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24日 · 君子慎獨」是指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在獨處的時候,即使沒人看見也要警惕謹慎,在獨自一人時更應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把不正當的欲望、意念在萌芽狀態克制住,自覺地遵從道德準則為人行事。

  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 卑以自牧,含章可贞。 ”这句话出自 《礼记中庸》,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时,即使别人看不见、听不见,也要谨慎不苟,不做违反道德法律之事,不负良

  3. 慎獨,意思是當自己一個人獨處時,仍然需要謹慎守禮。 [1] 這是 儒家 所提倡的一種 修身 方法之一 [2]。 梁漱溟 甚至認為慎獨貫穿了整個儒家思想。 [3] 唐朝 詩人 駱賓王 亦有詩句:「類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即是在無人看見的地方,亦不作不見得人的事情。 [4] 儒家論慎獨. [編輯] 慎獨在 儒家 當中是一個重要的標誌 [5]。 因此不少儒家典籍亦提及「慎獨」一詞,如《中庸》當中的「故君子慎其獨也」 [6]。 而《大學》亦把慎獨列作誠意的一部份,如所謂誠意,亦即不自欺,不自欺亦即獨處時亦不會自我欺騙。 而 小人 在獨處時不善行為就會表露無遺,亦會放盪自己的行為,但當遇見 君子 時便會遮掩其不善之處。 因此君子應該表裡如一,因此需要慎獨。

    • 概觀
    • 君子慎獨
    • 注釋
    • 擴展解讀

    語出《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禮記·大學》第七章:"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前者的意思是:“上天賦予的最根本的支配萬物運行的原理叫做規律,遵從規律而行叫做正確的原則,修習正確的原則便是教育。凡是正確的原則,都是片刻不可以背離的;如果可有絲毫背離而無咎,那就不是真正正確的原則。所以明道之人於不聞、不睹之地,仍時刻保持戒慎恐懼的狀態,不讓最隱微處的違背正確原則的行為顯現坐實,所以修行到究竟處的君子就會非常慎重他自己的每一個心念言動。”

    後者的意思是:”心誠,就是不自欺。比如厭惡醜惡的,喜歡美好的,這叫自謙不叫自誠。所以君子要注重自我。小人在家閒居時什麼壞事都可以做出來。當他們看到君子後,才會遮掩躲閃,藏匿他們的不良行為,表面上裝作善良恭順。別人看到你,就像能見到你的五臟六腑那樣透徹,裝摸作樣會有什麼好處呢?這就是所說的心裡是什麼樣的,會顯露在外表上。所以,是有德之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

    細思卉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約有四端:曰慎獨則心泰,曰主敬則身強,曰求仁則人悅,曰思誠則神欽。慎獨者,遏欲不忽隱微,循理不問須臾,內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齊嚴肅,內而專靜純一,齋莊不懈,故身強。求仁者,體則存心養性,用則民胞物與,大公無我,故人悅。思誠者,心則忠貞不貳,言則篤實不欺,至誠相感,故神欽。四者之功夫果至,則四者之效驗自臻一餘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萬一之效耳。

    嘗謂獨也者,君子與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為獨而生一念之妄,積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懍其為獨而生一念之誠,積誠為慎,而自慊之功密。其間離合幾微之端,可得而論矣。

    蓋《大學》自格致以後,前言往行,既資其擴充;日用細故,亦深其閱歷。心之際乎事者,已能剖析乎公私;心之麗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則夫善之當為,小善之宜去,早畫然其灼見矣。而彼小人者,乃不能實有所見,而行其所知。於是一善當前,幸人之萸我察也,則趨焉而不決?一不

    善當前,幸人之莫或伺也,則去之而不力。幽獨之中,情偽斯出,所謂欺也。惟夫君子者,懼一善之不力,則冥冥者有墮行;一不善之不去,則涓涓者無已時。漏而懍如帝天,方寸而堅如金石。獨知之地,慎之義慎。此聖經之要領,而後賢所切究者也。

    此語見於儒家經典《中庸》和《大學》之中,是儒家的道德觀念和自我修養方法之一,而且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中庸》說:“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裡的“獨”,指個人獨處;“慎”指小心謹慎。大意是說:一個人獨處,在無人看見的地方要警惕謹慎,在無人聽到的時候要格外戒懼,因為不正當的情慾容易在隱晦之處表現出來,不好的意念在細微之時容易顯露出來,所以君子更應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把不正當的欲望、意念在萌芽狀態克制住。其要求人戒慎自守,對不正當的情慾加以節制,自覺地遵從道德準則為人行事。

    在《大學》中又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已,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翻譯:使意念真誠的意思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好的顏色一樣,一切都發自內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

    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裡無惡不作,一見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閃閃,掩蓋自己所做的壞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別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見你的心肺肝臟一樣清楚,掩蓋有什麼用呢?這就叫做內心的真實一定會表現到外表上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

    曾子說:“十隻眼睛看著,十隻手指著,這難道不令人畏懼嗎?!”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原文,還是不甚理解,我們來看看朱熹是怎么說的吧。

    現在的《中庸》包括兩個部分:從第二章(以朱熹《集注》本為準,下同)到第二十章上半段“所以行之者一也”為一個部分,第一章以及第二十章“凡事豫則立”以下為另一部分。

    前一部分主要談論中庸,後一部分主要談論誠明,它們被編纂一起乃是後來的事情。所以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的“道”,不應是第二章以下的內容,而應是第二十章以下所談論的道,也即是第二十章“誠者,天之道”的道,是第二十一章“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的道,是指誠而言。“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就是要時時保持內心的誠,它與《大學》的“誠其意”實際是一個意思。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一點了吧?這裡所講的“慎其獨”,就是要保持內心的誠。可是,又該誠於誰呢?

    暫放一邊,我們來看看弗洛伊德對於“我”的分析: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4. 君子慎獨」,見字思義:君子即使一個人獨處時,也要格外謹慎,遵循《中庸》規則,不做有損道德的事情。 在慎獨自修的過程中,堅持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約束。

  5. 其他人也問了

  6. 因此不少儒家典籍亦提及“慎独”一词,如《中庸》当中的“故君子慎其独也” [6]。. 而《大学》亦把慎独列作诚意的一部分,如所谓诚意,亦即不自欺,不自欺亦即独处时亦不会自我欺骗。. 而 小人 在独处时不善行为就会表露无遗,亦会放荡自己的行为,但当 ...

  7. 慎獨. 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慎獨講究個人道德水平的修養,看重個人品行的操守,是個人風範的最高 境界。. 出於《文子·精誠篇》:“聖人不慚於景,君子慎其獨也,舍近期遠,塞矣。. ”,東漢鄭玄注《中庸》“慎獨”云:“慎其家居之所為。. ”人們一般 ...

  1. 君子慎獨 不欺暗室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0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trip.com

    在 Trip.com 搜尋比價,尋找最適合您旅程的飯店。 在200多個城市與地區有超過120萬間飯店。比價為您的旅程節省花費!

  1. 相關搜尋

    君子慎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