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9日 · 某天小明點開論壇,結果輸入密碼後,得到了密碼錯誤的回覆。嘗試了幾次之後,系統提示小明可以使用「忘記密碼」的功能,所以小明填了自己的 email 之後去信箱收信,發現系統傳來一個「重設密碼」的連結。

  2. 2019年3月22日 · 近日他們坦承了一項在今年 1 月發現的漏洞,有多達數億名 Facebook 使用者的密碼以未加密形式儲存在內部的伺服器,有超過 2 萬名員工可直接閱讀到,目前已修補了這項漏洞。

  3. 2024年5月29日 · Meta 指出自 6 月 26 日起,官方將開始實行全新的 Facebook 隱私權政策,而任何不提出異議的人,都將被視為自動同意 Meta 利用其個人資料。 換句話說,未來 Meta 將有權使用多達上億名 Facebook 使用者的貼文和照片,用來餵養和訓練旗下的人工智慧模型,並且教導生成式 AI 產出更加精緻的文字和圖像。 Meta 表示使用者的以下內容將受到影響,包含: Facebook 上所有的公開貼文. 使用者公開發表的照片和圖說. 主動發送給 AI 聊天機器人的任何訊息. 掌握 AI 趨勢 & 活動資訊一點都不難! 訂閱電子報,每週四一起《AI TOgether》 立即訂閲.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6年6月8日 · 所以我們要使用雙重認證,也就是除了使用主密碼登陸各種帳號之外,你可以設定動態密碼(手機或其他設備)。 通常是在帳號上添加手機號碼,通過手機驗證碼來登陸帳號。

  6. 2013年8月6日 · 1. 無故以登入他人帳號密碼、破解使用電腦保護措施的方式,入侵他人電腦. 2. 無故取得、刪除、變更他人的電磁紀錄. 3. 無故以電腦程式或其他電磁方式干擾他人電腦或相關設備. 4. 製作專供妨害電腦罪使用的電腦程式. 利用評律網的「 找判決 」功能,以「妨害電腦 AND 帳號密碼 AND 電磁紀錄」做關鍵字,發現一般人最常違反的就是第 1、2 點。 登入他人帳密,或取得、刪除他人電磁紀錄,常見的是未經同意使用朋友的帳密 (嗯,男女朋友間最多…抓猴嘛~),複製他人電腦中的資料,或是離職員工繼續使用原公司給的帳號、密碼,甚至更進一步竊取、毀損原公司的資料。 也有一些是因為線上遊戲而生的紛爭,例如偷其他線上遊戲玩家的寶物…… 等等。

  7. 2018年4月13日 · 2018-04-13. 分享本文. 許多在用 Facebook 的人都清楚要在臉書擁有一個帳號,你必須要先填寫資料、註冊一個,換句話說,如果你沒有註冊的話,你是不可能有帳號的。 但如果我跟你說,臉書為每個人都預先「準備」好了一個帳號的話呢? 國會訊問,意外揭發「影子帳戶」的存在. 時間回到昨天(12 日),臉書 CEO 馬克祖克柏來到美國眾議院,接受為期兩天馬拉松式的國會質詢第二戰。 在早前的參議院質詢中,馬克憑藉著事前嚴格的訓練,以及對話技巧, 輕鬆的迎擊 了一群在事後被媒體稱為「科技文盲」的參議員們,而在昨天,他則是繼續用相同的方式應對來自眾議員們的詢問。 TO 延伸: 分享臉書馬克一流「危機處理」技巧,一人單挑滿屋子「科技文盲」議員也不怕!

  8. 2019年12月19日 · 臉書:知道用戶位置能保護帳號安全 臉書表示,知道用戶大略的位置能幫助臉書和其他網路公司,藉由偵測到可疑登入活動來保護帳號安全,例如一名住在歐洲的用戶卻從南美洲登入帳號時,臉書就會偵測到異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