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6日 · 鴻海 (2317)近期股價成為飆股一族 (26)日因大盤震盪加劇鴻海一度急殺跌破140元關卡美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看好鴻海成為輝達GB200 AI伺服器機櫃系統的最大受惠者預期2025年AI伺服器營收貢獻將達逾2成毛利率亦有提升空間目前估值具吸引力將評等由中立調升至買進」,目標價自126元一舉調升至181元。 美系外資指出,輝達正在促銷綑綁自家AI GPU、Grace CPU、NVLink交換器、電源、冷卻和機械零組件的機櫃,鴻海一直是輝達A/H系列的GPU模組供應商,在輝達推出GB200和B100系列GPU後,相信鴻海接單將拓增至AI伺服器機櫃/系統。

  2. 2024年3月20日 · 被市場喻為最被低估的AI概念股鴻海 (2317),近期股價漲勢凶猛 (20)日盤中突破140元股價創波段新高卻呈現法人買散戶丟的現象根據統計上一周鴻海股東人數大減逾5萬人但投信法人卻連續13個交易日站在買方累計買超逾9萬張。 隨著輝達(NVIDIA)年度盛會「GTC 2024」今天起跑,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親自赴美表達對客戶的支持,雙方也將揭露合作的下一世代AI伺服器,法人看好可望帶動鴻海今年雲端網路產品業績大幅成長。 鴻海日前召開法說,劉揚偉表示,AI伺服器在需求強勁帶動下,上調全年營收展望,從原先中性上調至「顯著成長」,其中,AI伺服器估年增4成、上游的 GPU模組更可望有三位數成長。

  3. 2024年3月26日 ·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美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看好鴻海 (2317)成為輝達GB200 AI伺服器機櫃系統的最大受惠者預期2025年AI伺服器營收貢獻將達逾2成毛利率亦有提升空間目前估值具吸引力將20242026年每股盈餘調升512%,並將評等調升至買進」、目標價升至181元鴻海股價自2日起發動上攻22日盤中觸及148.5元的逾13年10個月高價近日呈現高檔震盪態勢26日開高後於平盤上下小幅震盪最高上漲1.03至147元最低下跌1.37至143.5元。 三大法人昨日轉站空方、調節賣超鴻海4683張。 美系外資指出,輝達正在促銷綑綁自家AI GPU、Grace CPU、NVLink交換器、電源、冷卻和機械零組件的機櫃,而非更多的板卡產品。

  4. 2024年3月22日 · 時報. 鴻海. AI.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鴻海 (2317)股價近期在AI熱潮下上攻22日開高後勁揚4.21至148.5元續創2010年5月初以來逾13年10個月高價。 不過,因半個月已急漲近45.6%,隨後在賣壓出籠急速拉回平盤、一度翻黑小跌0.35%,震盪明顯加劇。 三大法人本周迄今買超達7.07萬張。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日前法說時指出,生成式AI應用增加使得AI伺服器能見度「變得很高」,據此將2024年展望自「中性」調升至「顯著成長」,並預期繪圖晶片(GPU)模組營收將倍增,AI伺服器營收成長估逾4成、於整體伺服器占比可望突破4成。 劉揚偉表示,集團在AI伺服器的競爭力是全方位的,近期陸續爭取到幾個新案,需求確實不錯。

  5. 2024年4月21日 · 電動車產業競爭加劇鴻海 (2317)參加2024年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展示了電動車上中下游的產品與解決方案並強調2025年拿下全球電動車5%市占率目標不變法人表示看好三大理由維持鴻海買進的投資建議目標價 164元。 近期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大裁員大陸電動車削價競爭凸顯全球電動車產業競爭加劇鴻海參加2024年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並展示了電動車上中下游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在Model B部分,Model B於NEDC測試標準下,續航里程可達500公里以上,Model B預計於今年第四季進入量產。

  6. 2024年3月13日 · 台股示意圖。 圖/本報資料照片. 鴻海2317股價連拉三根長紅棒13日開高後在平盤附近震盪隨後再拉升至123.5元大漲4.5元為2021年4月來近3年來新高一掃多年來的悶氣而鴻家軍也奮力向上鴻準2354大漲逾8最亮眼。 鴻海近年來遭到法人無情棄養,股價多在100~110元之間震盪,今年來三大法人對鴻海操作開始偏多,尤其連2日大敲93,548張,讓鴻海股價有如猛虎出柙一般強拉大漲,鴻海旗下子公司股價也跟著動起來。 今天盤面上以鴻準漲勢最凌厲,新普、臻鼎-KY、康聯生醫等大漲超過4%~6%,另沅聖、AMAX-KY、乙盛-KY、台康生技等漲幅都超過1%~2%。 留言討論.

  7. 2024年3月14日 · 時報.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鴻海 (2317)14日召開線上法說董事長劉揚偉除揭示2024年集團五大營運主軸並宣布董事會決議擬配息5.4元創1991年上市掛牌以來新高盈餘配發率升至52.68%、為近3年高連5年配發率逾5成。 以今日收盤價計算121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4.46%。 劉揚偉表示,鴻海將以在零組件、模組、系統組裝、IC及軟體領域等累積50年的競爭優勢,並以AI工廠作為助力,發展電動車、AI、半導體及低軌道衛星等相關技術,持續推動智慧電動車、智慧製造、智慧城市等三大智慧平台,轉型為全方位解決方案平台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