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柳永,(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 概览
    • 作品原文
    • 注释译文
    • 创作背景
    • 作品鉴赏
    • 作者简介

    北宋柳永词作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是北宋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登临所见,败红衰翠,残阳渐落,寒砧断续,一片萧瑟的暮秋景象。下片则重点写“新愁旧恨”的缘由,抒发离情别绪。全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以真挚、浓厚的情意和流利的词笔,描写了游宦异乡的客子暮秋时节登高怀人的情事,抒发了异乡客子对伊人的深切怀念和望而不见、传书无凭的凄苦情怀。情思婉转往复,感情抒发层层逼进,步步加深,耐人寻味。

    卜算子慢⑴

    江枫渐老⑵,汀蕙半凋⑶,满目败红衰翠⑷。楚客登临⑸,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⑹。对晚景、伤怀念远⑺,新愁旧恨相继。

    词句注释

    ⑴卜算子慢:词牌名,又名“卜算子”,柳永《乐章集》注“歇指调”。双调八十九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八句五仄韵。 ⑵江枫渐老:江岸上的枫叶渐渐发红。江枫,江边枫树。渐老,指枫叶渐红。 ⑶汀(tīng)蕙(huì)半凋:沙汀上的蕙草也多半都凋谢了。汀,水中或水边的平地。蕙,香草名。凋,衰落。 ⑷败红:指渐老的枫叶。衰翠:指半凋的汀蕙。 ⑸楚客:客居楚地的人。战国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因此宋玉被称为千古悲秋之祖。此处是以宋玉自比。登临:登山临水。 ⑹引:传来。疏砧(zhēn):稀疏的捣衣声。古人每临秋季捣布缝制棉衣以御冬,尤以思妇最重捣衣,故捣衣常与离愁别恨相联。砧,捣衣石。 ⑺伤怀念远:既自己伤怀,又思念远方的妻子。 ⑻脉脉(mò mò):本作“眽眽”(mò mò),凝视貌。后多用于表示含情欲吐之意。 ⑼“念两处”两句:谓天各一方,虽思念之情相同,却隔着万水干山。风情,男女相爱之情。 ⑽望断:目光被阻断。翠峰十二:即巫山十二峰。《天中记》:“巫山十二峰,曰: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此处暗示男女恋情,典出宋玉《高唐赋》序中所述楚怀王和巫山神女交合的故事。 ⑾尽无言:尽管无言。谁会:谁能理解。 ⑿离肠:别离的心怀情绪,犹离情。 ⒀奈:怎奈。归云谁寄:以归云托归心,犹言归心谁寄。归云,归去之云,指怀归之心。

    白话译文

    江岸的枫叶渐渐衰老,水洲的蕙草半已枯凋,满眼衰败的红花绿叶。楚乡作客,登高望远,正逢这样的暮秋天气。传来了稀疏的捣衣声,断断续续回响在残阳里。面对这傍晚景象,我悲伤怀抱,思念远人,新愁和旧恨,接连涌起。 脉脉含情的人相隔千里,惦念着分处两地的风情,重重烟雾,濛濛水汽。雨住了,天高气爽,我的眺望,停留在青翠的巫山十二峰里。我一任默默无言,谁理会我登高的心意?纵然我写得出万千种离情别绪,奈何谁能把这一片归云远寄?

    该词具体作年不详,当是词人宦游吴越之间时所作。柳永过了半生羁旅漂泊生活,常年的漂泊流离使他对“羁旅行役”这一题材情有独钟,并为此创作了许多相同题材的作品。该词是词人登高望远,衰败的秋景触发羁旅之感和离别之情而作。

    文学赏析

    这首词是伤高怀远之作。上片写景为主,而景中有情;下片写情为主,而情中有景。 词的上片写江南暮秋之景,引出怀人之情。开头两句是登临所见。“江枫渐老,汀蕙半凋”,表现草木的衰残之状,虽然衰残,但是色彩依然鲜丽。江边枫叶已老,虽未着红,但难掩其红;汀洲兰蕙凋残将半,虽未言绿,但其绿已经不够精神。所以“满目败红衰翠”顺理而出。“败红”就是“渐老”的“江枫”,“衰翠”就是“半凋”的“汀蕙”,用一个“满目”,则是举枫树、蕙草以概其余,说明已经到了深秋。接下来的“楚客”两句,引用宋玉《九辩》之意,用以点出登临,并暗示悲秋之意。以上是登高所见。 “引疏砧”句,续写所闻。秋色凋零,已足发生悲感,何况在这“满目败红衰翠”之中,又传来断断续续、稀稀朗朗的砧杵之声,在残阳中回荡。古代妇女每逢秋季就用砧杵捣练,制寒衣以寄在外的征人。所以在他乡作客的人,每闻砧声,就生旅愁。这里也是暗寓长期漂泊,“伤怀念远”之意。“暮秋”是一年将尽,“残阳”则是一日将尽,都是“晚景”。对景难排,所以下文正面揭示“伤怀念远”的主旨。“新愁”句是对主旨的补充,可见这种“伤”和“念”并非偶然触发,而是本来心头有“恨”,才见景生“愁”。“旧恨”难忘,“新愁”又起,所以叫做“相继”。 过片承接上片末尾,直写愁恨之由。“脉脉”,本作“眽眽”,相视之貌。相视是妻子望着词人,词人也望着妻子。但是二人远隔千里,只能相互思念而无法相见,所以才有后面两句。“两处风情”,从“脉脉”来;“万重烟水”,从“千里”来。细针密线,丝丝入扣。“雨歇天高”,不但是写登临时天气的实况,而且补出红翠衰败乃是风雨所致。“望断翠峰十二”既是写实,又是寓意。就写实方面说,是讲雨过天开,视界辽阔,极目所见,唯有山岭重叠,连绵不断,坐实了“人千里”。就寓意方面说,巫山有十二峰,词人用了宋玉《高唐赋》中“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的典故。由于天气转晴,云收雨散,巫山神女也看不见了,“望断翠峰十二”不过是徒然。这里不但暗抒了相思之情,而且暗示了所思之人是神女、仙子一般的人物。 “尽无言”两句深进一层。“凭高”之意无人理解,唯有默默无言。“凭高”是总结上文情景而言,“无言”“谁会”是就“脉脉人千里”而言。凭高念远,已是堪伤,何况又无人可诉此情,无人能会此意。结尾两句再深进两层。第一层,既然此时此地无人可诉、无人能会此意,那么这“离肠万种”,就只能写到词中去了。第二层,可是即使写了,怎么寄去、托谁寄去还是问题。一种无可奈何之情,在柔情百转中倾吐而出,增强了感染力。 这首词用衬托渲染的手法烘托意境和离思氛围,婉转往复地表达相思之意,通过“念”“望”“会”“写”“寄”一系列的内心活动,将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波澜迭起,于层层深入中生发出无穷意绪,耐人赏会。

    名家点评

    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眉批》:后阕一气转注,联翩而下,清真最得此妙。 清代陈廷焯《词则·别调集》卷一:(“雨歇天高”以下)曲折深婉。 清代蔡嵩云《柯亭词论》:柳词胜处,在气骨,不在字面。其写景处,远胜其抒情处。而章法大开大阖,为后起清真、梦窗诸家所取法,信为创调名家。如《卜算子慢·江枫渐老》,写羁旅行役中秋景,均穷极工巧。

    柳永(987?—约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人。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生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以描写歌妓生活、城市风光以及失意文人羁旅行役的生活等题材为主,语多俚俗,尤善铺叙形容,曲尽其妙。对北宋慢词的兴盛和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词作流传较广,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之说。有《乐章集》传世。词存二百一十三首。

  2.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翻譯 江边的枫树渐渐衰老,水中小洲上的香草有一半已经凋零,满眼都是衰败的红花绿叶。 楚国的游子登上高处,此时正是暮秋时节。

  3. 卜算子作者柳永 北宋. 姊妹計劃: 數據項. 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 楚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 引疏砧、斷續殘陽裏。. 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 脈脈人千里。. 念兩處風情,萬重煙水。. 雨歇天高,望斷翠峰十二。.

  4. 卜算子. 作者: 柳永 北宋. 姊妹计划: 数据项. 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 楚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 引疏砧、斷續殘陽裏。. 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 脈脈人千里。.

  5.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 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6. 柳永,(984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