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鋤禾》(或《憫農》)是一首唐詩,被選入國小(二年級)語文教科書,作者為唐代李紳,也有人認為是聶夷中所作。 此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裡勞作的景象,...

  2. 賞析. 第一首 一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讚美了農民的勞動。 第三句再推而廣之,展現出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纍纍,遍地“黃金”的生動景象。 “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的“發”,這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這就使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 “農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後的內容連貫起來了,也把問題突出出來了。 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 詩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這一問題。 詩人把這一切放在幕後,讓讀者去尋找,去思索。

  3. 第一首一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贊美了農民的勞動。 第三句再推而廣之,展現出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黃金”的生動景象。

  4. 這兩首小詩在百花競麗的唐代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卻流傳極廣,婦孺皆知,不斷地被人們所吟誦、品味,其中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這兩首所抒寫的內容是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最熟悉的事情。

  5. 2021年2月23日 · 憫農詩 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 2 分鐘
    • 100.3K
    • 學習吧LearnMode
  6. 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古詩《憫農二首》譯文和賞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憫農二首. 唐代: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 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註釋. ⑴憫:憐憫。 這裡有同情的意思。 詩一作《古風二首》。 這兩首詩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⑵粟:泛指的是穀類。 ⑶秋收:一作“秋成”。 子:指的是糧食顆粒。 ⑷四海:指的是全國。 閒田:沒有耕種的田。 ⑸猶:仍然。 ⑹禾:指的是穀類植物的統稱。 ⑺餐:一作“飧”。 熟食的通稱。 賞析.

  7. 憫農. 二首. 作者: 李紳 唐. 本作品收錄於《 全唐詩/卷483 》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 公有領域 ,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分類 : . 唐朝. 李紳. 詩. 唐詩.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