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圓山遺址出土的考古學史前文化由晚至早包含十三行文化、植物園文化圓山文化、細繩紋陶文化和大坌坑文化文化層的分布為「垂直性重疊」,也就是於同一地點,依挖掘深度而可發現不同文化層遺留。

  2. 圓山文化. 圓山文化以台灣北部台北盆地為中心並伸延到北部沿海地區,持續達2000年之久,其主要遺物有:石器、陶器、骨角器、玉器和少數的青銅器。. 經對圓山貝丘上層和大岔坑上層遺物測定,其流動年代在公元前2560年至公元50年之間。. 基本介紹. 中文名 ...

  3. 簡 介:圓山遺址是台灣地區發現最早、規模最大的一處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 遺址中出土有大量的貝殼、石器、陶器、玉器、骨角器以及獸魚骨等遺物,證明這裡曾經是早期先民居住、生活的地方。. 意 義:圓山遺址的發現,為了解台灣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

  4. 西緩坡最著名的是2.7公頃廣的圓山遺址,以該遺址為名的圓山文化是北臺灣分布最廣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歷史文化。 1897年,臺灣總督府陸續於此興建 圓山公園 與 臨濟護國禪寺 。

  5. 特色. 多文化層遺址,由早至晚包含先陶文化、大坌坑文化、訊塘埔文化、芝山岩文化、圓山文化、植物園文化及十三行文化。 素負盛名的為貝塚堆積現象。 現況. 長久以來遭工程施工嚴重破壞,僅存若干處貝塚及小部分文化層堆積。 - 出土遺物 -. 查看更多.

  6. 其他人也問了

  7. 圓山文化. ‧生活與器物遺留. 居住在水邊的圓山文化人,十分懂得利用水中資源。. 有人在刺魚,有人坐小木舟網魚。. 有人在淺水灘撈貝,岸上的人在煮貝、吃貝,他們經年累月丟棄吃完的貝殼,堆成貝塚。. 草茅後的緩坡上,獵人用長矛和弓箭準備獵殺野鹿 ...

  8. 2009年9月9日 · 圓山文化是台灣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文化,是繼大坌坑文化、芝山岩文化之後出現在北部台灣的文化,主要遺址有圓山、大坌坑、關渡、芝山岩、慈法宮等,所發現的遺址至今所知大約有二十個,大致分佈在新店溪及淡水河的河岸階地及台北盆地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