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10日 · 常見的腦下垂體腫瘤,症狀表現、治療解析,神經外科醫師圖文說明. 文/台大醫學系潘威霖醫學生、台大神經外科黃博浩醫師/副教授. § 什麼是腦下垂體腫瘤?. 腦垂體或又稱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位於頭顱底部中央、又稱為蝶鞍部(sella turcica)的位置,是 ...

  2. 2022年3月24日 · 台大教授拾荒為生,名醫女兒不聞不問!」面對失智父親在校園路邊撿寶特瓶,精神科醫師吳佳璇所想到的是如果再這樣下去,父女倆可能就會以如此聳動的標題登上媒體版面。

  3. 2020年6月5日 · 我每次講到這段過程,每個女性朋友都會露出痛苦、感同身受的難過,尤其是曾經餵過母乳、經歷過那種令人痛到崩潰的媽媽們;然而! 然而! 我如果是跟男性聽眾講到這段,他們的思緒在聽到「H罩杯」之後就會停格……

  4. 2022年10月20日 · 作者\林正權 婦產科醫師. 月經來頭痛至今仍是女性在所有疼痛症當中無法解謎中的一種,專家醫師們一直在努力解開這個謎,若有明顯的腫瘤病症或許大家還能知道原來是這樣,去除它就好,但怪就怪在這裡,絕大部份月經來頭痛,無論費多大心力、做遍電腦斷層、核子共振,加上抽血檢驗就是找不到怪異之點,因此不但打亂了女性病人的心思及生活步調,也產生了無數多的學說與論點來解釋它發生的原因,如緊張、壓力等等都是常被提上檯面的理由。

  5. 2021年12月3日 · 多發性骨髓瘤的精準醫療. 當患者出現症狀,醫師懷疑可能與多發性骨髓瘤有關時,最初步的檢查是抽血檢驗免疫球蛋白的比例,進一步可以做血液及尿液的免疫電泳檢查。 劉嘉仁醫師提醒,「確定診斷時,仍需要做骨髓切片以及全身影像檢查。 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已進入精準醫療的時代,可以運用多種標靶藥物合併免疫調節劑及類固醇治療。 劉嘉仁醫師表示,目前大部分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只要依健保的規範及順序使用,可大大減輕病人的負擔。 在患者體能狀況許可時,骨髓幹細胞移植可以讓疾病治療地更徹底、提高治癒率,並延長存活期。 若患者年紀在七十五歲以下,體能狀況不錯,都可以考慮作幹細胞移植。 「我們會先做一個誘導治療,利用標靶藥物治療合併免疫調節劑以及類固醇,讓病人得到疾病的緩解,待疾病緩解之後,再進行骨髓幹細胞移植。

  6. 2024年4月24日 · 員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宗勳表示,這名男子手舉不起來的原因,不是腦中風,是橈神經壓迫損傷合併垂腕症,俗稱「週末夜麻痺症候群」或「蜜月麻痺症候群」,後者稱呼的由來是因為有些太太會枕著老公的手臂睡,造成先生手臂神經的壓迫。 橈神經是掌管手臂運動及感覺功能的重要神經,影響手肘伸直、前臂旋後、手腕伸直、手指伸直張開等動作。 神經受到壓迫都有可能造成損傷,而影響的程度則視被壓迫的部位而定,嚴重的話還有可能要進行幾個月的復健治療。 除了喝太多酒熟睡,整晚維持同樣姿勢造成橈神經麻痺,長時間臥床或固定不動,以及肱骨的骨折也有可能產生麻痺症狀。 此外,橈神經的麻痺還容易發生在腋下,通常是由於柺杖的使用或設計不良,以及局部外傷所引起。 推薦閱讀: 趴睡熟睡而手臂無力「不舉」? 原來是「周末夜臂麻痺症」上身.

  7. 2019年4月24日 · 一個16歲的男孩由媽媽帶來急診,主訴右邊的陰囊腫痛3天,昨天有輕微發燒,的第一天曾經嘔吐過一次。 小白醫師問媽媽為什麼了三天才帶來?媽媽說因為家中有長輩在住院,家裡缺人手照顧,今天男孩到走路都有困難才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