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臺南市有臺灣府城隍廟,臺南亦是明鄭時期的首府承天府,其為鄭氏王朝之官建城隍廟,年代最早,並為官位最高府城隍等級的「威靈公」 新竹都城隍廟據《淡水廳志》記載,光緒十五年(1889年)因十月紳董林汝梅等以「膏雨愆期,驕陽亢烈」,祈求脫離苦厄而

  2. 2021年9月18日 · 城隍爺俗稱城隍」,本是古代神話中守護城池之神,多以有大功於當地者奉為當地的城隍爺,後為道教所信奉,以城隍為管領亡魂之神。城隍廟一般建在縣城裡,成為百姓心目中的閻王殿。浮山縣城隍廟的對聯為:「陽世官刑雖倖免,陰司法網總難逃。

  3. 2016年5月18日 · 城隍爺的由來 - 臺灣府城隍廟官方網站. 城隍一名,最早見《周易》所說「城復於隍」;《禮記》續載「天子大蜡八,水庸居其七」,水即隍(城濠),庸即城垣,水庸亦即城隍。 於是天子也祀城隍尊神,後世舉凡一地設置行政區或興築城池,必因應建立城隍廟以利崇祀;依據明、清二代禮制,京都城隍封為「承天鑒國司民昇福明靈王」,府城隍封為「威靈公」,州為「靈佑候」,縣為「顯佑伯」,充分顯現各級城隍廟也有不同的身份與城位。 以清代臺灣為例,臺灣府城隍廟與臺灣縣城隍廟在臺南市,鳳山新、舊縣城隍廟分別在鳳山與左營,澎湖廳城隍廟在馬公市,嘉義縣城隍廟在嘉義市,彰化縣城隍廟在彰化市,新竹縣城隍廟在新竹市,都是府治、縣治與廳治的所在地,宛如人間行政系統的反映。

  4. 各地城隍由不同人出任,甚至是由當地老百姓自行選出,選擇標準大抵是「正直賢明」歷史人物。 清代 文學家 黄六鸿 在《 福惠全書 》中寫道,新縣官蒞境:「於上任前一日,或前三日至 城隍廟 齋宿」以便在夢中請教境內是否有懸而未決冤案。

  5. 簡介. 城隍爺 是中國民間宗教中相當為人所熟知的神祇之一,中國自唐以降,有德者死後為 神 的觀念被漸漸接受。 唐 朝姓 李,對於也姓李的道教老祖極度推崇,而在『續道藏 太上老君 說城隍威應消災集福妙經』中提到的城隍二字,也在唐朝之後於中國各地成為家喻戶曉的信仰神祇。 由來. 『太上老君說城隍威應消災集福妙經』中「城隍神足不出戶,安坐廟中享受世人的祭祀朝拜」的典故使唐以後,在中國各地的縣級以上城市中,開始出現許多祭祀城隍神的城隍廟,掌管陽世善惡禍福、兼管地方陰曹幽冥,有攝 作福作威 之柄,造注生注死之權。 這些城隍廟,至今仍存。 然而,城隍神最早並非出於太上老君說城隍威應消災集福妙經中,顧名思義,「城隍」即城池之意。

  6. 基本介紹. 中文名 :城隍爺. 原型 :城市保護神. 居所 :各地廟宇. 相關建築 :上海老城隍廟. 職業 :神仙牌位. 職位 :輪崗. 代表人物 :文天祥、黃歇,霍光. 人物簡介. 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 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市長。 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關並隨城市的發展而發展。 城隍產生於古代祭祀而經道教演衍的地方守護神。 城隍本指護城河,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 ”祭祀城隍神的例規形成於南北朝時。 唐宋時城隍神信仰滋盛。 宋代列為國家祀典。 元代封之為佑聖王。 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為王、公、侯、伯四等,歲時祭祀,分別由國王及府州縣守令主之。 明太祖此舉之意,“以鑑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倖免”。

  7. 2018年2月19日 · 300公里外的城隍爺託夢,住在桃園 72 歲老翁陳壽郎輾轉找到夢中的神明祭拜,此後肺病竟然大有起色! 陳壽郎的肺病久久不癒,一發作就得住院,有一年端午節過後,他夢見「府城隍爺」要幫他治病,要他來拜拜結緣。 陳老先生未曾到過台南市,更別是府城隍廟。 神明的託夢讓他感到很奇怪,在半信半疑之下與女兒南下,最後終於找到臺灣府城隍廟。 陳老先生不敢怠慢,依客家人祭拜神明的大禮習俗,包車獻拜大豬公,之後也不定時地南下前來祭拜。 陳老先生的妻子表示,說也奇怪,拜完以後先生肺疾便很少發作。 (自由時報記者洪瑞琴於2008年6月15日有完整報導) 尋夫不著城隍爺明確指示. 相傳多年以前的秋天,一位婦人急忙前來詢問城隍爺她的丈夫去處。 原來是丈夫出了門之後就了無音訊。

  8. 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起源於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為《周禮》八神之一。 「城」原指挖土築的高牆,「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 城隍爺是 冥界 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縣令。

  9. 第一節 鄭氏與清治及日治臺灣的城隍廟. 1661年鄭成功趕走荷蘭人,把明代城隍的體制帶入臺灣,明末永曆23年(1669),鄭氏參軍陳永華建東寧府城隍(威靈公),為臺灣府第一座城隍廟。. 鄭氏三代為時僅二十三年(1661~1683),政權版圖不大,只在西臺灣而已 ...

  10. 2016年6月27日 · 城隍爺. 中華民族祭祠城隍爺由來已久。.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清以後,對於城隍之崇敬一直持續增加。. 尤其清廷領有台灣之後,當時台灣剛納入清朝統治,人心浮動,不免有越軌行為;當時的辦法就是設置行政長官並且設彷,只是各項施政一時間難以週全,所以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