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1日 · 📍 舉例小新領月薪30,000元預計10月底離職但在當月又請了10天事假則10月份可領到薪水為20,000元。 【計算方法:30,000元/30日=1,000元(月薪制1日工資),30,000元-(10日X1,000元)=20,000元】

    • 回覆讀者

      一、離職由勞工單方面提出就生效,不須雇主核准 關於勞工向 ...

  3. 2021年1月30日 ·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 朱先生按規定自行辦理離職由於他的離職日在月中當時公司告知他必須要等到下個月才能領薪資不過朱先生領到薪水時卻發現自己的薪水有短少的情況該怎麼辦呢對此勞動部表示勞工發現薪資有短少情況要立刻向勞工局申訴若查明雇主確實少給將開罰2-100萬罰鍰。...

  4. 2023年7月12日 · 勞工在自行提出離職後若雙方有約定好給薪日期那雇主可以在原本就約定好的日期給薪若是超過約定好的日期那就會變成積欠薪資。 那該怎麼辦呢? 員工離職(包括不告而別),老闆還是得付薪水(債務),人家又沒說不領(債權沒消滅)。 方法1 抬頭支票(禁止背書轉讓)+雙掛給當事人。 方法2 清償提存. 所謂清償提存.

    • 若欲採到離職區分大小月、依當月實際日數計算,是否可行?工資 之計算方式,可由勞資雙方於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中約定;因此勞資雙方若已事先約定於到離職當月(不足月在職)按實際日數(區分大小月)計算「一日工資」,自屬可行。
    • 到離職當月,若欲依實際出勤工作日數計薪,是否可行?按實際出勤工作日數計薪(例假、休息日不給薪),即屬日薪制或時薪制。既已非屬雙方原勞動契約所約定之月薪制,則涉及勞動條件變更,應經勞工個別同意。
    • 若按每月30日計算,則大月應計31日工資?請一日事假,仍計給30日工資?「月薪制」即表示不區分大小月,每月給付相同數額之薪資,不因大月31日而增加給付數額。
    • 月底逢假日(如:110/7/31為週六休息日)而於前一日離職者,應如何認定在職天數?契約終止的權利為形成權,只要終止契約的意思表示傳達使另一方了解,即可生效。
    • 用「底薪、本薪」來計算離職薪水。許多公司會將月薪總額拆解成許多項目,例如:本薪、全勤獎金、交通補助、職務津貼、三節獎金等,而在人資領域中,這些項目又可區分為「固定薪資」與「變動薪資」,若雇主因為員工離職當月只做幾天,而只用底薪、本薪做計算離職薪水,恐怕會有少算薪資的可能。
    • 用「當月天數」換算1日薪水。這是雇主最常搞錯的地方,當員工離職當月只上了幾天班,雇主會用月薪除以「當月天數」再乘以在職天數計算出一天的薪資。但是,一年當中會碰到大月(31天)、小月(30天),甚至2月份還會遇到28、29天,是否還是要依照大小月實際天數來計算呢?
    • 員工離職不足月,只算工作天數的薪資就好了。有些公司單方面認為員工即將離職,只要算給員工實際有上班天數的薪資,不需要給員工休假日薪資;小編也常聽聞求職者抱怨新工作做了幾天不適合想換,但老闆最後只給付日薪,等於只計算了「上班日」的薪水,和當初談好給「月薪」不同。
    • 員工預告離職日在休假日,可以將最後的休假日薪資扣除。月薪制勞工在休息日、例假日不需工作可照領薪資,因此員工如果預告離職日當天為休假日、國定假日,雇主也是要照常計算薪水,不能因此將假日薪資扣除,因未給休假日工資就等同於未給付全額薪資。
  5. 2023年2月3日 · 即便是計算離職薪水公司負責算薪水的人員也應特別留意並熟知法令規定無論是以員工到職不滿一個月為理由扣薪或是不小心計算錯誤導致薪水多扣少給即使算出來的金額少了1元2元恐怕還是會違反薪水未全額給付的規定( 《勞基法》第22條 ),當員工發現自己薪水短少向勞工局申訴依法雇主可被罰2萬元100萬元。 另外,很多勞工會好奇離職薪水什麼時候發? 人資下個月再發可以嗎? 雖然 《勞基法施行細則》第9條 有規定離職時薪水應立即結清付給員工,但實際上多半企業都會在離職月薪水發薪日發給員工,因此,雇主應依 《勞基法施行細則》第7條 規定,在到職日就和員工約好發薪日、計算方式及給付時間,員工離職時也應該在約定時間內結清離職薪水。 錯誤2:錯把月薪制算成日薪制,或只算上班天數的薪水.

  6. 2024年5月9日 · 離職預告期的規定可參照勞基法第 1516 法律 FOLLOW ME 將為大家詳細說明預告離職應遵循的法則。 根據勞基法第 15 條:「特定性定期契約期限於 3 年者,於屆滿 3 年後,勞工的終止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