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30日 · 不讓歷史與文化被遺忘,傾聽都原們真實故事 過去住在隆恩埔國宅的樓上,本身為泰雅族的王郁,驚訝於這段「都原」第一代的血淚歷史,在佳賢與 Aring 的鼓勵下,終於答應每週從桃園騎車回來,到「樂窩」帶著包含排灣族、泰雅族與阿美族的孩子們 ...

  2. 2020年10月13日 · 我們只是要「成為原住民」而已:三組不同族的青年,回到部落尋找自我與文化的歷程. 近年來越來越多青年回到原鄉,透過日常生活裡的身體力行,摸索著如何「成為原住民」(becoming indigenous)。. 他們討厭被冠上「返鄉青年」如此新聞標題式的封號 ...

  3. 2018年11月30日 · 在西元1895年甲午戰爭後,日本戰勝並取得臺灣的統治權,臺灣也成為日本的第一個殖民地。 日本延續清朝的做法,將原住民稱為「蕃」,同樣將蕃人分成「生蕃」與「熟蕃」。 由於日本政府認為,「熟蕃」經過清朝長時間的治理及同化,已和漢人無異,因此將熟蕃歸屬於日本國民;而「生蕃」仍為化外之民,是日本開發山林資源和土地的最大阻礙。 所以在統治初期,便將目標鎖定在生蕃上,並制定「理蕃計畫」,除了以強大的軍事武力征服,並採取教化、撫育的「同化」政策,隨著軍事武力的推進,逐步控制了臺灣全島。 到了日治後期,由於二次世界大戰的需求,日本實施皇民化政策,以確保臺灣人民對日本帝國的效忠,以及維持戰爭的兵力來源。

  4. 2019年9月24日 · 泰雅族的文面國寶柯菊蘭今年9月14日過世,原民會於21日追頒一等原住民專業獎章,表彰她不遺餘力的維護泰雅族織布及古調的傳統文化,並以文面傳承者的角色,為族人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

  5. 2020年10月8日 · 從「台味的原、新」到「愛情與人生」,本書提供了一個重新用「她者」來涵蓋所有次人的、汙名的,與邊緣的他者概念,搭建了一座展演台灣生命的舞台。. 延續原住民尋回尊嚴的文化復振運動,邱韻芳的〈持續走在「回家」的路上〉細數了好幾位 ...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19年9月23日 · 1960至1970年代,經由社會變遷與經濟發展驅使,越來越多原住民從鄉進到都市,社會大眾認識與接觸原住民已是習以為常之事。. 然而60年過去了,我們社會做好尊重多元族群準備了嗎?. 「微歧視(Microaggression)」一詞,是由美國人Carl Word研究團隊 ...

  8. 原住民. 【投書】如何在當代成為原住民?. 一個原民青年的反思. 作者 Ruka Boxil. 2021-10-29. 狩獵、織布等太魯閣族的傳統文化,不該只能在部落的耆老身上偶爾看見,文化必然需要被書寫、被記錄、被傳承。. 圖為太魯閣國家公園博物館中的太魯閣族人物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