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18年1月11日 · 七言絕句出現於六朝時期,成熟於唐代,盛唐時期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被稱為"七絕聖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 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1.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4.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5. 望天門山.
- 概觀
- 注釋譯文
- 創作背景
- 作品鑑賞
- 作者簡介
《蜂》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詠物詩,前兩句寫蜜蜂飛到平地山尖,經歷了無限美麗的風光,不辭勞苦,不畏艱險。後兩句寫蜜蜂採集百花,釀成蜂蜜,供人享受,為人辛苦,給人甜蜜。這首詩通過描寫蜜蜂採花釀蜜供人享受這一自然現象,比喻廣大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被封建統治階級殘酷剝削的現實,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這首詩體物工妙,詞近旨遠,夾敘夾議的手法配合默契,語言敘述中不尚辭藻,平淡而具思致,清雅輔以言深。
詞句注釋
⑴山尖:山峰。 ⑵無限風光:極其美好的風景。占:占有,占據。 ⑶采:採取,這裡指採取花蜜。
白話譯文
無論在平原還是在山尖,美麗的春光盡被蜜蜂占。 採集百花釀成了蜜以後,不知道為誰辛苦為誰甜?
大中十三年(859)底,羅隱至京師考進士,考了許多年,都沒中第,史稱“十上不第”。詩人對當時的考試制度、朝廷很失望,在這樣的情緒下,看見人民辛苦勞作在田間地頭與部分朝廷官員不勞而獲這樣相對立的情景而產生憤滿。這大致是羅隱作出這首諷喻不勞而獲者的《蜂》的原因。
文學賞析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無論是在平原還是在山野,到處都可以見到蜜蜂忙忙碌碌采蜜的身影。越是春光明媚、鮮花盛開的地方就越能吸引蜜蜂。這兩句語氣十分肯定,盛讚蜜蜂盡占美好的春光,表現了詩人對蜜蜂的羨慕與讚美之情。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這兩句急轉直下,由前面盛讚蜜蜂“占盡風光”轉而詠嘆它終生徒勞,所獲甚少。採花、釀蜜本是蜜蜂的天職。它辛苦釀成的蜜主要是用來供養蜂王,或被人所用,自己享用的卻很少,而這完全是出於它的本能,根本不會意識到這有什麼不公平。可是詩人卻從這裡發現了問題,並替蜜蜂發出了“為誰辛苦為誰甜”的不平之鳴。 蜂與蝶在詩人詞客筆下,成為風韻的象徵。然而小蜜蜂畢竟與花蝴蝶不同,它是為釀蜜而勞苦一生,貢獻甚多而享受甚少。詩人羅隱著眼於這一點,寫出這樣一則寄慨遙深的詩的“動物故事”。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詩藝術表現上值得注意的有三點: 一、欲奪故予,反跌有力。此詩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嘆上,慨蜜蜂一生經營,除“辛苦而外並無所有。然而前兩句卻用幾乎是矜誇的口吻,說無論是平原田野還是崇山峻岭,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領域。這裡作者運用極度的副詞、形容詞——“不論”、“無限”、“盡”等等,和無條件句式,極稱蜜蜂“占盡風光”,似與題旨矛盾。其實這只是正言欲反、欲奪故予的手法,為末二句作勢。俗話說: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對前二句反跌一筆,說蜂採花成蜜,不知究屬誰有,將“盡占”二字一掃而空,表達效果就更強。 二、敘述反詰,唱嘆有情。此詩運用了夾敘夾議的手法,但議論並未明確發出,而運用反詰語氣道之。前二句主敘,後二句主議。後二句中又是三句主敘,四句主議。“採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但由於主敘主議不同,末二句有反覆之意而無重複之感。本來反詰句的意思只是:為誰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卻分成兩問:“為誰辛苦”?“為誰甜”?亦反覆而不重複。言下辛苦歸自己、甜蜜屬別人之意甚顯。而反覆詠嘆,使人覺感慨無窮。詩人憐惜之意可掬。 三、寓意遙深,可以兩解。此詩抓住蜜蜂特點,不做作,不雕繪,不尚詞藻,雖平淺而有思致,使讀者能從這則“動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覺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說此詩實乃嘆世人之勞心於利祿者;有人則認為是借蜜蜂歌頌辛勤的勞動者,而對那些不勞而獲的剝削者以無情諷嘲。兩種解會似相齟齬,其實皆允。因為“寓言”詩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作者為某種說教而設喻,寓意較淺顯而確定;另一種是作者懷著濃厚感情觀物,使物著上人的色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訓,但“寓意”就不那么膚淺和確定。如此詩,大抵作者從蜂的“故事”看到那時苦辛人生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寫下來,不直接說教或具體比附,創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較大靈活性。而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不同意義的辛苦人生,與蜂相似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所謂“終朝聚斂苦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紅樓夢》“好了歌”);一種是“運鋤耕劚侵星起”而“到頭禾黍屬他人”。這就使得讀者可以在兩種意義上作不同的理解了。但是,隨著時代的前進,勞動光榮成為普遍觀念,“蜂”越來越成為一種美德的象徵,人們在讀羅隱這詩的時候,自然更多地傾向於後一種解釋了。
名家點評
宋·永亨《搜采異聞錄》:上人於棋酒間好稱引戲語以助談笑,大抵皆唐人詩。後生多不知所從出,漫識所記憶者於此……“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當”、“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自憐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明年更有新條在,惱亂春風卒未休”、“採得西花成蜜後,不知辛苦為誰甜”,羅隱詩也。 近代·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詩意似有所悟,實乃嘆世人之勞心於利祿者。
羅隱(833—909),唐末文學家。字昭諫,餘杭(今屬浙江)人,一作新登(今浙江桐廬)人。本名橫,以十舉進士不第,乃改名。唐光啟中,入鎮海節度使錢鏐幕,後遷節度判官、給事中等職。其詩頗有諷刺現實之作,多用口語,故少數作品能流傳於民間。有詩集《甲乙集》,清人輯有《羅昭諫集》。
《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是一首詠物詩。詩的前兩句連用兩個新美的喻象,描繪春柳的勃勃生氣,蔥翠裊娜;後兩句更別出心裁地把春風比喻... 詠柳(北宋曾鞏詩作) 《詠柳》是北宋曾鞏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七言絕句,簡稱 七絕,為 絕句 的一種,是出現於 六朝 成熟於 唐 代的一種 近體詩。 四句,每句七個字。 格式. 七言絕句,仄起式,正格: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七言絕句,平起式,正格: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七言絕句,仄起式,偏格: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七言絕句,平起式,偏格: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王翰 《涼州詞》 又如: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2018年4月20日 · 唐詩是我國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它是中華文化一顆耀眼的明珠,對後人研究唐代的政治、風俗民情、文化等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而提及唐詩,就不得不說絕句,絕句又以七言絕句最令人稱讚。
李白的《朝發白帝城》(或題《下江陵》)是公認七言絕句中的壓卷 [1] 之作: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两岸猿聲啼不住,轻舟已過万重山。
「林叟」即〈漢江臨眺〉的「山翁」、〈積雨輞川莊作〉的「野老」也,均只是抽換字面、換句話說爾,卻一字不重。 「無還期」即「留醉與山翁」的「留醉」。
其他人也問了
絕句是律詩嗎?
七言律詩是什麼?
七言絕句是什麼?
唐詩是什麼意思?
七言古絕怎麼寫?
律詩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