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外關穴位圖解位置. 外關穴位 依據《針灸學》經絡與穴位記載 外關穴位置 在前臂背側,當 陽池穴 與 肘尖穴 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為外關穴位所在之處,與正面 內關穴 相對。. 外關穴隸屬於十四經穴中的 手少陽三焦經,簡稱為三焦經 ...
主治頭痛、頰部腫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淋巴異常、熱病、脅肋痛、上肢痹痛、高血壓、偏頭痛、偏癱。. 現代研究針刺外關穴治療手術後呃逆效果顯著,外關穴透剌三陽絡可治療急性腰扭傷。. 常用配伍. 配中渚、陽池、三間,治手指疼痛,腕關節疼痛 ...
外關穴位 (引自《經絡與穴道》) 前臂伸側面腕背橫紋後二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當陽 池與 肘尖 的連線上。 屈肘俯掌時,在指伸肌橈側凹陷處。
2018年1月17日 · 【外關穴】位於前臂背側,手脖子橫皺紋向上三指寬處,與正面內關穴相對。 即: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取穴方法】前臂伸側面腕背橫紋後二寸,尺骨與橈骨之間,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 屈肘俯掌時,在指伸肌橈側凹陷處。 【相關補充】 《靈樞·經脈》:「去腕二寸」;《針灸大成》:「腕後二寸兩骨間,與內關相對」。 【穴名解說】 【外關穴】屬於 手少陽三焦經穴,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為手少陽之絡,八脈交會穴之一。 通陽維脈三焦經。 有清熱解毒、解痙止痛、通經活絡之功。 (1)外關。 外,外部也。 關,關卡也。 外關名意指三焦經氣血在此脹散外行,外部氣血被關卡不得入於三焦經。
麥粒灸外關穴可以用來治療感冒,具體操作方法為:姜搓制好的小艾柱粘貼在外關穴並點燃,當艾柱燃燒至患者出現灼痛時,醫者以指輕輕叩擊穴位四周皮膚,轉移患者註意力,以減輕疼痛。 待艾柱燃燒將盡時壓滅艾火,片刻後去除艾灰,再重複上述過程,直至皮膚潮紅,最後1狀保留艾灰,用創可貼外敷灸處,以第二天皮膚出現水泡為佳。 按摩. 運用按摩外關穴止痛時,可以一邊緩緩吐氣,用力按壓2秒鐘,反复5次,再以同次數按壓對側。 防止暈車、暈船、嘔吐時需要用強力按壓,直至酸脹後揉按外關穴,反複數次直至症狀緩解。 其他. 雙關並打法:就是兩隻手腕交替擊打,外關打內關,內關打外關。 這樣既能治外關的病,也能治內關的病。 文章來源: 生命與健康. 外關穴為人體手少陽三焦經上的重要穴道。
外關穴. 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定位. 將手腕反折,手背會出現一到皺褶,從皺褶的中央,往手臂方向兩指幅寬的地方。 取穴. 直刺或略後上、下斜刺0.5~1寸,艾柱灸3~5壯,艾條溫灸5~15分鐘。 針刺手法. 疏風、清熱、利脅。 功效. 熱病、頭痛、頰痛、耳聾、耳鳴、目赤腫痛、脅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顫。 主治. 配 足臨泣穴 治頸項強痛、肩背痛。 配 大椎穴 、 曲池穴 治外感熱病。 配 陽陵泉穴 治脅痛。 配伍.
外關穴. 穴點位置: 在腕後二寸陷者中。 穴點作用: 治療 感冒 、 手腕痛 、 腹痛便秘 、 耳鳴 、 耳聾。 取穴方法: 前臂手背側,腕橫紋上2寸的尺骨與橈骨間的凹陷中。 外關穴穴位. 特別感謝: 陳潮宗、周曉慧、程良雯中醫師熱心協助穴位資料校對.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 外關穴的穴點位置與作用、取穴方法,外關穴作用:治療感冒、手腕痛、腹痛便秘、耳鳴、耳聾。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外關穴位 (引自《經絡與穴道》) 前臂伸側面腕背橫紋後二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當陽 池與 肘尖 的連線上。 屈肘俯掌時,在指伸肌橈側凹陷處。
外關穴是被用於防治頭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的重要穴位,於內關相對,關為關聯,聯絡,下面來了解一下外關的準確位置圖和作用。 外關的準確位置圖
外關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前臂背側,在前臂後區,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側遠端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間隙中點。 主治頭面五官疾患,熱病,瘰癧,脅肋痛,上肢痿痹不遂。 操作方法為直刺0.5~1寸。 基本介紹. 中文名:外關穴. 出處:《針灸甲乙經》、《針灸甲乙經》 隸屬經絡:手少陽三焦經. 主治:頭面五官疾患,熱病,瘰癧. 主要配伍:配太陽、率谷主治偏頭痛. 特殊主治:絡穴、八脈交會穴. 操作:直刺0.5~1寸. 名稱釋義,功能作用,治法,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附註,相關論述, (1)外關。 外,外部也。 關,關卡也。 該穴名意指三焦經氣血在此膨脹外行,外部氣血被關卡不得入於三焦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