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時間折扣型,不急著做。很多事之所以被「冷處理」,通常是因為它們沒有急迫性。比如整理書桌、清掃房間、做退休規劃等等,就算明天不開始做,也不會有什麼危害。
    • 效率拖延型,不曉得如何起步。有時我們會拖延,其實只是不知道怎麼開始。尤其當我們遇到一件沒做過的事,往往會感到無助,導致壓力驟增、腦中一團亂。沒人喜歡感到徬徨無助,所以通常會逃避,選擇去忙別的事。
    • 完美主義型,害怕失敗。有些人會拖延,是因為害怕失敗,索性什麼也不做。對他們來說,與其被認為「能力不夠」,寧可被評價成「不是不會做,只是懶得做」。
    • 高壓自虐型,抱佛腳的效果更好?你應該遇過這種人:平常不念書,考前才卯起來抱佛腳,結果考得比按時複習的人還要好。有些人因此認為:反正更早開始,成效也不會比較理想,乾脆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用時間壓力逼出實力。
  1. 2023年2月9日 · 權威醫學期刊《JAMA》研究表明,拖延行為的表現可能與焦慮、不良生活習慣,甚至劇烈的身體疼痛都有關。 做事習慣拖延、壓死線要注意! 研究:當心身體出現「4大問題」 該研究由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索菲亞漢默大學與達拉那大學聯合發起。 研究團隊引進3校共3,525名大學生,平均年齡為24.8歲。 研究於2019-2021年期間進行,團隊透過瑞典版本的「純粹拖延量表」,測量受試者的做事拖延程度,他們須從等級1-5為自己評分,包括5個項目、共計25分。 除了了解日常的拖延症狀況,受試者也被要求報告自身的生理與心理狀況。 隨機訪問9個月後,研究團隊公布回歸模型的測量結果顯示:受試者的拖延症問卷分數增加越多,與以下4大問題越有關: 1. 心理問題:如憂鬱症、焦慮、心理壓力等。 2.

  2. 2021年5月12日 · 長期的慣性拖延可能會讓你在生活中失去成就感及動力,因而導致憂鬱、焦慮的症狀,唯有盡快改善自身拖延習慣,變身效率達人,才能夠減少心理壓力,成為真正的快樂冠軍!

  3. 2024年1月13日 · 權威醫學期刊《JAMA》研究表明,拖延行為的表現可能與焦慮、不良生活習慣,甚至劇烈的身體疼痛都有關。 做事習慣拖延、壓死線要注意!研究:當心身體出現「4大問題」 圖/潮健康 做事習慣拖延、壓死線要注意! 研究:當心身體出現「4大問題」

  4. 2020年12月9日 · 人氣. 明明有很多事得做,卻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是許多「拖延症患者」的痛苦日常。. (圖/取自Pexels). 你身邊是否有一個拖延的朋友,約會 ...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3年12月12日 · 此情況可能就是坊間所謂的「拖延症」,當然在醫學層面來說,「拖延症」並非正式的醫學診斷,只是坊間用來形容愛拖延的行為。 究竟拖延症背後是甚麼原因和心態?

  7. 拖延的原因與負面影響. 根據 科學導向 (ScienceDirect)的研究顯示,有拖延傾向狀況的學生,對於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的評分較低,也就是說對自己辦事能力沒信心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