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國頌. 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 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 四維張,則君令行。 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國之度,在飾四維,順民之經,在明鬼神,只山川,敬宗廟,恭祖舊。 不務天時,則財不生;不務地利,則倉廩不盈;野蕪曠,則民乃菅,上無量,則民乃妄。 文巧不禁,則民乃淫,不璋兩原,則刑乃繁。 不明鬼神,則陋民不悟;不只山川,則威令不聞;不敬宗廟,則民乃上校;不恭祖舊,則孝悌不備;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四維. 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 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 何謂四維? 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禮不踰節,義不自進。 廉不蔽惡,恥不從枉。

  2. 牧民: 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 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 四維張,則君令行。. 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國之度,在飾四維,順民之經,在明鬼神,祇山川,敬宗廟 ...

  3. 劉向共編定《管子》86篇﹐今本實存76篇﹐其餘10篇僅存目錄。. 以下是《管子》各篇的原文及翻譯。. 第一篇《牧民》. 國頌. 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 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translate.google.com.twGoogle 翻譯

    Google 提供的服務無須支付費用,可讓您即時翻譯英文和超過 100 種其他語言的文字、詞組和網頁。.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作品信息
    • 作品賞析

    簡介:國頌是古籍《管子》里記載的一篇文章,見於《管子》第一篇。《管子》是一部記錄中國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齊國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學派的言行事跡的書籍。大約成書於戰國(前475~前221)時代至秦漢時期。劉向編定《管子》時共86篇﹐今本實存76篇﹐其餘10篇僅存目錄。

    •中文名:國頌

    •外文名:無

    •文章:國頌是古籍《管子》里

    •時間:春秋時期

    •《管子》時共:86篇

    •僅存目錄。:其餘10篇

    主角

    管仲(公元前723年-約公元前645年) 漢族,名夷吾,字仲,又稱敬仲,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潁上(今安徽潁上)人。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被稱為“春秋第一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管仲的言論見於《國語 齊語》,另有《管子》一書傳世。

    作者

    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縣(今屬江蘇)人。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國頌

    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張,則君令行。故省刑之要 ,在禁文巧;守國之度,在飾四維;順民之經,在明鬼神、只山川、敬宗廟、恭祖舊。不務天時,則財不生;不務地利,則倉廩不盈。野蕪曠,則民乃菅;上無量,則民乃妄。文 巧不禁,則民乃淫;不璋兩原,則刑乃繁。不明鬼神,則陋民不悟;不只山川,則威令不聞;不敬宗廟,則民乃上校;不恭祖舊,則孝悌不備。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譯文

    凡是一個國家的君主,必須致力於四時農事,確保糧食貯備。國家財力充足,遠方的人們就能自動遷來,荒地開發得好,本國的人民就能安心留住。糧食富裕,人們就知道禮節;衣食豐足,人們就懂得榮辱。君主的服用合乎法度,六親就可以相安無事;四維發揚,君令就可以貫徹推行。因此,減少刑罰的關鍵,在於禁止奢侈;鞏固國家的準則,在於整飾四維;教訓人民的根本辦法,則在於:尊敬鬼神、祭祀山川、敬重祖宗和宗親故舊。不注意天時,財富就不能增長;不注意地利,糧食就不會充足。田野荒蕪廢棄,人民也將由此而惰怠;君主揮霍無度,則人民胡作妄為;不注意禁止奢侈,則人民放縱淫蕩;不堵塞這兩個根源;犯罪者就會大量增多。不尊鬼神,小民就不能感悟;不祭山川,威令就不能遠播;不敬祖宗,老百姓就會犯上;不尊重宗親故舊,孝悌就不完備。四維不發揚,國家就會滅亡。

  6. 右國頌 國有四維。一維絶則傾,二維絶則危,三維絶則覆,四維絶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踰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

  7. 國頌. 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 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上服度,則六親固。 四維張,則君令行。 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國之度,在飾四維,順民之經,在明鬼神,只山川,敬宗廟,恭祖舊。 不務天時,則財不生;不務地利,則倉廩不盈;野蕪曠,則民乃菅,上無量,則民乃妄。 文巧不禁,則民乃淫,不璋兩原,則刑乃繁。 不明鬼神,則陋民不悟;不只山川,則威令不聞;不敬宗廟,則民乃上校;不恭祖舊,則孝悌不備;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譯文. 凡是一個國家的君主,必須致力於四時農事,確保糧食貯備。 國家財力充足,遠方的人們就能自動遷來,荒地開發得好,本國的人民就能安心留住 。 糧食富裕,人們就知道禮節;衣食豐足,人們就懂得榮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