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蟬及獨角仙等昆蟲嗜食光蠟樹的汁液,常栽培於學校、農場或造林,作為生態教學與復育使用。 細緻堅韌的木材俗稱「白雞油」,可作建材、家具、運動器具及工藝品等加工品。

  2. 光蠟樹 ( 學名 : Fraxinus griffithii ),又名 白雞油 木犀科 梣屬 的植物。 分布在 孟加拉國 、 印度 、 日本 、 台灣 、 菲律賓 、 印度尼西亞 以及 中國大陸 的 四川 、 貴州 、 廣西 、 湖南 、 雲南 、 福建 、 湖北 、 廣東 、 海南 等地,生長於海拔100米至2,0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村旁、乾燥山坡、林緣或河邊,常見 獨角仙 成蟲吸食光臘樹的樹液。 俗名 [ 編輯] 白蠟樹、白雞油、脫皮樹、山苦楝。

  3. 2023年8月15日 · 光臘樹. 俗名:台灣白臘樹白雞油光蠟樹,又名白雞油或稱臺灣白蠟樹,是一種土生土長的「臺灣樹」。. 半落葉性喬木,株高可達18公尺。. 樹皮茶褐色,會成小薄片狀剝落,使樹幹形成美觀的雲形花紋。. 葉對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倒披針形,葉背 ...

  4. 光蠟樹(學名: Fraxinus griffithii C. B. Clarke是木犀科梣屬植物半落葉喬木,高10-20米,胸徑達60厘米;樹皮灰白色,粗糙,呈薄片狀剝落。 羽狀複葉長10-25厘米;葉柄長4-8厘米,基部略擴大。 圓錐花序頂生於當年生枝端,長10-25厘米,伸展,多花。 翅果闊披針狀匙形,長2.5-3厘米,寬4-5毫米,鈍頭,翅下延至堅果中部以下,堅果圓柱形。 花期5-7月,果期7-11月。 分布於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印度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四川和雲南等省區。 生長於海拔100-2000米的乾燥山坡、林緣、村旁、河邊。

  5. kplant.biodiv.tw › 光蠟樹 › 光蠟樹920706

    光蠟樹 為木犀科常綠半落葉喬木,樹皮灰白色,幹上留有雲形剝落痕跡。 因其材色具有油蠟色澤, 材質堅軔優良 ,很類似雞油,但顏色較白,所以又名為「白雞油」(台灣櫸)。

  6. 中文名稱:光臘樹. 學名: Fraxinus formosana Hayata. 科屬別木犀科. 別名白雞油白蠟樹山苦楝脫皮樹. 用途:1.木犀科植物共有500多種,廣泛分布於溫帶、熱帶地區。. 其中,臺灣的木犀科植物占有38種之多。. 2.木犀科為常綠、落葉喬木或灌木,部份為藤本 ...

  7. www.maolin-nsa.gov.tw › 04008955光臘樹

    2022年8月4日 · 光臘樹. 英文名稱: Griffith's Ash,Formosan Ash. 學名: Fraxinus formosana Hayata. 科別: 木犀科 (Oleaceae)梣屬 (Fraxinus) 別名: 台灣光蠟樹、白蠟樹、白雞油、脫皮樹、山苦楝、台灣白蠟樹. 原產地: 原產地在台灣,為台灣特有種。. 分佈: 分布於低海拔季風林。. 北部 ...

  8. sowhc.sow.org.tw › html › observation光臘樹 - sow.org.tw

    光臘樹又名「白雞油」木材顏色較白。 生長快速,約5年便可成樹,為本省重要的闊葉樹造林樹種之一,目前造林面積已達15,000公頃以上。 在台灣,因各個地區的環境差異,大概在5月底到7月底能發現正常生長在野外的獨角仙成蟲,6月份以前或到了8月份以後只 ...

  9. 光蠟樹 ( 學名 : Fraxinus griffithii ),又名 白雞油 木犀科 梣属 的植物。 分布在 孟加拉国 、 印度 、 日本 、 台灣 、 菲律宾 、 印度尼西亚 以及 中国大陆 的 四川 、 贵州 、 广西 、 湖南 、 云南 、 福建 、 湖北 、 广东 、 海南 等地,生长于海拔100米至2,0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村旁、干燥山坡、林缘或河边,常見 獨角仙 成蟲吸食光臘樹的樹液。 俗名. 白蠟樹、白雞油、脫皮樹、山苦楝。 雞油泛稱材質在刨光後具備光澤質地的樹種,如同上過雞油一般,最早用來指稱櫸木 ( 榉树 Zelkova serrata ),後來因為質地相似搭配色澤不同,因而有了白雞油之稱的光蠟樹、紅雞油之稱的 榔榆 ( Ulmus parvifolia )。

  10. A deciduous tree in the genus Fraxinu, native to th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regions of South Asia to East Asia. Bark is grayish white and rough on the texture and old bark exfoliate in patches. Opposite odd pinnate compound leaves with 3-7 pairs of leaflets shaped lobular to long ovate.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