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24年10月6日 · 八二三砲戰 (中國大陸稱 金門炮戰,香港稱 金門八二三砲戰),又稱 第二次臺灣海峽危機 (英語: Second Taiwan Strait Crisis)指1958年到1979年(戰況最烈為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發生於 金門 、 馬祖 及其他 中國大陸 東南沿岸與島嶼的一系列戰役總稱。 中國人民解放軍 與 中華民國國軍 以隔海砲擊為主要 戰術 行動,因此稱為 砲戰。 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首先發起砲戰,國軍隨即開始反擊。 砲戰初期,解放軍攻擊島上軍事目標,後期著重封鎖海運線,以圍困金門。 在砲戰初期,國軍猝不及防,隨著戰事繼續,逐漸恢復戰力;維持金門補給線。 砲戰期間,雙方海軍艦艇和 空軍 也多次戰鬥。
金门炮战 (香港称 金門八二三砲戰,台湾称 八二三砲戰),又稱 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 (英語: Second Taiwan Strait Crisis)指1958年到1979年(戰況最烈為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發生於 金門 、 馬祖 及其他 中國大陸 東南沿岸與島嶼的一系列戰役總稱。 中国人民解放军 與 中華民國國軍 以隔海砲擊為主要 戰術 行動,因此稱為 砲戰。 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首先發起砲戰,國軍隨即開始反擊。 炮戰初期,解放軍攻擊島上軍事目標,後期著重封鎖海運線,以圍困金門。 在砲戰初期,國軍猝不及防,隨著戰事繼續,逐漸恢復戰力;維持金門補給線。 砲戰期間,雙方海軍艦艇和 空軍 也多次戰鬥。 美國第七艦隊 協助補運金門,而解放軍則以艦艇和炮轟封鎖 [3]:178。
2018年8月24日 · 8月23日當天,位於福建沿海的金門島上,聚集許多台灣高官,台灣國防部長嚴德發也親臨該島,替台灣歷史上有名的「八二三炮戰」60週年致詞。 嚴德發在致詞時,感謝當年金門替台海戰爭危機作出貢獻,台灣總統蔡英文也在社交媒體上,替當年陣亡的士兵致上最高敬意。 60年前的這天,金門島遭受軍事戰爭史上最密集地炮轟,單單150平方公里的金門島,受到47萬發共軍炮彈轟擊。...
總計人民解放軍向金門等地砲擊的數量超過四十萬枚,無論數量或是密度,都在人類戰史上可佔一席之地,由於砲戰始於八月二十三日,史稱「八二三砲戰」,又由於這是一九四九年以後台海第二次大規模的軍事對抗,也有稱為「第二次台海危機」者。
2023年8月23日 · 今年是八二三砲戰65周年,這場戰役雖然不是發生在台灣本島,卻對以台灣為主體的中華民國產生了關鍵的影響。 中共聲稱海峽兩岸因為這場砲戰而確立了「一個中國」的原則,反對美國逼迫蔣介石從金馬撤軍,製造兩岸實質分裂的「野心」。 筆者倒是認為,無論是台灣還是中國大陸在經過這場砲戰後,都失去了片面以武力改變現狀的能力,兩岸永久分治的現狀就此底定。 而與1949年的古寧頭戰役、1954年的九三砲戰比較起來,八二三砲戰的最大意義在於大量本省籍充員兵的參與。 再加上當時還有不少1949年從大陸撤退來台的老士官在金門服役,因此這是一場從真正意義上將外省人與本省人團結在一起的戰役。 對於是否該保衛金門與馬祖,美國內部雖然存在著激烈的爭議,但最後還是做出了全力支持中華民國政府的決定。
2019年8月23日 · 八二三砲戰是一九四九年古寧頭戰役之後最激烈的一次臺海戰役;由於國際政治因素的影響,在古今中外戰史上亦是極為特殊的一場戰役。 一、中共與蘇聯共同商定,牽制美國在遠東的軍力。 二、中共與蘇聯藉發動金門砲戰以測試中美協防條約,探測美國協防我金馬外島的決心以及方式。 就這點而言,美國展現了協防外島的決心,但方式上仍以「不直接介入火戰」為最高原則,因此美軍艦隊的運補護航只在中共領海以外進行,灘頭運補仍賴國軍自力冒砲火搶灘。 三、毛澤東從砲戰初始即無攻占金門的企圖,但在最後採取停火、恢復砲擊以及單打雙停的策略;對此中共國防部長彭德懷曾在告中共官兵書中表示會令人不解。 其實毛澤東此舉意在藉金馬外島拉住臺灣,使臺灣不得脫離大陸,以防臺獨思想滋長,這點政治戰略是高明的。 角逐校園永續獎的最高榮譽!
金門炮戰,目的解放台灣,統一中國,國民黨殘餘部隊逃到台灣,對抗統一,又稱第二次 台灣海峽危機 、 台灣 稱為 八二三炮戰,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發生於 金門 及其周邊的一場戰役。 國共雙方以隔海 炮擊 為主要戰術行動,因此被稱為 炮戰。 1958年及其前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對據守福建省金門島的國民黨軍進行的懲罰性大規模炮擊封鎖行動。 炮戰由 中國人民解放軍 首先發起, 國民黨 軍隊隨後開始反擊。 炮戰初期,解放軍打擊島上軍事目標,後期重點封鎖海運線,以圍困金門。 在炮戰初期,國民黨軍隊猝不及防,損失慘重,隨著戰事繼續,逐漸恢復戰力。 並得到美國海軍護航,維持金門補給線,甚至利用M55式 203毫米榴彈炮 反擊及癱瘓廈門車站內的補運單位。
2021年8月23日 · 作為和中共接壤的前線,金門在短短的十年內,至少迎接過三波戰事:古寧頭登陸戰、九三砲擊,和長達20年的八二三砲戰。 作為「擋死之島」替本島承受了熱戰,八二三僅前44天便落彈47萬發,除了永久改變了金門的地景,也鎖進金門人揮之不去的戰爭 ...
2019年8月30日 · 八二三砲戰(金門砲戰)距今已逾60年,該砲戰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民國47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中共國防部長彭德懷宣佈自10月6日起停火一週,10月13日又宣佈再延長停火一週。第二階段為10月20日至48年1月7日。總計共80天。
1958年8月23日, 共軍 毫無預警的展開瘋狂突擊,強烈砲火導致 金門縣 僅140 平方公里 的小島立即陷入一片火海,金門軍民傷亡慘重。 在此危急情形下,國軍金門砲兵在 指揮官 齊良臣上校的指揮下,立刻下令全體官兵展開反擊,並連連摧毀敵軍重大軍事目標,同時更秘密運補八英吋巨型火砲支援戰爭前線,進行「轟雷計劃」,以扭轉戰事困窘局面,壓制敵方砲火,以打開困局。 最後,在全體國軍官兵齊心協力的日夜趕工下,終於順利將巨砲架設起來,轟雷一聲巨響後,天搖地憾,中共因此自動宣佈攻打停止,而其三十萬大軍強行登陸的夢想,亦逐告破滅。 陸軍上校,砲兵指揮官。 中華民國海軍總司令部副總司令兼海軍六二特遣指揮官(由中華民國前海軍一級上將參謀總長黎玉璽將軍現實中的兒子參演)。 海龍蛙兵(成功隊) 中尉,蛙人分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