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5日 · 最終對當事人來說,則該稱之為「善」。 「要以嚴格的角度,洞察對於對方來說真正的善是什麼。 」 人際關係當中「真正的愛」,是我經常從稻盛先生那邊學到的道理。

  2. 2016年4月21日 · 從研究員做起,35歲當上副總,38歲當上總經理,劉宗聖如今是全台最投信公司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 旁人看來,他年紀輕輕、升得很快,但是劉宗聖拚命也是出了名的,二十幾歲時曾經有一次出國考察,在搭機回程的十幾個小時裡,就做完厚厚七 ...

    • 前有平庸前輩
    • 易有同事暗箭
    • 容易安於現狀、死於現狀

    台灣的大公司好像特別重倫理,優秀的年輕員工往往會被卡在資歷深的平庸前輩後面,有功勞是前輩的教導有方,有失誤是你不夠努力,就像是大公司的「潛規則」。這些前輩雖然工作能力平平,但當優秀的後輩竄起、威脅到自己時,他們就會像打地鼠一樣,讓你難出頭。

    大公司人多,比起小公司更容易產生口舌是非。如果你真的順利在大公司破格升遷,就要開始當心同事們的暗箭了。「一定是和老闆睡過、很會抱老闆大腿……」這些不實的閒話足以讓你在同儕間變得超級黑,讓你在組織內格格不入。想要繼續待下來,可是要有強大的心臟和抗壓力。

    大企業的經營狀況大多較小公司穩定,人們處在安穩的環境下容易陷入安逸、疏於成長和努力。特別是在業績不斷往上的企業裡,更是如此。 崴爺曾任職國內一家大媒體,經歷過該企業的全盛時期,當時廣告業績不斷創新高,單月業績可以衝破 3 億,當時的業務同仁更說過:「只要坐著,客戶就會自動打電話來下廣告,業績就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公司創立初期,大家每天積極地開發客戶、提案、拉業績。到了全盛時期,自動送上門的生意反而讓大部分同事排斥創新、改變,就怕這些事會打擾自己穩定的生活。當時,每當崴爺想多做些創新改變,總被同單位和其他單位的同事拒絕。 時間過去,崴爺從資料發現閱報率持續衰退,按照這樣的數字推算,5 年後,報紙的閱報率至少會掉 30%。當大部分同事都還活在全國第一的光環下,他已經想像到幾年後,需要面對業績...

  3. 2022年9月26日 · 原來, 過去專業經理人與股東間的權責分離制度,產生 2 大問題:經營權被狙擊的風險,與優先順序分歧的經營矛盾。 延伸閱讀: 台灣 6 成公司是家族企業!

  4. 2018年6月20日 · 書市上有關「如何成功」的書籍層出不窮,這似乎意味著「成功」是很多人心中的渴望。. 歸納 9 位成功學大師的著作,從 19 世紀初成功學之父塞繆爾.斯邁爾斯(Samuel Smiles),到近代的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他們都提到 6 個重要素質:天賦 ...

    • 大s 汪小菲離婚1
    • 大s 汪小菲離婚2
    • 大s 汪小菲離婚3
    • 大s 汪小菲離婚4
    • 大s 汪小菲離婚5
  5. 2022年5月12日 · 經理人. 與大聯大合併時,「我就說不要當董事長、執行長,掛副董事長、策略長,先退到後面,」曾國棟表示, 併購案一定是一個人當老大、其他人當老二才能談成 ,既然決定要整合,要有當老二的心態。 即使在自己創辦的友尚集團,曾國棟也不是老大,「算命師建議公司負責人用我太太名字會更賺錢,於是董事長由我太太擔任,我就當執行董事,」後來因為友尚上市、依照法規才轉成董事長,20 幾年當老二的經驗告訴他「做什麼事情比掛什麼職銜更重要」,擔任大聯大副董事長期間,依然發揮經營長才,將旗下 7 個子公司整合成 4 個子集團。 加入大聯大,有機會挑戰世界第一. 問及加入大聯大的原因,曾國棟坦言與自己職涯規畫有關,「我有設定目標:公司滿 30 年、我滿 60 歲要決定公司要繼續擴大,還是要賣給其他公司。

  6. 2016年5月31日 · 主管常犯的錯誤:挑剔部屬缺點,卻看不見自己管理的盲點!. 有一次,與一位外商公司總經理碰面,她聊到,台灣主管對自己及部屬永遠都覺得做得不夠好,即便已做到99.9分,只差0.1就一百分,還是覺得不夠好。. 老外老闆不同,很會鼓勵人,常常能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