏愛、避免或禁止食用特定食物的行為。

  6. 禁忌 或 忌讳 等(英语:Taboo),是基于 文化 观念对某种言论或 行为 的禁止,认为它对普通人来说过于令人反感或过于神圣。 [1] [2] 这种禁令几乎存在于所有社会,是 普世文化通则 之一。 不过尽管多数文化都把 杀人 、 强奸 和母子 乱伦 等视为禁忌,所有的文化也都有自己的禁忌语(例如 脏话 )和 饮食禁忌 ,禁忌的实际内容通常是因文化而异的。 [1] “禁忌”一词的含义在 社会科学 中有所扩展,严格禁止与基于 道德 判断、宗教 信仰 或文化规范的神圣或禁止的人类活动或 习俗 的任何领域有关。 [3] 经济学家 Chaim Fershtman 所言:“一个禁忌只有在背离他时有潜在的私人利益才有意义”。 换句话说,对人直接有害的行为,本来就不会有人想要去做,也不算是禁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