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笄是髮 簪 家族的鼻祖。 笄的首部簡單樸素。 後來的簪、 釵 等皆是在笄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加「笄」(又叫「及笄」),成為了 漢族 女性成人之禮的禮儀之名。 概論. 《 禮記 ·曲禮》說:「子許嫁,笄而字。 」女子是在許嫁之後舉行笄禮、取表字。 《禮記·雜記》:「女子十有五年許嫁,笄而字。 」如此,則許嫁的年齡是十五歲。 如果女子遲遲沒有許嫁,則可以變通處理,《禮記·內則》鄭玄注:「其未許嫁,二十則笄。 」笄禮的儀節,文獻沒有記載,《 通典 ·女笄》只說,「笄女禮猶冠男也,使主婦、女賓執其禮。 」 學者大多也認為應當與 冠禮 相似。 華夏地區文明重視身體膚髮的完整,認為它們「受之父母、不得毀傷」,所以,拔除、毀傷型的成人禮儀在華夏文化中沒有存在的土壤。

  2. 2015年1月29日 · 及笄之年特指女子滿15周歲,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出自《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及笄,亦作「既笄」,笄:束髮用的簪子。

  3. 女子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女子15岁为‘及笄’,也称“既笄” 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4. 字詞:及笄,注音:ㄐㄧˊ ㄐㄧ,釋義:笄,髮簪。古代女子年滿十五歲而束髮加笄,表示成年。後世遂稱女子適婚年齡為「及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 齣:「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

  5. 及笄 jíjī [be old enough to marry;girl's coming of age] 指女子到了可以许配或出嫁的年龄(笄:束发用的簪子。 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6. 2019年7月25日 · 及笄之年:即将年满15岁的女子。 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7. 概論. [ 編輯] 《 禮記 ·曲禮》說:「子許嫁,笄而字。 」女子是在許嫁之後舉行笄禮、取表字。 《禮記·雜記》:「女子十有五年許嫁,笄而字。 」如此,則許嫁的年齡是十五歲。 如果女子遲遲沒有許嫁,則可以變通處理,《禮記·內則》鄭玄註:「其未許嫁,二十則笄。 」笄禮的儀節,文獻沒有記載,《 通典 ·女笄》只說,「笄女禮猶冠男也,使主婦、女賓執其禮。 」 學者大多也認為應當與 冠禮 相似。 華夏地區文明重視身體膚髮的完整,認為它們「受之父母、不得毀傷」,所以,拔除、毀傷型的成人禮儀在華夏文化中沒有存在的土壤。 考驗型的成人禮儀,對於在危險的環境中生存的原始氏族來說,非常必要。 華夏地區的文明則大多是農業文明,自然也不適合舉行「過關斬將」式的危險的考驗儀式。

  8. 笄为一种饰件,用来固定发髻,是根细长钎子,一头锐,一头钝,钝的一头有突出的装饰,称为首部。笄是发簪家族的鼻祖。笄的首部简单朴素。后来的簪、钗等皆是在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加“笄”(又叫“及笄”),成为了汉族女性成人之礼的礼仪之名。

  9. baike.baidu.com › item › 及笄百度百科

    由於此網站的設置,我們無法提供該頁面的具體描述。

  10. baike.baidu.hk › item › 及笄及笄_百度百科

    及笄,漢語詞語,拼音是jí jī,意思是指古代漢族女子滿15週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週歲為及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