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彰化縣埔心鄉舊館霖興宮[舊館霖興宮三山國王,由荷婆崙巾山國王駐守大王角,霖興宮主要祀奉荷婆崙巾山大國王、霖興宮三山國王:巾山國王、明山國王、獨山國王]
臺南三山國王廟 位於 臺灣 臺南市 北區,為 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廟內主祀 三山國王 [註 1],左右殿分別奉祀 天后聖母 與 韓文公。 沿革. [編輯] 創建年代爭議. [編輯] 地方志 的記錄. 清 乾隆 十七年(1752年)間, 魯鼎梅 主修、 王必昌 纂輯之《重修臺灣縣志》紀錄:「三山國王廟在小北門內鎮北坊水仔尾。 廟祀粵潮州巾山、明山、獨山之神(三山在 揭陽縣 界。 原廟在巾山之麓,賜額「明貺」。 潮之諸邑,皆有祠祀。 粵人來臺者,咸奉其香火,故建廟云)。 雍正 七年(1729年),知縣楊允璽、左營遊擊林夢熊率粵東諸商民建 。 」 [1] 是臺南三山國王廟最早的歷史紀錄。 前嶋信次 的乾隆七年說.
5 天前 · 三山國王廟又稱潮汕會館,是由清領時期渡海來臺的潮州移民創建,供奉原鄉的三位山神:巾山、明山、獨山,不僅是信仰中心,也是同鄉聚會場所,廟後更有客房供旅臺同鄉寄宿。
三山國王廟. 三山國王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宗教信仰之一。. 據《明貺廟記》記載,三山國王“肇跡於隋,靈顯於唐,受封於宋”, 迄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揭西河婆三山國王祖廟是海內外6000多座三山國王廟的鼻祖,奉祀的神祇初為三山神,受封后稱為三山國王,是 ...
臺南三山國王廟也是目前臺灣唯一完整地保存潮州建築風格的廟宇,尤其精緻細膩的大木作,以及平直的屋脊與屋面曲線特徵,與閩南建築截然不同。 資產類別: 古蹟-國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臺南市北區西門路三段100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08月19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雍正7年 (西元1729年)神明會成立,乾隆7年 (1742年)建廟。 攝影者: 藍星球資訊. 經 緯 度: 120.20291,23.00136. 指定/登錄機關: 内政部. 公告文號: 74臺內字第338095號. 資產保存者: 國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7條綜合評定之。 其評定基準包括: (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三山國王廟創建於乾隆2年(1737)為潮州客家人士興建的廟宇,供奉廣東揭陽縣巾山、明山及獨山三座山的神明,廟宇的興建說明早年即有客家人士來此開墾。. 原廟位於今中山路與民權街口,座東北朝西南,其後方原是三山國王廟義塚。. 鹿港是泉州人的社群 ...
太和街三山國王廟,位於今雲林縣大埤鄉大德村新街20號。「太和街」是清領時期以來的舊地名,臺灣光復後改稱「新街」。清康熙13年(西元1674年)三藩亂起,適有粵邑人張忠義渡海來臺,並奉揭陽霖田都明貺廟三山國王保身,後奉祀於街中自宅。
臺灣三山國王信仰主要由來自廣東省 潮州府(含雍正年間析出的嘉應直隸州)移民攜入,早期研究普遍認為三山國王為客家人信仰,並一度認為是客家人特有神祇,但近年來田野調查分析,發現臺灣客家人口最多的桃園市,並無三山國王的大廟,而另一 ...
臺南三山國王廟草創於清雍正7年(西元1729年),乾隆7年(西元1742年)由粵東商民捐建,主祀守護廣東潮州的巾山、明山、獨山等三山之神。. 由於三神神蹟屢顯,受宋太宗詔封並賜「明貺」廟額,因此也稱為明貺廟。. 三山國王廟的信仰得以由潮州移植臺灣 ...
三山國王發源於今中國大陸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的巾山、明山、獨山的三山信仰,是潮州的地方性信仰。 相傳源起於隋朝,有神3人從巾山的石穴出現,受命於天,分鎮三山。 另有陳姓鄉民,看見3位神人,招喚他為侍從,不久便跟著羽化。 人們訝異神蹟,便建祠祭祀。 新莊是雍正、乾隆年間,北臺最重要的港口,可以說是當時北臺的政治、社會、經濟中心。 廣福宮的興建資金與其信仰人口,源自新莊地區廣東省潮籍移民雄厚的社會、經濟勢力。 新莊地區的水圳主要有2條,其中1條是泉州人所開鑿的張厝圳,又稱永安陂;另1條便是由潮州人劉姓家族開鑿的劉厝圳,也稱萬安陂,於乾隆28年 (公元1763年)完成。 劉厝圳的開墾使得新莊北部的生產力大增,也使得潮州移民有足夠財力興建廟宇,供奉其福神三山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