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1日 · 教育的目的,是要助人尋找並開發自己的使命,學校應該要滋養人性,而不僅是培養人力。 學校所有的課程與教學方法,要滿足孩子不同階段的潛能發展需求,而非學科要求。

  2. 2003年11月15日 · 抽象的品格,到底該怎麼教?美國教育機構提出成為良好公民的六大品格支柱,並發展出一套可供老師與家長實用的教材。

  3. 2020年8月30日 · 多年來,持續鑽研世界各地的教育理念,各個國家的方法雖然大不同,但卻都有著共通點,那就是「以孩子為本」、「從遊戲出發」,不僅尊重孩子的選擇,也給予孩子空間發揮;而這些,都是培養孩子成熟獨立自主個性的法則。.

  4. 2013年3月2日 · 由教育部所設立的網站,是一個彙整六大類學習內平台。. 不同一般以國文、數學、英文等學科的分類方式,這個網站將學習內容分成了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生命教育、人文藝術、科學教育、健康醫學六大類,每個類別分別連結至個別的專門網站。. 六大類的 ...

    • 真正的課程,注重學習的可遷移性。南投縣爽文國中教師、「夢的N次方」總召集人王政忠談到,這次不論專案送件的質量或評審評選的標準,更重視課程的建構與發展,強調學習的可遷移性及影響力。
    • 多元的發展,從本土出發去連結世界。「老師要把觀點傳遞出去,跟學生產生激盪,需要設計課程,」王政忠坦言,兩、三年前提到STEAM或跨領域,就會引來「哇!」
    • 教師社群發展,發揮「共好」影響力。「近十年來,台灣的社群發展是一件最了不起的事,這在亞洲其他華人教師圈是看不到的,」王政忠說。他舉例說明:愛思客團隊是跨域素養課程的重要推手;台中市長億高中教師林宣安的「SEP賽E趴」教師專業社群,則是透過社群擴散同溫層的影響力,在同溫層中把不同的學程拉進來,變成異質性的碰撞。
    • 體制外的教育創新,有助於快速改變。簡菲莉坦言,老師在教學現場要忙碌的事情太多,容易變得比較封閉;藉由教育創新的評選活動,可以讓老師和家長看到體制外的教育力量,並有機會取得適合的協助資源。
  5. 小、國中及高級中等教育等三個教育階段,在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與 社會參與等三面向循序漸進,進而成為能具備在各面向均衡發展的 現代國民參見(表1)。表1 總綱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總綱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總 綱 核 心 素 養 面 向 總綱

  6. 台灣六年國民義務教育 始於 1943年,在 1941年,為配合 皇民化運動, 日本政府 取消 小學校 、 公學校 及 蕃人公學校 的差異,並通稱 國民學校。 建成小學校 (現為 台北市立建成國民中學) 就學率. [編輯] 日治時期.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臺灣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分類: . 台灣日治時期教育. 臺灣國民教育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