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元節和 上元節 、 下元節 合稱 三元節 ,崇祀三官大帝天官、地官和水官,源自於中國上古時代,天子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儀禮·覲禮篇》記「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 起源 [ 編輯] 古代在 孟秋 即農曆七月時, 天子 以新收成的五穀,進獻於 宗廟 ,稱之為「嘗新」、「秋嘗」、「薦新」,以報答神鬼與祖先的蔭庇 [1] [2] 。 在收穫的季節,天子象徵性的以新榖祭祀祖廟,表達對祖先的敬意。 由於祖先崇拜在中國人的信仰中占了相當重要的一環,所以「薦新」的習俗得以存活數千年,甚至在它已從國家祭典中消失以後,民間都還保持著薦新的習俗,並且集中在農曆七月十五舉行。

  2. 2022年8月5日 · 中元節的由來:原來是孝子的生日. 相傳在古代,有一個叫「舜」的人,他的媽媽因病早逝,於是爸爸又娶了一個妻子,並生了一個兒子叫做「象」。 舜非常孝順他的爸爸跟後母,也對弟弟很好,還會外出工作幫忙維持家裡的生計;然而,舜的後母與弟弟卻非常不喜歡他、常常對他百般刁難,父親也會聽信後母的片面之詞就對他動輒打罵。 面對屢次的迫害,舜不僅運用他的聰明才智化解,還不計前嫌的繼續孝順父母、關心弟弟。 這樣難得的孝心和德行感動了上天,上天派了大象替他耕地,小鳥幫他鋤草,而當時的皇帝「堯」也聽說舜既聰慧、又至孝仁善,就把舜帶在身邊一起治理國家。 堯過世之後,就直接讓舜承接了皇帝之位,後來舜還被封為 「地官大帝」 !

  3. 2023年8月21日 · 中元節的由來是什麼?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傳統民間的重要節慶。 在古代,這一天會以剛收成的新穀祭拜祖先,而掌管地府的中元地官在這天壽誕,所以道教將之稱為「中元節」;而 佛教的「盂蘭盆節」也在同一天,又相傳農曆七月是鬼月,在這個月中「好兄弟」們會回來人間受人祭拜,因此僧道俗三流合一,最終融合成為今日大家所稱的「中元普渡」。 (延伸閱讀: 「中元節」也是孝親節? 一篇文揭節日背後的動人由來 )...

  4. 中元節由來. 七月十五日包容的節俗比較復雜,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僧道俗三流合一。 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 三官分別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誕辰,這三個日子也叫三元。 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神仙、凡人、動物們的表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 民間在中元節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動,拯救那些孤魂野鬼,應當與地官的赦罪有關。 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蘭盆節,傳說是目蓮救母的故事,源自佛教傳說:目連 (目連為佛教人物,釋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親墜入餓鬼道中,過著吃不飽的生活。

  5. 2024年7月10日 · 中元節的由來地官赦罪日. 中元節,又稱「七月半」,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源自道教的「地官赦罪日」,與佛教的「盂蘭盆節」在時間上重合,因此常被混淆。 中元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七月節」,當時人們會在初秋舉行祭祀活動,慶賀豐收,並祈求風調雨順。 後來,隨著道教的興起,七月節逐漸演變為道教的「地官赦罪日」。 道教三官大帝中,地官大帝掌管人間的生死簿,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也就是地官大帝的誕辰之日,道教徒會以素饌普度,祈求地官大帝赦免亡靈的罪孽,讓他們得以解脫。 因此,中元節也被稱為「地官誕」。 中元節的祭祀對象: 最初,中元節的祭祀對象主要是個人祖先,後來逐漸擴大到一切亡魂,包含孤魂野鬼、無主亡魂等等。

  6. 中元節,即 七月半 祭祖節,又稱 施孤 、 鬼節 、 齋孤 、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 祭祖 、放 河燈 、祀亡魂、焚 紙錠 等。. 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 七月半 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 ...

  7. 中元節是東亞文化上在農曆 七月十五的傳統節日。本來中元節所在的孟秋月是天子以新收成的五穀,進獻於宗廟的時節。佛教傳入後以此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道教則置為中元節,是地官赦罪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