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1月11日 · 不過在過去的20年中,這一向自然學習並模擬自然的過程已經發展成生物仿生學。 生物仿生不僅是一門有著明確定義的科學學科,更催生了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

  2. 在侗族人的觀念裡,大自然的山川河流,鳥獸蟲魚,一草一木,與我們同樣都是有內在價值的生命,人們是向自然學習(learn from nature),而現代科學則把自然視作物件來研究甚至操控(learn about nature),兩者的學習精神全然不一樣。

  3. 2017年1月20日 · 仿生展向大自然借點子. 目前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進行中的《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從動物、植物及自然生態系統三大面向,集結國內外仿生科技發明,展示內容與互動體驗活動,並於各主題區設置工作坊,邀請觀眾透過動手作挑戰仿 ...

  4. 誠如Meeker所認為向大自然學習就會變成有智慧的(Meeker,1981)。 因為大自然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刺激,若人能夠觀察和解讀大自然的訊息,並持續存活、繁衍下來,即表示自大自然中學習而得生存的智慧。

  5. 2021年4月15日 · 爲什麼要向大自然尋求智慧? 在《智慧金字塔》(The Wisdom Pyramid: Feeding Your Soul in a Post-Truth World)一書中關於自然的那章裡,我認爲這是因爲任何藝術家的作品都有助於教導我們關於那位創造者的事情。 約翰·加爾文將自然界描述爲一座「構造華麗、傢俱精緻的大宅子」,其中的一切都指向建造者。 自然界的傢俱揭示了它建造者的種種性情。 是什麼樣的上帝創造了軟體動物,令它們優雅地漂浮在水下的海帶林中,並巧妙地用五彩斑斕的外殼拼接成盔甲保護自己? 在聖經中,我們看到,通過仔細觀察神的工作就可以得著智慧:「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

  6. 2017年7月31日 · 向大自然學生存:逆境時合作更有利! 「演化生物學」的啟示. 資源稀少、遭遇外來競爭時,我們應該堅持保護自己的資源與利益,還是以更開放的態度與鄰人合作?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沈聖峰副研究員發現,受到「逆境」促進「合作行為」的物種,反而展現出更強的族群繁殖表現,更勝順遂環境下的激烈競爭策略。 懂得合作的物種:冠羽畫眉、埋葬蟲、織巢鳥. 冠羽畫眉 (Yuhina brunneiceps) 是台灣特有鳥類,體長 12~13 公分,體態短小敏捷,頭頂則有鑲黑邊的栗褐色羽冠。 圖│林英典、沈聖峰. 也被稱作尖頭仔 (閩南語) 的冠羽畫眉,是台灣中、高海拔山區相當優勢的鳥種,總是成群出現在森林,尋覓昆蟲、嫩芽、種子、花蜜等食物,也會和其他畫眉及山雀科鳥類混群覓食。

  7. 樸門的精神在於發掘大自然的運作模式,並且「向大自然學習」,將永續循環理念實踐於我們居住的家園、食物鏈、社會運作及生活模式,尋求並建構人類和自然環境的平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