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葉山欖 (學名: Palaquium formosanum,又名: 台灣膠木 、 蘭嶼芒果 、 杆仔樹 、 臭屁梭; 噶瑪蘭語: qasup 、 達悟語: kolitan)是 山欖科 膠木屬 的樹皮富含乳汁,常綠喬木。 分布於 菲律賓 、 臺灣 北部東部及南端海岸與 蘭嶼 綠島 等地。 多生於低海拔林中,主要作為海岸防風樹。 樹皮可做為染料、果實可食用,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1] 外形. [編輯] 大葉山欖葉枝端叢生,長橢圓形或長卵形,長10~15cm,先端圓或稍凹,基部創形。 花冠6裂,裂片披針形;雄蕊12~15支,附著於雄蕊筒。 果實橢圓形,長3.5cm,有宿存花柱。 果實像橄欖狀、有一根細長的尖尾巴。 樹皮富含乳汁,剝皮才能吃。 種子紡錘形。

  2. kplant.biodiv.tw › 大葉山欖 › 大葉山欖大葉山欖

    Formosan Nato Tree,Taiwan Nato Tree. ‧學 名:. Palaquium formosanum Hay. ‧科 名:. 山欖科 (Sapotaceae)膠木屬 (Palaquium) ‧別 名:. 大葉山欖臺灣膠木、驫古公樹、杆仔、山檬果. ‧原產地:. 臺灣北部及南部森林、蘭嶼。.

    • 台灣山欖1
    • 台灣山欖2
    • 台灣山欖3
    • 台灣山欖4
    • 台灣山欖5
  3. 學名: Palaquium formosanum. 英名: Formosan Nato Tree、Taiwan Nato Tree. 日名: オオバアカテツ(大葉赤鉄) 別名: 台灣膠. 簡介. 山欖屬常綠喬木,原產菲律賓、印尼與台灣北部、南部海岸與蘭嶼。 樹姿高大壯碩,主幹直挺,樹幹基部略有板根現象,樹皮黑褐色。 嫩枝或有紅褐色毛,並有明顯葉痕。 厚革質橢圓形或倒卵形葉互生聚集於枝端,幼葉有毛,成熟葉毛常脫落。 葉長10~17cm、葉寬5~8cm。 花單生或數朵簇生於葉腋,淺黃色花瓣6枚,花徑約1cm,有淡香味。 果實橢圓形,外型似橄欖。 果長3.5~4.5cm,直徑1~2cm,內有1~3粒紡錘形種子。 種子黑色,一側淺褐色。 開花期春季,果期秋季。 栽培.

  4. 對於原始分布在臺灣本島東北角的噶瑪蘭族、恆春半島的排灣族及蘭嶼島上的達悟族(雅美族)來說,大葉山欖在他們的生活中都佔有特殊地位。 噶瑪蘭族稱這種植物為「Qasup」,把它當作部落的象徵。

  5. 大葉山欖 (学名: Palaquium formosanum,又名: 台湾胶木 、 蘭嶼芒果 、 杆仔樹 、 臭屁梭; 噶瑪蘭語: qasup 、 達悟語: kolitan)是 山榄科 胶木属 的樹皮富含乳汁,常綠喬木。 分布於 菲律賓 、 臺灣 北部東部及南端海岸與 蘭嶼 綠島 等地。 多生于低海拔林中,主要作為海岸防風樹。 樹皮可做為染料、果實可食用,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1] 外形. 大葉山欖葉枝端叢生,長橢圓形或長卵形,長10~15cm,先端圓或稍凹,基部創形。 花冠6裂,裂片披針形;雄蕊12~15支,附著於雄蕊筒。 果實橢圓形,長3.5cm,有宿存花柱。 果實像橄欖狀、有一根細長的尖尾巴。 樹皮富含乳汁,剝皮才能吃。 種子紡錘形。

  6. 2024年10月20日 · 大葉山欖(Palaquium formosanum Hayata)又名台灣膠木(圖1),在分類學上是隸屬於山欖科 (Sapotaceae)膠木屬(Palaquium Blanco)的常綠性大喬木(有記錄顯示可以長到20公尺高)。. 膠木屬植物的葉片多簇生於枝條頂端(末端),且往往具有「葉痕」;大葉山欖除了 ...

  7. kplant.biodiv.tw › 樹青 › 樹青山欖

    果為漿果,長約 1.2 公分,橢圓形,黑色;種子 1~2 粒,褐色。. 果期 10~12 月。. ‧ 特徵:. 常綠中喬木,葉序互生,葉橢圓形或倒卵形,葉端鈍、凹,葉基楔形,葉全緣,革質, 葉為羽狀側脈,正面葉色綠,背面銀黃綠、淺銀褐色,葉有柄,葉片為單葉。. 花序 ...

  1. 相關搜尋

    山欖大葉山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