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太乙,又作太一,原意為元始、最初。古稱太乙神居於北極星。《史記‧天官書》:「中官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穴在中上腹,近天樞(對北斗第一星為名)穴,故名。【位置】
太乙穴位圖解位置. 太乙穴位 依據《針灸學》經絡與穴位記載 太乙穴位置 在上腹部,當臍中上2寸,距前正中線2寸為太乙穴位所在之處。. 太乙穴隸屬於十四經穴中的 足陽明胃經,簡稱為胃經。. 足陽明胃經絡脈總共計有45個穴位,若 太乙穴痛 即發生於此經脈 ...
太乙穴的具體功效與主治如下: 理氣和胃:太乙穴位於胃經,胃主消化,太乙穴可以調理胃氣,促進消化,緩解胃脹。 止痛:太乙穴可以止痛,適用於胃痛、腹脹、嘔吐等症。 安神:太乙穴可以安神,適用於心煩、癲狂等症。 配穴: 太乙穴配中脘穴治胃痛,太乙穴配足三里穴,脾俞穴,治消化不良. 太乙穴配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有健脾消食的作用,消化不良. 太乙穴配梁門穴,中脘穴,治胃痛. 太乙穴配滑肉門穴,有清心化痰寧神的作用,癲狂,吐舌.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水濕雲氣至本穴後,因受腹部外傳之熱的作用,水濕之氣膨脹擴散形成橫向運行的強盛風氣,故而本穴名為太乙。 太一名意與太乙同,一通乙。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強勁的風氣。
太乙穴. 上腹部,臍中上2寸,旁開2寸處。 定位. 當不容與天樞連線的下1/3折點。 取穴. 直刺或斜刺0.5-1.5寸,艾柱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針刺手法. 除濕散熱。 功效. 胃痛,腹脹,心煩,癲狂等。 主治. 足陽明胃經:從鼻旁開始(會迎香),交會鼻根中,旁邊會足太陽經(會睛明),向下沿鼻外側(承泣、四白),進入上齒槽中(巨髎),回出來夾口旁(地倉)環繞口唇(會人中),向下交會于頦唇溝(會承漿);退回來沿下頜出面動脈部(大迎),再沿下頜角(頰車),上耳前(下關),經顴弓上 (會上關、懸釐、頷厭),沿髮際(頭維),至額顱中部(會神庭)。 【經絡循行方向】 從頭走足。
太乙穴 是属于 足陽明胃經 的 腧穴。 [1] 定位. 臍中直上2寸(下脘穴),旁開2寸。 或 天樞穴 直上2寸。 [1] 主治. 腹痛、腹脹、心煩、癲狂等。 [1] 操作. 直刺0.5~0.8寸;可灸。 [1] 参考文献. ^ 1.0 1.1 1.2 1.3 孙国杰 主编. 针灸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ISBN 7-5323-4102-X. 分类: . 腧穴.
【位置】 上腹部, 脐中 上2寸(下脘)旁开2寸处,当 不容 与 天枢 连线的下1/3折点。 《针灸甲乙经》:“在 关门 下一寸”; 《类经图翼》:“对 下脘 ”。 【解剖】 肌肉:腹直肌及其鞘处。 神经:第八肋间神经分支。 血管:第八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1.5寸。 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 【功效】 古典:癫狂,脘痛,肠疝,脚气,遗尿,心烦,吐舌。 现代:呕吐。 【其它相关项目】 针灸大成 - 太乙.
太乙,又作太一,原意為元始、最初。古稱太乙神居於北極星。《史記‧天官書》:「中官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穴在中上腹,近天樞(對北斗第一星為名)穴,故名。【位置】
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腹部外传之热的作用,水湿之气膨胀扩散形成横向运行的强盛风气,故而本穴名为太乙。 太一名意与太乙同,一通乙。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强劲的风气。
太即甚大,乙为十天于之一,太乙即《河图》里的中宫,脾土居中,喻腹中央为太乙,穴在胃脘下部,约当腹中央,故名太乙 [3]。 古“太”与“大”通,“乙”与“一”同 [3] 。