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7日 · 根據環保署溫室氣體登錄平台,2020 年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台排碳量第三大的企業僅次台塑石化中國鋼鐵一年的碳排放量直逼台北市一年的排放量。. 然而,台積電卻敢率全球半導體企業之先,在 2020 年加入 RE100(100% renewable energy ...

    • 台積電設定 2025 碳達峰、2050 淨零排放
    • 積極採購再生能源,導入負碳技術、外購碳權
    • 「三碳」壓力大,台塑、中鋼導入循環經濟思維

    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何麗梅指出,台積電 ESG 有綠色製造、責任供應鏈、包容職場、人才培育、關懷弱勢 5 大方向。 台積電在兩年前加入國際再生能源倡議組織 RE100,並在今年 9 月宣布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何麗梅表示,淨零會分成階段性目標,依據 2020 年排碳一千萬噸,到了 2025 年排碳達高峰,預計 2030 年降回 2020 年水準,2050 年達到淨零碳排。 目前台積電 90% 以上產能在台灣,在溫室氣體排放比例上,能源使用占 62% 為大宗,其次為製程排放 14%、原料使用 24%。溫室氣體排放源分為 3 大範疇,範疇一直接排放,範疇二電力使用的排放,範疇三供應鏈的碳排放。

    為了節能減碳,台積電多管齊下。一、提升能源效率、採用節能機台,二、購買再生能源,包含台積電包下沃旭能源兩座離岸風場的電力,並向中油購買碳中和天然氣,何麗梅坦言,「 台灣再生能源不足夠,但台積電沒有計劃蓋電廠,仍希望透過採購綠電的方式,帶動台灣再生能源發展。」 三、攜手供應鏈一起減碳,把減碳列為台積電的採購指標。四、減不掉的碳,透過負碳技術合作、外購碳權進行碳抵減,何麗梅觀察,目前國內碳權市場還在發展初期。 此外,目前台積電已與 6 家合作夥伴在台中已成立「零廢製造中心」,目標將廢棄資源純化為半導體等級化學品,重回製程使用,預期取代至少 30% 原物料開採需求,預計 2023 年啟用;接下來台南科學園區也會成立零廢製造中心。

    石化、鋼鐵業則是導入循環經濟的作法來做減碳,台塑企業總管理處總經理林善志指出,石化產業發展循環經濟,先從基礎管理作起,早在 1999 年台塑內部推動三點不漏(不漏氣、不漏水、不漏油),達到友善環境、節能減排目的。起初推動雨水回收,台塑吃足苦頭,曾因雨水不夠乾淨,大部分的水還要送到廢水處理廠,僅有少部分用於灌溉。 到了 2006 年台塑成立「節能減排推動小組」,每月開會,執行節能減排作為,光是 2021 年共有 2300 項節能、8000 項節水措施。在推動循環經濟上,台塑推動原物料、水循環、能源及廢棄物 4 大循環面向,2020 年投入 316 億元做循環經濟,每年可創造 319 億元的經濟效益。 過去被視為高耗能產業的中鋼,從 5G(Green)策略著手,包含綠色製程、綠色產品、綠色夥伴、...

  2. 2022年8月4日 · 根據 CSRone 永續智庫與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書院合作發布《2022 臺灣暨亞洲永續報告現 況與趨勢》指出,檢視 2021 年台積電、達電等國內企業公開的 653 本企業永續報告書,企業雖然紛紛做出減碳的承諾與目標設定,但在掌握產品的碳足跡、碳成本意識仍偏低。 觀察1:搶國際供應鏈門票,已有225家企業使用綠電. 企業是否使用綠電,不只是因應法規要求,更是進入國際供應鏈的門票。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350家企業加入國際再生能源倡議組織 RE100,包含科技巨擘蘋果(Apple)、Google 等。 而台灣身為全球供應鏈一環,對綠電需求高,近 3 年企業採用綠電比率分別為 29.3%、33.6%、34.5%,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 數位時代. 延伸閱讀: ESG 是什麼?

  3. 2023年5月17日 · 2023-05-17. 整理・撰文 簡鈺璇. shutterstock_ 公司想推動減碳,該如何設定目標? 減碳新手必知的 4 種國際標準.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根據環保署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積電 2021 年的碳排量約為 1012 萬公噸 CO2e,僅次於中國鋼鐵、塑石化,排名全第三,卻開創全球半導體企業先例,2020 年宣布加入 RE100(100% renewable energy),承諾全球營運據點將在 2050 年以前達到 100% 使用再生能源,並在 2021 年宣示 2050 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 積電 ESG 委員會主席何麗梅先前接受《經理人》專訪時表示,面對這項艱鉅任務,積電仍願意承諾的原因在於,先訂出目標,內部才有動力推動淨零。

  4. 2022年12月1日 · 泥研究室資深副理張耀元說明,水泥製造有 60% 的碳排來自原料端,因為石灰石加熱後會產生二氧化碳;另外 40% 的來自燃料,主要是煤炭。 跨部門協作、智能化管理,水泥替代燃料使用率達 20% 因此,泥的永續工作一大部分著力於「利用替代原、燃料,達到減碳效益。 」工務部資深副理張聆樂表示,水泥廠很早就有做循環經濟,「但以前專注生產,現在從廠長、幹部到基層人員都會設法將理念化為實際行動,依據替代燃料特性,調整生產設備與製程確保水泥品質穩定。 「當初進泥,沒想到要走循環經濟和替代原燃料這條路。 」張耀元說,「我現在的工作很像城市尋寶者,只是這個寶藏,是工業、事業產生的廢棄物,我們會研究如何回收再利用,取代生產水泥的原料或燃料。

  5. 2021年11月10日 · 鄰近的韓國為亞洲首個為碳排放交易立法的國家,自 2015 年實施碳交易制度,管制範圍涵蓋國內溫室氣體排放量的 74%,未來也有課徵碳邊境稅的可能。 製圖 / 張寬渝. 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全球已有65個區域/國家級的碳定價措施上路,範圍涵蓋達 45 國。 錯誤的帶人方法,讓你主管之路愈做愈累? 台積星巴克中國信託都指名的帶人教練讓部屬願意自動解決問題

  6. 2022年5月11日 · 邁向零碳時代必懂的 15 個關鍵字. 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與全球 1290 家企業合作的「2021 全球企業碳盤查調查」發現,僅有 9% 的企業有能力做到範疇 1~3 的溫室氣體盤查(又稱碳盤查)。 這意味高達 9 成企業無法釐清到底有多少碳排放量,進而制訂減碳策略,難以實踐淨零目標。 9 成企業無法釐清! 碳盤查是什麼? 碳盤查是指把溫室氣體排放源分成 3 大範疇 : 範疇一: 直接排放,指公司所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來自製程或廠房設施,以及交通工具的排放。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範疇二: 間接排放,指公司自用的外購電力、熱或蒸氣等能源利用的間接排放。 範疇三:

  1. 相關搜尋

    7千萬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