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卑南文化 台灣東部 新石器時代 中期至晚期的史前文化,存續時間約在3500前至2300年前 [1] ,並以 臺東縣 臺東市 國定卑南考古遺址 為命名及代表性遺址。 分布範圍 [ 編輯] 主要以臺東縣境之緩坡及 臺地 為分布區域,往北可延伸至 花蓮縣 馬太鞍溪 以南之 縱谷 、 秀姑巒溪 以南之海岸區域 [2] 。 遺址包含臺東縣卑南遺址、老番社遺址 [3] 、紅葉遺址 [4] 、 鯉魚山遺址 、上里遺址 [5] [6] 、花蓮縣 公埔遺址 [7] 、富世遺址 [8] (其下層文化為卑南文化與 麒麟文化 的混合文化相)等。 文化內涵 [ 編輯] 卑南文化的遺址範圍較臺灣多數史前文化遺址為大,像卑南遺址廣義的範圍約可達100公頃(100萬平方公尺) [9] [10] 。

  2. 在代表性遺址,卑南遺址所發現的文化內涵,生業型態以農業為主,斧鋤形器雖不多,但有大量的石刀,石鐮和去殼用的石杵,推測是種植小米和旱稻;此外狩獵工具的矛、鏃也很多,但漁具就相當缺乏。

  3. 卑南文化. 主要分佈於海岸山脈和花東縱谷南段的河階、海階或山區的緩坡地。. 重要遺址有卑南、掃叭、富山、漁場、漁場南、東河Ⅰ、東河Ⅲ等。. 出土大量鐮刀、石刀等農具,而且器型也有大型化的趨勢,可見農耕更形發展,也更重要了。. 至於海岸地區的 ...

  4. 卑南遺址 ,位於 台灣 台東縣 卑南山 東南端的山麓,是屬於台灣東部的 新石器時代 卑南文化 的一個代表性 遺址 。 根據 考古學家 的推斷,該遺址存在的年代大約是在距今5300至2300年前,其中又以距今3500至2300年前最為興盛。 卑南遺址的廣義面積可達100萬 平方公尺 (約100公頃),是目前台灣所發現最大的史前 聚落 。 此外,卑南遺址也出土了許多 石板棺 以及棺內精美的 陪葬品 ,是環太平洋地區規模最大的 石板棺 墓葬 群遺址。 目前,卑南遺址不但是 中華民國 行政院 文化建設委員會 所指定的 國定遺址 ,同時在該處也設有 卑南文化公園 ,是台灣第一個 考古 遺址公園,園區面積約30公頃 (30萬平方公尺)。 [1] 遺址挖掘簡史 [ 編輯]

  5. 卑南族(卑南語: Pinuyumayan ),音譯比努悠瑪漾、埔努悠瑪雅恩(卑南語: Pinuyumayan、Punuyumayan,後者為南王部落專用 ),台灣漢人昔稱八社番(闽南语: Peh-siā-hoan ),為台灣東部的原住民族群之一,族群分布在中央山脈以東,卑南溪以南的

  6. 卑南遺址是中國台灣地區的史前時代遺址,距台東市西北方約6 公里,從台東新站後方延伸到卑南山的山麓,總面積至少有20萬平方公尺,是一個面積非常廣大的遺址,年代約跨...

  7. 卑南族位於中央山脈以東,卑南溪以南的海岸地區,台東縱谷南方的平原上。. 依其起源傳說,分為兩個系統:一是石生起源說的知本系統,發源地為 Ruvoahan,包括知本、建和、利嘉、初鹿、泰安。. 一是竹生起源說的南王系統,發源地是Panapanayan,包括南王 ...

  8. 卑南遺址位在臺東市的西北方、卑南山東南側山麓、卑南大溪右岸河階上,該河階向東隔卑南大溪與海岸山脈相望,向南與臺東平原接壤。 北緯22°47’40”、東經121°06’48”的位置被認為可能是卑南遺址的中心位置(宋文薰、連照美2004:15-22)。

  9. 卑南文化人的生命之匣──石板棺的印記. 文‧圖/楊淑玲. 圖1.右下角的石板棺可能為家族使用的墓葬。. 在卑南文化公園展示廳內,遊客入場第一眼見到石板棺群時,總會好奇地問:「這是真的嗎?」服務員總不厭其煩解釋這些石板易地原樣重建的由來。. 而這 ...

  10. 卑南遺址為臺灣規模最大,具有最完整史前聚落型態與資料之遺址,也是環太平洋及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 公園內的草坪寬闊,亦設有展示廳及表演廣場,另外也有天然植物林、考古現場參觀等路線可以安排遊覽。 踏上瞭望台,卑南大溪、利吉惡地、臺東市區景觀盡收眼底,再漫步於開闊草坪上,與千年前的過去重逢,見證其背後的歷史與古老的故事,是兼具知性與感性之旅的好去處。 景點資訊. 電話 089-233466. 傳真 089-233467. 地址 臺東縣臺東市文化公園路200號. 開放時間 星期日:09:00 – 17:00. 星期一:休息. 星期二:09:00 – 17:00. 星期三:09:00 – 17:00. 星期四:09:00 – 17:00. 星期五:09:00 – 17:00.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