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1月10日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署長簡慧娟說,低生育率問題涉及面向多元,不能只靠育兒津貼解決,應該多管齊下改善整體經濟發展、職場、托育負擔 ...

  3. 2021年7月1日 · 近期台灣推出最新的鼓勵生育措施,擴大不孕症治療和體外人工受精(IVF)的補助對象,取消所謂的「排富條款」,不再僅限於中低收入戶家庭 ...

    • 重視家庭、強調傳承,東亞生育率為何持續探底?
    • 平平都是生育率,有什麼不一樣?拆解ptfr、Ctfr
    • 年輕夫妻不想生?低生育率關鍵:未婚人口越來越多
    • 翻倍增加的單身男女
    • 為何她/他們還沒結婚?傳統婚育的壓力
    • 大齡女子想結婚?沒那麼容易
    • 更多實證研究,更友善彈性的婚育文化

    「新生兒再創新低」、「生育率全球最低」,臺灣生育率警訊年年登上新聞。多年來,政府從育嬰假、生育津貼、第二胎獎勵等各式政策輪番端上桌,但生育數據卻似乎鐵了心,一去不回頭。 年輕人為什麼不生孩子了?許多人直指低薪、高房價、工時過長,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鄭雁馨則把焦點轉向文化與傳統價值,她直言:「經濟結構有它的影響力。但我認為,放到東亞文化脈絡來看,低生育率和家庭性別文化脫不了關係。」 在美國主修社會學與人口學的鄭雁馨,5年前開始投入生育議題的量化研究。她發現過去30、40年,臺灣的家庭模式經歷劇烈變化,晚婚日趨普遍、同居逐漸不再是禁忌,但同時許多傳統價值依然延續,例如香火傳承、孩子必須在婚姻關係中出生。 鄭雁馨運用戶政資料和社會調查進行人口研究,爬梳數據背後的婚育圖像,試圖從更廣泛的文化視角,探...

    東亞家庭與性別文化,交織出臺灣特殊的生育圖像。一大特色是:相較於西方多數國家,臺灣的生育率持續走低,沒有「回血」的跡象。 媒體報導常提及的探底生育率,指的是「時期生育率」(Period Total Fertility Rate, PTFR)。以2020年為例,計算方式是:將1971~2005年次各年齡的女性生育率加總起來推算,如果女性依循這一系列年齡別生育率,度過可生育階段(15~49 歲)後會有幾個孩子,以此推估婦女一生的平均生育數。 這項指標方便快速,能立即呈現生育景況,不過也有盲點。由於計算方式混合了35個世代,一旦社會急速變遷,大量女性晚婚晚育,讓15~30歲的生育率明顯大幅下降, PTFR便會被低估而失真。 「時期生育率(PTFR)適合用來比較全世界的生育概況,描繪出巨觀的圖像。但...

    「同時參照PTFR和CTFR,才能掌握低生育率的真實結構,進一步分析為何臺灣或東亞生育率無法回補。」鄭雁馨強調。 在東亞各國,未婚人口對生育率的影響異常關鍵,因為東亞的一大婚育特色是:孩子必須出生在婚姻關係中。以臺灣來說,非婚生育僅2~4%,數十年不動如山。獨特的「婚育包裹」文化,讓不結婚幾乎等同不會生孩子,因此分析CTFR、並對照未婚率,便能拆解生育率的結構。 那麼比對數據,究竟是「誰」不生孩子了? 1965年之後出生的女性,同一世代生育率開始低於2人。然而,一直到近年,已婚婦女的平均生育數依舊達到2人,世代生育率下滑,其實是因為越來越多人沒有結婚。以6年級中段班(1975年出生)為例,世代生育率為1.6人,但已婚人妻平均生育2名子女,細究來看,原因是有20%未婚女性。 「 一窩蜂只關注時...

    1980年代以前,「不結婚」這個人生選項鮮少出現。若3字頭還是孤家寡人,左鄰右舍、叔伯阿姨早已爭相出手牽紅線。 當時,40歲仍未婚的比例不到5%。 如今,大齡單身男女不再鳳毛麟角, 45~49歲仍未婚的比例已近2成。鄭雁馨參與的國際研究團隊從模型推估,到了2050年,臺灣40~49歲男性未婚比例很可能將超過30%、女性超過 25%。換言之,假設非婚生育仍不被主流文化接受,幾乎也就預告了生育率一路下滑的劇本。 想要打破冰凍三尺的生育率,進一步理解這些未婚者的生命狀態,至關重要。「如果因為負擔不起成家壓力,提升薪資水平、生育補助或許有效;如果多數人是不婚主義,經濟政策自然無濟於事。」

    結婚不好嗎?為什麼這麼多人選擇另一條路?他們是堅持不婚?渴望成家卻找不到另一半?受限經濟壓力不敢「婚頭」?或者,想有孩子但不想結婚? 從臺灣社會變遷調查來看,越年輕的世代,越傾向不把婚姻視為人生必選題,認同「未婚也能幸福和享受生活」的比例呈上升趨勢,「敗犬」標籤慢慢被「一個人也很精采」取代。 然而,許多單身者其實並非是不婚主義者。根據2013年主計處調查,未婚女性裡學歷越高、結婚意願越強,而且45~49歲仍有2成考慮成家。那麼,她們單身的原因又是什麼? 除了學生族群以外,「尚未遇到適婚對象」在各年齡、學歷都壓倒性勝利,尤其以大專以上最明顯。顯然,並非徹底拒絕結婚,而是難以找到共度人生的「牽手」,是不少單身女性的難題。雖然結婚和生育是兩個人的事,但弔詭的是:社會調查很少詢問男性未婚的原因,所以...

    走入婚姻,需要直面傳統文化壓力,但單身者卻也可能被同一套價值,無情拒於門外。 鄭雁馨研究發現,2字頭的未婚男女,未來結婚的機率兩性相差不大;但若到了35~39歲,往後10年,女性結婚的機率就遠比男性下降許多。 研究突顯了殘酷的社會現實:在婚姻市場裡,大齡是女性的「被扣分項」。背後不僅隱含父權文化對性別角色、形象的期待,另一個關鍵原因仍是生育——好不好生、生得好不好,經常被歸責在母親身上。 鄭雁馨直言:「十幾年來,我們的公衛體系依然不斷強調『34歲以前是黃金生育年齡』,而且主要針對高齡女性。但現實是,整個社會有一半女性 (和男性)此時還沒有進入婚姻,但她們已經被貼上不好生的標籤。」 隨之而來,也是她們在婚姻市場上將面對的歧視與擇偶困境。事實上,高齡生育風險不僅存在女性身上,越來越多流行病學研究...

    當社會結構急速轉變,家庭與文化價值變動緩慢,齒輪時不時被卡絆,凍結的人口成長有機會回溫嗎? 「我們必須認清,人口萎縮是必然的。」鄭雁馨認為,生育率下滑已非一日之秋,現階段只能減緩速度。綜觀來看,已婚夫妻的生育狀況並不悲觀,了解結婚率下滑的原因是較直接的目標。但相較於日本早已進行系統性研究,臺灣對未婚圖像的掌握始終蒼白貧乏。 「如果高生育率奠基於昔日女性必須犧牲受教和就業權,人生只有育兒持家一個選項,那當代的低生育率或許沒什麼不好。」鄭雁馨直言:「但如果很多女性想成家卻無法實現,政策應該更努力解決,包括未婚而想當父母的人,我們能否有更彈性開放的思維,達到生育自主。」 有多少人渴望成家?有多少人因為低薪高房價,不敢組成家庭?又有多少單身者只想要孩子?更多細緻的實證研究,是思考生育政策的重要基礎。...

  4. 2022年1月13日 · 台灣出生率下降的背後因素. 根據內政部指出台灣結婚率在十年內持續探底,民調指出近 96% 的受訪者認為獨立比婚姻更重要,而經濟因素是年輕人不想結婚的主要原因,其中主因之一為凍漲的薪水與居高不下的房價。 2019年衛生部統計處的調查指出,9% 的女性將因無法負擔扶養孩子的經濟因素而不願生育,儘管80%的女性受訪者仍想要生育,但39.4%不願為此改變目前的生活方式以及深怕其後果,例如失去工作。 人口減少的後果. 研究指出60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一增加 10%就會導致經濟增長顯著下降。 不僅如此老年人口使用國民健保等花費將會落至勞動人口的負擔上,同時創新或是技術密集的領域也會受到侷限。 不僅如此,低生育率的「陷阱」會使低收入的家庭希望漸少扶養小孩的開銷以享有更舒服的生活。 建議.

    • Nick Fuhrman
  5. 2024年8月8日 · 台灣屬於都市化程度高、初婚年齡晚、女性勞參率高、女性受雇員工比例高、所得高、生育率卻極低的國家,應首重減緩生育率下降速度,像是先改善陪產假及留職制度等職場政策、提高人工生殖補助與可近性、普及托育服務、提供租稅優惠等。

  6. 鄭副研究員從全球各區域的生育變遷談起,指出過去70年來因現代化造成全球生育率都在下降 (圖一),由圖中的綠色虛線可明顯看出東亞與東南亞區域的生育率自1965年後有明顯的崩落現象,且若將東南亞移除此虛線的趨勢會有更明顯陡降情形,此為東亞經濟體近年來高度發展所造成。 而北美及歐洲區域的生育率下降雖較早發生卻是以長期而緩慢的速度下降;拉丁美洲及中亞區域的生育率下降幅度亦不如東亞區域來的快速。 圖一:全球各區域的生育變遷,1950-2020. 鄭副研究員則從文化觀點來看待這項差異,直言東亞社會上千年來受到傳統儒家文化的父權社會影響,造成了超低生育率的人口特色。

  7. 2023年1月14日 · 台灣的生育率從2015年起連續7年下降,政府與民間都深知生育率低迷可能造成的危機。 2018年中,行政院整合各部會提出「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還沒來得及看到政策成效,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出生數連3年改寫新低。 台灣的出生數往往在虎年大幅下降,龍年回升。 2022年出生數僅13.8萬,再創新低。 (中央社製圖) 首先來看台灣的結婚對數,曾有學者指出,台灣社會仍普遍遵循「先婚後育」的傳統劇本。 因此,結婚數減少時,生育率也隨之下滑。 統計顯示台灣的結婚對數從2015年起就一路減少,直到2022年才稍微回升。 出生數亦然,疫情這3年間持續探底。 2022年,新生兒人數減幅更明顯,當然也與龍年新生兒通常比較多、虎年比較少的傳統生肖效應有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