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0年5月1日 · 台揚的危機經營. 從電子類股股王,到財務出現赤字,再到創造新事業高峰, 台揚歷經暴起暴落,領導階層如何做出最關鍵的決定? 台揚浴火重生的故事是企業危機經營的啟示錄。. 文. 李明軒. 天下雜誌228期. 發布時間:2000-05-01. 瀏覽數:3047. 台揚人的 ...

  2. 1984年7月1日 · 台揚目前只生產整套微波通訊系統中的小部分零件因為這些技術是幾位負責人所擅長的但他們計劃在三年內走入系統的範疇從接收器到頻率轉換器主要的大小零件都要做為了吸收其他台揚不擅長的技術台揚正與美國幾家廠商合作七八項 ...

  3. 1985年7月1日 · 台灣第一家微波通訊產品公司台揚就是由一群美國微波科技界的好手曾在惠普TRW Microwave 等大公司任職的中國工程師所創辦微波是利用高頻率電波通訊的一種方法通常利用衛星來發射接受訊號台揚為美國惠普等大公司設計微波零件憑著過去在微波科技界闖下的字號台揚初期幾乎不必在市場下什麼功夫就有吃不完的訂單。 只做第一,不做老二. 曾任惠普公司部門主管的台揚總經理王華燕坦承:「過去,市場行銷幾乎全靠個人的交情和聲譽。 」甚至公司還在籌組時,台揚已經掌握了五、六十萬美金的訂單。 這些公司也強調在自己的技術領域中,只做第一,不做老二。 全友的常務理事王渤渤形容他們的產品開發策略是「做人家沒有做過或不會做的產品,而且做得比人家快。

  4. 2020年11月24日 · 台揚則是以王華燕為首由一批美國微波科技界的好手曾在惠普TRW Microwave 等大公司任職的華人工程師所創辦這間臺灣第一家的微波通訊產品公司開工不過一年就開始賺錢成為竹科成長最快的公司。 後來該公司開發的手提式衛星通訊設備,更因CNN記者Peter Arnett用於避開電子干擾成功報導波斯灣戰爭實況而聞名全球。 也有大企業和海外人才技術的結合,例如東訊。 1981年在美國貝爾實驗室當了九年工程師的劉兆凱,在東元電機的財力支持下,回國籌組東訊公司,生產電訊設備。 儘管技術在身,劉兆凱卻不像全友、台揚、聯華電子般,有個強有力的創業班底,也缺乏大量生產的辦廠經驗。 因此東訊在創立之初,就採取穩紮穩打的策略以內銷為主,也繳出漂亮的成績單。

  5. 1994年1月1日 · 台揚科技寬敞的研發實驗室地上攤著一個大皮箱裡面是一位研究員剛帶回來當作樣品已被肢解的產品。 台揚的研究員,平均一年要去美國三、四趟,幫助客戶找問題改進,也替自己汲取市場概念。

  6. 2012年6月28日 · 製造微波通訊產品的台揚科技員工整批離職另組公司與老東家競爭生產掌上型影像處理器的鴻友科技成立僅僅一年也有四名員工出去組織茂森科技而全友電腦數名員工另組泰威科技搶先全友推出彩色影像處理器事件更成為近來科學園區熱門話題。 法庭相見. 以泰威的情形為例,一年前全友投資上億元研發費用所開發的小型彩色影像處理器,雖然已經進入雛型機的調整測試階段,但隨著五、六名研發人員出去另組公司,進度大受影響,泰威的同型產品反而搶先上巿,「完全是力捷模式的翻版,」一位了解內情的人士指出。 廣告. 民國七十六年的盛暑季節,擔任全友電腦光學機械實驗室經理的盛少瀾等五名研發人員,分別以各種理由離職。 短短半年間,他們成立了力捷電腦,進入園區設廠,並且推出電腦影像處理器產品到國外電子展參展。

  7. 1986年4月1日 · 台揚科技總經理王華燕堅持理想的人. 一般說來,我認為這個社會最需要有理想主義的人。. 我非常同意孫觀漢先生的說法這個社會有太多匠氣的說法自私投機取巧不尊重別人甚至輕易侵犯別人的權益因此造成一個缺乏紀律的社會。. 有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