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什麼是親子共學? 就是理念相近的家長,大家每週撥一兩天,聚在一起帶孩子。 再配合臉書社團的線上串連,分享、討論親子互動過程中的種種狀況。 要了解更多細節,可以到這裡去看看:台灣親子共學促進會. 回歸教育的本來面目. 雖然郭駿武是這幾年才開始推動親子共學,但參與教育改革已經二十幾年。 談起二十年來顛沛流離的教改郭駿武直言當改革的理想進入到體制當中結果往往是在表面的制度上打轉。 到最後執著的卻是最末端的入學、分發方式,原本探尋教育意義的初衷反而面目模糊。 郭駿武語重心長,其實教改的精神導師黃武雄老師,早已提醒我們教育的目標不只在於維生而已。 尤其伴隨著社會日趨民主,教育的另一層意義顯得越來越重要,那就是幫助人們發展互動、合作的角色。

  2. 2016年7月21日 · 為了持續追蹤了解一例一休的問題幫大家釐清重點昨天晚上,《BO公民深夜網聚直播:「『幾例幾休民進黨踹共!」,邀請到 勞動部政務次長郭國文與我們討論民進黨一例一休到底發生什麼問題為什麼爭議這麼大

  3. 2016年9月7日 · 國文課本裡面的現代文學比例已經夠少了也是時候參考比較新的文學研究成果把一些過時的文章清理掉了吧。 (本文原刊登於《 蘋果日報論壇 》,經原作者 朱宥勳 授權Buzzorange刊登轉載,並同意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蘋果日報論壇 》原文標題為〈 朱宥勳:《雅量》教不會我們需要的雅量 〉。 首圖來源: Dosuper dessert, CC Licensed。 國中. 國文. 教育. 文化. 義務教育. 課文. 課本. 雅量.

    • 國立編譯館 統一編印課本時期
    • 88課綱─高級中學課程標準
    • 98課綱,95暫綱微調版,國文歷史科暫緩上路
    • 104課綱微調

    民國51年,教育部順應世界教育潮流,修訂課程標準。歷史課本只寫到台灣光復,隻字未提「二二八事件」。 民國60年,因應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實施,教育部修訂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歷史課本隻字未提「二二八事件」。 民國72年為配合高級中學法,修訂高級中學課程標準,73年實施。據此課程標準編印的國編本至78年版本仍然沒寫到「二二八事件」。 民國80年代,黨外運動興起,台灣社會陸續出現平反二二八的聲音與行動,直到民國79年2月27日,立法院集體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默哀一分鐘,行政院並為此成立「研究228事件小組」。 民國79年歷史課本,首度出現關於「二二八事件」的描述: 此後一直到民國84年,隨著政府調查與民間努力,「二二八事件」歷史輪廓逐漸清晰,課本裡的篇幅也有所成長。(畫底線者為新增部份)

    因應社會變遷,民國79年教育部成立「高級中學課程標準修訂委員會」,修訂歷時將近6年,在84年確立並發布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於88學年度開始實施。88課綱最大變動就是採取「一綱多本」編寫模式,開放民間根據課綱編寫教科書,由教育部審定。

    98課綱以95暫綱為藍本微調,目的是研修更理想的課綱內容,97年發布後原預計隔年實施,但因社會對國文、歷史科內容多有疑義,2008年馬英九總統上台後,決定暫緩一年實施,除了國文、歷史2科仍需再討論,其他科皆在99年實施。

    教育部課程審議會103年1月微調高中國文和社會領域課綱,預計於今年8月正式上路,其中部分內容如公民科「人權保障與立法」章節,刪除白色恐怖、良心犯等詳細舉例,一般化為「政府濫用權力對人民的迫害」以及「殖民政府對殖民地人民的歧視」;歷史科「日本統治」改為 「日本殖民統治」、「接收」臺灣 改為 「光復」臺灣等修改,引發爭議。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歷史課本的歷史 50年來高中生怎麼學228〉。)

  4. 2017年3月22日 · 來談談庖丁解牛。 開始教學生之後,我讀這則故事開始有了一些新的感觸。 過去許多人會這麼讀:「庖丁」這位傳說中的廚師,不依賴感官知覺,靠著某種神秘的力量,遊走牛的肌肉骨骼之間,十九年來未曾換過一次刀。 游刃有餘,達到「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境界」。 關於庖丁的書寫固然神妙,但如果只把這則故事當成一個誇張渲染的寓言故事,很多細節都會被忽略,這是很可惜的。 故事中庖丁說: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良庖」是厲害的廚師,「族庖」則是一般的廚師。 厲害的廚師一年才換一次刀,稱為「割」。 一般的廚子一個月換一次刀,稱為「折」。 而庖丁不然,他十九年來刀不更換,「若新發於硎」。

  5. 2015年6月23日 · 是為了取得社會的入場券,還是一種完備自我的途徑? 每年六月法國在升大學的高中會考期間,各大報總有個重頭戲,就是沸沸揚揚地預測當年的哲學題目是什麼? 網路上甚至有許多付費網站和社群,告訴學子如何寫一個哲學申論題。 就像所有考試一樣,這段時間學子們處在高度壓力之下。 題目一旦揭曉,學生便得從早上 8 點考到中午 12 點。 思想洗禮,一代復一代. 這些考題依學科性質分為文學、科學、經濟與社會、專業技術四組,每組有三題,其中兩題申論,一題是文本解釋。 法國各個報章雜誌、電視廣播往往大張旗鼓地請來學者、教師,激情而理性地評論考題或提供解題服務,在社會上掀起一連串討論。 這些題目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除了比寫作技巧和理性的論證之外,再來就是競爭年輕心靈的深刻程度。

  6. 2017年6月22日 · 高中國文所選的那些古文,暫且不論修辭或用字的技巧, 先單純去了解他們想要傳遞的價值觀念,因為這些會確實影響你的人格。 分析起來大概可以分做這幾個類型: 忠君愛國. 課文:漁父(屈原)、出師表(諸葛亮)、岳陽樓記(范仲淹)、 左忠毅公逸事(方苞)、正氣歌(文天祥)。 ☆解析:這些東西還病態的,你會看到滿滿的國仇家恨,失意後滿腹委屈,但竟還渴望得到皇帝的寵信,而且還不得批評皇帝,只能隱喻。 社會風氣. 大同小康(禮記)、師說(韓愈)、訓儉示康(司馬光)、 指喻(方孝孺)、病梅館記(龔自珍)。 ☆解析:提倡封建時期的社會制度,提倡教師崇拜,反對資本主義消費,小題大作缺乏邏輯。 寫生風景 (通常是被罷官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