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5日 · 水庫放水警戒 發布的單位由各水庫的管理單位來發布放流警戒並依據各水庫運用規則所訂的時機發布 1. 預計放流:預計 1-2 小時後該水庫開始放流2. 放流中:該水庫開始放流

  2. 2021年3月22日 · 立法院在 2016 年三讀通過水利法要求針對用水超過一定水量的用水人徵收耗水費水利署最初規畫一定水量定義為每月使用 1000 度以上不過近期傾向改為 1 萬度。

  3. 2019年8月12日 · 天氣不好時如果要出發前往特定地點用即時影像查詢一下沿路目的地的即時天氣狀況考慮是否取消行程研究了一下有沒有這類可以快速查詢各種地點即時影像的 App ,於是找到這款可在 Android 、 iPhone 上免費下載的:「 LOOK 即時影像 App 」。

    • 疫後供應鏈兩大變化:捨棄「及時生產」、從全球布局改成地方部署
    • 企業供應鏈韌性有多少?一張自評表快速健檢
    • 供應鏈韌性如何養成?先從檢視庫存成本下手!
    • 企業如何靠數位轉型強化供應鏈體質?從二個層面切入

    安永企業管理諮詢公司總經理黃昶勳提到,供應鏈在這波疫情下會有兩大調整,一是從精實生產轉為計畫生產。 製造業過去提倡用 「及時生產」(Just in time,JIT)來減少庫存成本與人力冗餘,有些公司甚至能將庫存周轉率壓在 1 個月內,但疫情下的工人隔離期動輒半個月,一斷鏈,庫存根本難以應對。 因此,他會建議企業要有「計畫生產」的思維,就像 Google Map 安排最佳路徑一樣,從A點到B點有不同的到達路徑,當最快路徑不通時,馬上可以換交通工具、路線,同理來看,企業要有更多元的生產方式與組合,才能在危機到來時,即時排出新的生產流程,應對任何不可預期的情況。 第二個是從長鏈改成短鏈布局,過去為了追求高毛利,會將下游製造移到生產成本低的國家,但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美國對 2500 億中國商品加...

    企業該如何檢視供應鏈的韌性程度呢?曾韵建議企業參考國際標準,如:ISO22301(供應商的營運持續能力)或 PA 7000(供應商的營運能力、品質、資安、安全、營運持續……等),以此設計供應鏈稽核問卷,瞭解自身供應鏈的狀況。抑或透過供應鏈韌性自評表,快速評估公司的準備程度,若分數落在 30 分以下代表準備不夠充分,應針對弱項補強。

    面對供應鏈的大幅變動,經理人可從哪部分準備起,養成供應鏈韌性呢?專家認為,短期來看,可從庫存檢討與多元採購著手,補強供應鏈的脆弱環節,來應對疫情間緊急的狀況;中長期則藉由強化供應鏈計畫能力、建置跨國生產中心等措施,逐步調整生產策略,以永續經營為目標。 過去企業常有庫存成本與風險應對的難題,「庫存要拉高到多少,才能度過供應中斷的考驗?」「庫存水位提高後,現金水位是否足夠讓企業持續營運?」等都是存貨拉升時,企業會有的疑慮。

    雖然疫情加快台灣企業數位轉型的腳步,但黃昶勳認為,目前台灣企業多只做到執行面的數位化,例如表單電子化、ER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收集了許多資料,但這些資料若沒有與生產排程的方式統合,對供應鏈強化未必有太大的幫助。 數位化工具要對供應鏈有幫助,一是要做到供應鏈各端點可視化,從供應商、生產工廠、物流中心、通路分銷到客戶分店,都能即時分享自己的庫存、訂單與出貨資訊,調節供需落差,避免長鞭效應;二是能依據客戶關係、產品特性、訂單利潤與產品需求數量,排定最適合的生產順序,增加敏捷應對危機的能力。最後,系統還要算得夠快才行。 黃昶勳建議,企業可考慮導入 APS(先進供應鏈計畫系統),它能透明化庫存、生產與原物料資料,還會加上限制條件,如:地緣政治導致關廠、原物料缺乏等限制條件,能模擬分析最適合的解決方...

  4. 2017年10月11日 · 想改變命運,要有某種程度的自私!. 成功者說的話,你不能傻傻相信|經理人. 想改變命運,要有某種程度的自私!. 成功者說的話,你不能傻傻相信. 成功的人常常說「一切都只是因為運氣好而已。. 」難道你就這樣傻傻相信了嗎?. 日本知名暢銷作家林真理子 ...

  5. 2021年6月7日 · 疫苗議題備受關注,國研院國網中心的全球即時疫情地圖新增疫苗接種頁面,貼心整理疾管署數據,用簡易的電池電量百分比方式,讓民眾一眼就能看懂縣市疫苗接種進度。 科技部轄下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串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與台灣衛福部資料 ...

  6. 2021年6月3日 · 過去企業常有庫存成本與風險應對的難題,「庫存要拉高到多少才能度過供應中斷的考驗?」「庫存水位提高後現金水位是否足夠讓企業持續營運?」等都是存貨拉升時企業會有的疑慮。 庫存與風險如何取得平衡?二個關鍵思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