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活動資訊. 日期:2019.6.29、6.30 (交通/住宿自理) 對象:大學~碩士班生(含高三升大一,限額錄取) 費用:每人2,500元. 上課地點: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2019夏日學校學員分組討論中。 (攝影:余志偉) 課程內容與講師群. 第一堂:新聞起手式 — 腿力、眼力、心力. 講師:楊惠君(《報導者》副總編輯兼採訪主任) 新聞的發生,從記者開始。 記者的新聞,從練功開始。 新聞的意義,是堆積歷史。 從新聞尚未成為新聞時開始,認識新聞這件事: 跑新聞 — 蹲馬步的基本功. 找新聞 — 從菜巿場到大時代. 做新聞 — 戰略、技巧與心法. 寫歷史 — 從訊息解析到設定目標.

    • 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1
    • 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2
    • 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3
    • 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4
    • 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5
  2. 2020年10月18日 · 網路上流傳著一張對比歐美和台灣人才養成差異的迷因(meme)哏圖,若將人生階段分為學前、小學、國中、高中到大學,歐美作法是逐步培養生活管理、環境探索、夢想找尋、生涯選擇和實務等能力,台灣則是直到高中都塞滿了讀書考試,大學後得要一舉練

  3. 2017年5月28日 · 高職的老師會直接在台上說:「你們課本比別人簡單,就不要到時那些高中生來跟你考統測」,儘管那已經是當地頗大的公立高職,甚至不乏有能上公立高中卻選擇讀高職的高分考生,這些學生依舊被自己的高職老師所貶斥,並被告誡,寧可上私立大學 ...

  4. 2020年10月27日 · 少子化問題對高中以上私校將造成嚴重衝擊,根據教育部統計處的推估,明年(2021)入學的大一新生人數將首度跌破20萬人大關,未來10年內學生人數減少近4成。. 教育部評估,扣除宗教辦學的私校,大約有將近120所少於1,000人高中職和少於3,000人大專院校將面臨 ...

    • 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1
    • 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2
    • 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3
    • 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4
    • 國立政治大學附屬高級中學5
  5. 2018年9月17日 · 陳政亮/促進階級流動,何不考慮「私校低學費高補貼政策」?. 一般在討論資本主義社會「階級世襲化」的問題時,經常會把焦點放在教育與階級流動的關係上;《報導者》幾天前的文章〈 【數字說話】教育能翻轉人生嗎──高教的反向重分配現象 〉,則為此 ...

    • 優勢生與弱勢生迥異的前途與發展
    • 升學制度的改革無法解決所有問題
    • 必須及早介入弱勢學生的教育
    • 學前介入可以造成改變

    我們來試想背景較佳學生的大學之後:大學之後當然是就業了。2016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交通大學演講時說,台積電聘用的成功大學畢業生最多,達4,300人,其次是交大及清華大學,都約3,700人,台灣大學約2,000餘人。多事的網友根據這些數字一算,發現台積電工程師裡,有75%是台成清交畢業生。林、沈的研究已經指出,家庭背景好的,有更好的機會進台成清交,這些家境不錯的學生大學畢業後,部分能成為台積電優先錄用的員工;他們未來的家庭會成為全國家戶所得的最高的一群,子女因此在教育升學路上有優勢,有比常人更好的機會進入政府補貼最多、圖儀設備最佳、學費又低於私校的台成清交。 我們也來試想背景較佳學生在升大學之前,特別是中小學時的狀況。教育社會學者黃毅志有許多針對國中畢業後的升學研究、或前國家教育研究院院...

    既然窮小孩、富小孩升上大學的機會不公平,那麼改變升大學的遊戲規則,似乎是直覺的選項。駱明慶在「誰是台大學生?(2001-2014)──多元入學的影響」中,舉出數據說明,在多元入學制度實施之後,台大學生的高中集中度稍微降低(2001-2003年間, 46.6%的台大生來自排名前5名的高中畢業生,在2011-2014則縮減為39.7%)、台大學生來源的地區分布也稍微提高。駱文發表的2016年,台大透過繁星推薦管道錄取48級分的學生,可謂多元入學的經典代表。 多元入學是否真的讓弱勢孩子得到公平的教育翻轉機會?從台大的案例,看來稍有幫助。但還有兩個要考慮的新問題產生: 問題一:會不會最能從多元入學受益的,還是非都會區中最優勢家庭的孩子?駱文沒有學生家庭社經資料,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我也沒有統計資料,但...

    弱勢教育這些年來一直是教育部施政的主軸,從1996年的教育優先區開始,已經有22年的努力。但是,根據學者許添明與葉珍玲的研究,到目前為止,這些計畫不但未能縮減台灣城鄉學生的教育成就差距,差距反而有擴大的趨勢。為什麼?我認為有兩個可能原因: 一是執行的系統性不足。雖然實證研究一再一再顯示,系統、密集、嚴謹的補救教學可以有良好的成效。但大型的、政府主導的方案,可能因執行面專業、管理皆弱,導致整體成效不清楚。但這個問題,不是本文的重點,就此打住。 我從認知科學的角度打個比方:每個人大腦都有一個資訊篩選網,詞彙量愈多,網眼愈密,學習時可以留住比較多的知識;反之,弱勢幼兒詞彙量少,網眼疏,學習時可以留住的知識就相對減少。假定政府提供完全相同品質的教育給弱勢及優勢兒童,他們一樣坐進小一的教室裡,從開學的...

    所有的證據都指出,對弱勢幼兒的學前介入,是成本最低、成功率最高,投資報酬率最高的社會投資。 2015年6月,蔡英文以總統候選人身分在美國拜會了芝加哥大學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海克曼(James Heckman)。海克曼建議蔡英文,應以政府的手段補足因家庭貧富差距而造成的教育落差。蔡英文隨後向記者說:「如果要防止社會弱勢者在教育的落差,避免成長過程中的差異一直存在,政府必須採取較干預性的手段。」 海克曼和同事曾發表一篇「高瞻培里學前計畫」(High/Scope Perry Preschool Project)的投資報酬研究,該計畫從3歲起連續2年介入一群貧窮的非洲裔美國幼兒,介入結束後追蹤這群幼兒到40歳。結果顯示,早期介入的投資報酬率很高;實驗組比未介入的對照組有較好的收入、較高的學力、較少拿...

  6. 2020年10月27日 · 根據最新版的《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新版《私校退場條例》),將可能退場學校分成三大類,即 「預警學校」、「專案輔導學校」以及「停招停辦解散學校」: 大專師資質量不符合法令、或高中職合格教師未達50%,就列入「預警學校」。 一旦違反私校法等法令,或連續2年師資不符法令,就會列名「專案輔導學校」;3年輔導期間可以改制、合併或改辦其他教育文化或社福事業。 滿3年而未脫離專輔名單,則列入「停招停辦解散學校」,立即停止招生、一年內停辦,並於停辦2個月內解散,所有校產償還負債、資遣教職員工後,全數歸公。 現行《私校法》無管制退場,校產頻遭掏空、亂象百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