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2011年臺灣發生食品安全問題事件,又稱為塑化劑事件,傳媒稱塑毒風波、塑化劑或塑毒風暴等。 起因為市面上部分食品遭檢出含有塑化劑,進而被發現部分上游原料供應商在常見的合法「起雲劑」中,使用廉價的工業用塑化劑(非食用添加物)撙節成本。
      www.wikiwand.com/zh-tw/2011年臺灣塑化劑事件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1年臺灣 發生 食品安全 問題事件 ,又稱為 塑化劑事件 ,傳媒稱 塑毒風波 、 塑化劑或塑毒風暴 等。 起因為市面上部分 食品 遭檢出含有 塑化劑 ,進而被發現部分上游 原料 供應商在常見的合法 食品添加物 「 起雲劑 」中,使用廉價的工業用塑化劑(非食用添加物)撙節成本。 除了最初被披露的 飲料 商品外,影響範圍亦擴及 糕點 、 麵包 和 藥品 等。 相關政府機關在事件爆發後,明訂2011年6月起,若相關食品未完成自我檢驗,一律禁止販售 [1] 。

  3. 2019年11月9日 · 本文由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 之推動化學物質綠色生活知識教育平臺計畫企劃,泛科學執行. 文/陳衍達. 2011 年春末,塑化劑風暴席捲全臺,原本應該邁入旺季的冷飲產業在人心惶惶之下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場風暴除了百億元的損失,也給臺灣社會帶來極大的恐慌,並對國人健康造成難以估計的傷害,並重損食品 GMP 標章的公信力,2015 年食品標章 GMP 正式走入廢止。 DEHP (Di (2-ethylhexyl)phthalate,以下簡稱 DEHP) 是一種塑化劑,我國的法律未禁止使用於盛裝食物的容器,不過因為具輕微毒性,所以被禁止直接使用在食物上。

  4. 2012年1月11日 · 2011台灣回顧:塑化劑風暴 食品安全亮紅燈. 2011年5月爆發的塑化劑事件,起源於部分食品上游原料供應商使用的食品添加物「起雲劑」,使用廉價的塑化劑取代棕櫚油,影響不只飲料商品,還擴及糕點、麵包與藥品。. 政府單位驗出並銷毀的含塑化劑食品達三千 ...

  5. 2013年10月18日 · 整起塑化劑風波事件爆發於2011年5月,當時因衛生署食藥局(2013年7月23日升格為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檢驗益生菌是否違法摻雜藥物成分,卻 ...

  6. 2016年11月30日 · 帶來風暴的違法添加物:塑化劑. 2011 年,食品藥物管理署楊技正檢測益生菌時發現塑化劑成分,揭開食品加工黑幕,部分廠商在合法食品添加物起雲劑中,使用廉價塑化劑作為替代品,增加產品中的口感,造成一波塑化劑風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塑化劑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又稱內分泌干擾物,指會干擾生物體內分泌之外因性化學物質。 姜至剛醫師比喻,就好像塑化劑偽裝成荷爾蒙,促進或抑制細胞代謝反應,使內分泌器官如腦下垂體、甲狀腺、腎上腺、卵巢、睪丸異常。 若長時間高劑量使用 DEHP(一種常見塑化劑),將導致男嬰生殖器發育不良、女童性早熟,以及成年男性精蟲減少等問題。 雖然將塑化劑加入「食品」中的確違法,但難保食品的「盛裝容器」中沒有塑化劑。 難道,我們不能吃到任何一點塑化劑嗎?

    • 塑化劑風暴起源1
    • 塑化劑風暴起源2
    • 塑化劑風暴起源3
    • 塑化劑風暴起源4
    • 塑化劑風暴起源5
  7. 2014年10月24日 · 2011年3月,當時還是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現為衛福部食藥署)的一位楊姓技正,在檢驗一件益生菌粉末時,發現異常訊號而積極檢測,因而揭發了昱伸香料公司違法將塑化劑DEHP加入起雲劑,供給下游廠商。 當時衛生署緊急公告5大類食品,包括運動飲料、果汁、茶飲、果凍和果醬,與膠粉錠狀類可能受到污染,全面進行清查,要求廠商證明使用之起雲劑來源。 除了昱伸公司,新北市衛生局發現另一家賓漢香料公司,也違法將另一種塑化劑DINP,加入起雲劑中販售牟利 [1] 。 統一公司獲賠1.3億 消費者團體訴訟判賠120萬. 檢調發現,昱伸在起雲劑中添加塑化劑超過15年,共售出102公噸的起雲劑與香料醬給下游17家業者,不知情下游廠商和消費者是末端的受害者。

  8. 2019年1月8日 · 這些調查研究發現,某些容器內較容易有塑化劑存在,特別是PVC容器;另外有一些含脂肪的食品也比較容易遭到塑化劑污染。這是因為塑化劑是脂溶性,所以一些含脂肪、油脂類的物品較容易受塑化劑污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