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4年6月5日 · 卡達國 (阿拉伯語: دولة قطر ‎, 羅馬化:dawlat Qatar),正體中文語系通稱 卡達,簡體中文語系通稱 卡達[註 1] (阿拉伯語: قطر ‎, 羅馬化:Qatar),是位於 西亞 的 阿拉伯國家,也是地處 阿拉伯半島 邊上的 半島 國家,三面被 波斯灣 所圍繞,僅其 ...

    • 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Museum of Islamic Art。★ 開放時間:星期六-星期四 9am-7pm|星期五 1:30pm-7pm。★ 門票:成人 QAR100|16歲以下免費。
    • 瓦其夫傳統市場 Souq Waqif。想要感受一下古老的阿拉伯風情,一定不能錯過這個位於多哈市區的知名景點「瓦其夫傳統市場」(又譯瓦其夫集市)~在無數傳統建築的小巷裡穿梭,各種各樣充滿異國風味的小商店隱身於此~瓦其夫傳統市場的原始建築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紀,設計風格是傳統的卡達建築風,並於2006年進行了翻新。
    • 卡達國家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Qatar。★ 開放時間:星期六-星期四 9am-7pm|星期五 1:30pm-7pm。★ 門票:成人 QAR100|16歲以下免費。
    • 海濱大道 Corniche。長達七公里長的海濱大道,沿著海岸線可以看到遠方多哈高樓林立的美麗城市天際線,海岸處三三兩兩停著幾艘傳統木製船,放眼望去傳統與現代的衝突之美盡收眼底。
  2. 其他人也問了

  3. 卡達國 (阿拉伯语: دولة قطر ‎, 羅馬化:dawlat Qatar),正體中文語系通稱 卡達,簡體中文語系通稱 卡塔爾[註 1] (阿拉伯语: قطر ‎, 羅馬化:Qatar),是位於 西亞 的 阿拉伯国家,也是地处 阿拉伯半岛 边上的 半岛 国家,三面被 波斯湾 所 ...

  4. www.wikiwand.com › zh-tw › articles卡塔尔 - Wikiwand

    中文「卡達」是譯自 Qatar Qatar 可能來自於 Qatara。 現在一般相信 Qatara 是指卡達一個廢棄的城鎮「祖巴拉」(الزبارة ‎),其在以前曾是個經濟 貿易 繁榮的港口。 歷史. 在卡達半島上,當地居民已經維持了數千年的生產活動,但在前期的大部分時間,也僅僅是一些游牧部落的短期居住。 其中, 哈里發 和 薩烏德 部落曾席捲過整個 阿拉伯半島 (後來他們分別成為 巴林 和 沙烏地阿拉伯 的國王),並沿海岸線定居,進行捕魚和珍珠養殖。 這些部落為了爭奪有利的 牡蠣 飼養場經常相互爭鬥,使整個領地分分合合,一直沒有建立統一的 主權。 [26] 卡達在7世紀是 阿拉伯帝國 的一部分。

    • 概觀
    • 基本介紹
    • 歷史沿革
    • 自然環境
    • 自然資源
    • 行政區劃
    • 國家象徵
    • 人口民族
    • 政治
    • 經濟

    卡達國(阿拉伯語:قطر‎;,英語:State of Qatar),通稱卡達。是亞洲西南部的一個阿拉伯國家,地處阿拉伯半島東部,該國絕大部分領土均受波斯灣所圍繞,僅其南部疆域與沙烏地阿拉伯接壤。

    石油、天然氣產業是卡經濟支柱。近年來,政府大力投資開發天然氣,將其作為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卡是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氣生產和出口國。卡達是一個絕對君主制的酋長國,自19世紀中葉開始便由“阿勒薩尼家族”領導,日後在英國的保護下發現石油和天然氣,取代了原有的採珠業而成為國家最重要的收入來源。由於其豐富的石油資源,使其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雖然卡達的人類發展指數非常高,國民極其富裕,但因其工業和製造業不發達,所以仍然不能被認定為已開發國家。

    1995年6月26日,哈利法·本·哈馬德·阿勒薩尼的兒子哈馬德·本·哈利法·阿勒薩尼趁他在瑞士日內瓦度假時發動不流血的宮廷政變,廢黜他的政權而繼位,並在位至2013年,6月25日哈馬德則在電視演講中宣布退位,把王位與政治權力傳給王儲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2001年,卡達同時與巴林及沙烏地阿拉伯解決了長久以來的邊界爭議。

    卡達曾經舉辦2006年多哈亞運會、2011年亞洲杯足球賽,並獲得了2022年第22屆世界盃足球賽的舉辦權。

    •中文名稱:卡達國

    •英文名稱:The State of Qatar

    •簡稱:卡達

    •所屬洲:亞洲

    •首都:多哈

    •國慶日:1878年12月18日

    在卡達半島上,當地居民已經維持了數千年的生產活動,但在前期的大部分時間,也僅僅是一些遊牧部落的短期居住。其中,哈里發和薩烏德部落曾席捲過整個阿拉伯半島(後來他們分別成為巴林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國王),並沿海岸線定居,進行捕魚和珍珠養殖。這些部落為了爭奪有利的牡蠣飼養場經常相互爭鬥,使整個領地分分合合,一直沒有建立統一的主權。

    卡達在7世紀是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

    1517年葡萄牙入侵,1555年被併入奧斯曼帝國版圖,遭土耳其統治200多年。

    1846年薩尼·本·穆罕默德建立了卡達酋長國。

    1867年,哈里發成地將海軍登入沃克拉並取締造反者。

    1882年英國入侵,並於1916年強迫卡達酋長接受奴役性條約,卡達變為英國的保護國。

    區域位置

    卡達是亞洲西部的一個阿拉伯國家,位於波斯灣西南岸的卡達半島上,與阿聯和沙烏地阿拉伯接壤。海岸線長550公里。

    地形地貌

    卡達地勢平坦,大部分地區為覆蓋沙土的荒漠,靠近西海岸地勢略高,由茲克瑞特向南存在大範圍裸露石灰岩,卡達的陸上石油也主要儲藏在這個區域。

    氣候特徵

    卡達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乾燥,沿岸潮濕。四季不很明顯,4-10月為夏季,是一年中最長的季節。7-9月氣溫最高,可達45℃,冬季涼爽乾燥,最低氣溫7℃。年平均降水量僅75.2毫米。

    卡達資源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氣。截止2019年1月,已探明石油儲量為25億噸,居世界第十三位,天然氣儲量24.7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

    地下水源貧乏。這裡的汽油比水便宜,2011年每升大約8毛錢卡幣(1卡幣相當於1.74元人民幣)。地下水源匱乏,淡水使用海水淡化水,淡化水資源豐富,飲用水一般使用桶裝純淨水或瓶裝礦泉水。

    區劃 首都

    多哈(Doha),也叫貝達,是卡達首都,全國第一大城市和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波斯灣著名港口之一。位於卡達半島東海岸的中部,夏季氣候炎熱潮濕,冬季氣候涼爽。人口154萬(2011年),約占全國總人口的60%。全國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也是全國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原為一漁港與採珠船集中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本國石油業的發展而繁榮。建有深水港、海水淡化廠、塑膠製品廠、鋼鐵廠、電站與國際機場。在郊區建有7座大型體育場。多哈於2006年12月1日舉辦第15屆亞運會。

    國旗

    卡達國旗呈長方形,長寬之比為28:11。左側為白色,右側為醬紫色,兩色連線處為鋸齒狀。是一面由白栗兩色組成的旗幟,兩色之間成鋸齒狀 (共九個白齒)。1971年7月9日啟用。白色代表和平,栗色代表歷史上戰爭。九個鋸齒代表在1916年與英國簽署的保護協約(卡達是該區簽署該種協約的第九個國家)。

    國徽

    卡達國徽啟用於1976年。獨立後制定的國徽中心是一個黃色圓徽。上面的兩把阿拉伯彎刀,如一面銅牆鐵壁,可以抵擋一切外來入侵, 捍衛祖國的獨立和自由。在彎刀庇護下,一艘阿拉伯白色帆船正乘風破浪,前進在波斯灣遼闊的藍色水面上,它象徵卡達不斷發展的海上貿易和漁業生產。帆船旁邊的褐色土地上種植著兩棵阿拉伯椰子樹,代表卡達豐富的自然資源。圓徽下面,圍繞著繪有國旗圖案的圓形飾帶,上面和下面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寫著“卡達國”幾個大字。

    卡達有常住人口264萬,其中卡達公民約占15%。外籍人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和東南亞國家。

    體制

    卡達系君主立憲制的酋長國。埃米爾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最高司令,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由阿勒薩尼家族世襲。卡禁止任何政黨活動。

    憲法

    1970年頒布第一部憲法並規定:卡達為獨立的主權國家;伊斯蘭教為國教;埃米爾在內閣和協商會議的協助下行使權力。憲法承認法官的獨立性。1972年對臨時憲法進行修憲。2003年4月,卡全民公投通過“永久憲法”,2005年6月7日正式生效。

    協商會議

    1972年成立,系諮詢機構,職能是協助埃米爾行使統治權力,有權審議立法和向內閣提出政策建議。由45名成員組成,其中15名由埃米爾任命,30名由選舉產生,任期4年。會議下設秘書處和立法、財經、公共服務、內政外交4個委員會。現任主席艾哈邁德·本·阿卜杜拉·本·扎耶得·阿勒馬哈茂德(Ahmed Bin Abdullah Bin Zayed Al-Mahmoud)於2017年11月任職。

    概況

    石油、天然氣是卡經濟支柱。政府大力投資開發天然氣,將其作為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卡是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氣生產和出口國。此外,卡還將發展非石油、天然氣工業作為實現國民收入多元化和擺脫對石油依賴的主要途徑,注重吸引外資和技術;鼓勵發展農業,免費向農民提供種子、化肥和農業機械,號召植樹造林,擴大耕地面積。 卡於1994年成為關貿總協定第121個成員國,1995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2011-2012全球競爭力報告》,卡達全球競爭力居阿拉伯國家及中東國家首位。2012年美國《福布斯》雜誌公布的全球最富國家和地區排行榜中,卡達位列第一。 2017年主要經濟數據

    工業

    卡達工業主要為石油和天然氣部門、相關工業及能源密集型工業,其中包括煉油廠、石化工廠、化肥廠、鋼鐵廠和水泥廠,同時還建立了一些造紙廠、洗滌劑廠、顏料廠、食品廠和塑膠廠等。卡達是中東重要的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國。截止2019年1月,卡達液化天然氣年產能已達7900萬噸。 政府大力投資開發天然氣,將其作為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制定了開發天然氣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石油的主要銷售航線有3條,分別是馬六甲路線、蘇伊士航線、地中海航線,而最便捷的則是蘇伊士航線。

    農牧漁業

    截止2019年1月,卡達全國可耕地面積為2.8萬公頃,已耕地7000公頃。農牧產品不能自給,糧食、蔬菜、水果、肉蛋奶等主要依賴進口。只有魚、蝦類海產品產量可基本滿足本國需求。

  5. 哪兒的地圖最精確? 當然是Tripadvisor網。 Tripadvisor網提供卡達地圖,卡達交通地圖,卡達旅遊地圖,卡達電子地圖,等地圖查詢。

  6. 自16世紀以來,卡達先後為葡萄牙、西班牙、英國之殖民地,1872年併入奧圖曼土耳其帝國,1916年土耳其勢力為英國逐出,卡達與英國簽訂保護條約,1971年英國始撤離海灣地區,卡達遂於1971年9月3日正式宣佈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