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23日 · 固執、亟需安撫⋯⋯,五大特質認識高需求寶寶. 平時在門診檢查這麼多的寶包,會讓我懷疑是高需求寶寶的孩子,最常見的表現就是高頻又激昂的哭聲。. 這類的寶包通常也很敏感,只要輕輕碰到他們,或是從爸媽身上、提籃裡把他抱出來時就會大哭 ...

    • 深度處理(D)
    • 容易過度接受刺激(O)
    • 情緒反應大、尤其是同理心很強(E)
    • 能敏銳察覺細微刺激(S)

    容易過度接受刺激、能敏銳察覺細微變化,上述內容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但其實高敏感兒會比一般人更「深度」地處理這些資訊。 最常見的特徵如下: ‧會提出逼近核心的尖銳問題。 ‧會似懂非懂地使用大人們說過的話,完全不符合自己的年齡。 ‧有幽默感。 ‧會去思考各種可能性而慎重行事,因此遲遲無法下決定。 ‧會仔細觀察後再思考,因此比較花時間實際採取行動。遲遲無法做決定、感覺困惑的表現,常被視為「膽小」、「內向」、「優柔寡斷」,但其實是因為他們在心裡深度處理,才會有這種外在表現。

    我常常用地曳網的捕魚方式來說明敏感的人接受到大量刺激時的狀態—網眼愈大,小魚愈容易溜走。偏偏敏感的人,網眼非常小,不僅會網住小魚,甚至會網住其他不必要的東西,導致漁網愈來愈重,收網的時候當然會累到不行。 這就是過度接受刺激的狀態,身體和精神都承受過重的負荷,才會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到疲勞。 即使是為了取悅高敏感族而安排活動或帶他們外出,他們也會因為疲憊而逐漸失去精力,最後甚至要求「回家」,這是高敏感族的一大特徵—並非不快樂,純粹是過度接受刺激而疲累不堪。 其他還有下列特徵: ‧過度興奮後,當天晚上會睡不著。 ‧很怕痛。 ‧會過度在意天氣的冷熱、弄髒的手腳、濕掉的衣服、不合腳的鞋子等。 ‧很怕別人給他的驚喜。 ‧受人矚目或被檢測實力時,就無法發揮應有的實力。

    高敏感兒不只對事物很敏感,對情緒反應一樣敏感,所以愛哭、容易被嚇到、容易害怕,甚至鬧彆扭。這都是因為他們的情緒起伏比一般人來得激烈所致,而且這種敏感反應不只針對自己,也會對他人產生反應。 曾有一位媽媽告訴我,三歲大的兒子會把眼鏡拿給她,還對她說「媽媽,妳在找這個吧?」 她嚇了一跳,趕緊問兒子「你在哪裡找到的?你怎麼知道媽媽在找眼鏡?」 結果兒子回答她「我看到妳一邊打掃,一邊東張西望,就想說媽媽妳應該是在找眼鏡」。 敏感的孩子就是有辦法觀察他人,察覺到對方在想什麼。 這種小地方能如此貼心,是非常美好的事,偏偏這樣的孩子對悲傷與焦慮等情緒的感受,同樣比人強一倍。

    第四個特徵是容易敏銳察覺細微刺激,包含微小的聲音、淡淡的氣味、隱約的口味差異、人與物的細微變化等一般人不太會發現到的小細節,這種大家視為「沒什麼了不起」而容易忽略的芝麻小事,高敏感兒都會很在意。 很多媽媽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高敏感兒對芝麻小事產生敏銳反應。 ▼我家小孩對於常吃的食物,口味上非常敏感。前陣子他吃了一口煎蛋就喊「好難吃」。辛苦煮的菜被孩子嫌,真的很讓人沮喪。 ▼洗完澡後,如果不是他慣用的毛巾,他絕對不會用。我想應該是觸感的關係啦。但就算給他別條毛巾,他也會全身濕答答地大吵「我要原來那條啦!」 ▼我換了一個新的沐浴海綿,結果小孩直喊「好痛」,根本不用。可是舊的已經丟掉啦,很想叫他別太誇張。 ▼我家小孩對氣味很敏感,即使在商店或大眾交通工具裡,照樣會大聲嚷嚷「好臭、好臭」,還一副...

  2. 2017年11月22日 · 「我看現在很多小孩,都被寵壞了,對長輩沒大沒小,根本就是被寵壞了。」 「可是如果不打小孩小孩真的不會怕!」 這些論點,聽起來都很有道理,但我針對最後一個問題,我淡淡地發問: 「所以,你希望小孩怕你?或者你只是希望教會他一些事情?

  3. 2017年9月6日 · 許多「乖小孩」是由家庭因素形成,主要原因有 2 個: 1. 父母太忙沒時間照顧. 2. 父母會因為小孩沒做好某件事情而大發雷霆. 所以他們才會用乖巧的行為安撫父母的情緒,然而,這樣壓抑的情緒雖然能讓小孩短暫的順從父母,長期下來卻容易過度壓抑。 他們不知道其實自己「壞」的一面能被接受. 好小孩會藏著許多秘密,他們會說很多別人想聽的話,但是壓抑自己真正的想法,直到最後承受不住一次爆發。 好孩子的問題在於他們不曉得自己「壞的一面」其實可以被包容。 他們沒辦法像其他比較頑皮的小孩一樣,在不斷犯錯過後,仍然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愛著的。 在職場上,「大好人」也會遇到許多問題。 因為在小時候他們總是循規蹈矩,從不惹事,所以在踏入職場時,也以不招惹他人為主。 可是在職場上,循規到舉的人通常不會太出色。

  4. 2021年1月5日 · 1.每天睡不到7小時的兒童,有53%的比率比每天睡7-9小時的兒童容易出現問題行為. 2.兒童的憂鬱、焦慮、衝動行為等精神問題,與睡眠不足有關. 3.兒童睡眠不足,會使大腦的前額葉皮質、腦細胞等結構受損. 睡眠不足導致兒童出現憂鬱、焦慮問題. 除了今年在《Molecular Psychiatry》上的這篇研究之外,在2016年,美國休士頓大學睡眠及焦慮研究中心,也對50名7-11歲的孩童做了睡眠實驗, 結果顯示兒童睡眠對情感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長期睡眠不足容易讓兒童變得消極、負面。 參與研究的心理學家迪斯‧阿爾法諾說:「健康睡眠對孩子的心理發展至關重要,長期睡眠不足最終會導致憂鬱、焦慮與其他心理問題。 因此,父母應認真看待孩子的睡眠情況。 睡眠不足導致兒童大腦結構受損.

  5. 2017年11月22日 · 一個印度尼西亞的小男孩 Azka,手繪一組圖畫,名為《Story of a Broken Home Kid》。 他的雙親在他 6 歲時離異,而他用漫畫表達出內心的真實感受。 我叫 Azka,這是一個「破碎家庭」的故事。 我的爸爸媽媽認識後,相愛並決定生個寶寶。 於是 2006 年 6 月 4 日,我出生了! 他們給我取名叫做 AZKA。 在我 6 歲以前,一切都很美好,我們有一個很棒的家庭。 可是之後,爸爸媽媽開始為了大大小小的事吵架,最後他們決定離婚。 他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我,並說別擔心,我不用在他們之間做選擇。 我仍住在原本的房子裡,而且我發現,爸爸變得比以前更有趣了! 所以我常常要他陪我玩。 媽媽住在離我家很近的地方,而且幾乎每天都會來看我。 他們不再吵架了,我們還是一起逛街、出去玩。

  6. 小 Hailey 不斷學習種菜的知識,這個剛剛開始念小學的女孩,她立志要餵飽更多的流浪漢。 她做到了! 她將每一份收穫的食物洗乾淨,用袋子裝好,發放給街上的流浪漢,一種就是四年,當地的流浪漢很多都和 Hailey 成為了朋友,甚至他們的狗看到她都會很開心。 她把食物分配好,走到當地的貧民區,一個大人都會儘量避開的地方。 而那裏的所有人都會歡迎 Hailey,熱情的和這個小女孩聊天,並表達感謝。 然而,餵飽了鎮上的流浪漢後,她卻看到了還有許多人在露宿街頭, 她對母親說:「他們不應該睡在路邊,每個人都應該有個家。 」母親告訴她:「即使我們可以餵飽一些人,但不可能給他們房子住。 她和所有任性的小孩一樣:「但我想試試。 於是,她開始嘗試著去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